单位名称 | 榆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防治畜牧疫病,促进畜牧业发展动物防疫、动物疫病监测、分析、预报、实验室诊断、流行病学调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动物产品安全监测,畜牧防疫体系指导 | |
住所 | 榆阳区新建北路153号 | |
法定代表人 | 米耀云 | |
开办资金 | 67.1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阳区畜牧兽医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2.9万元 | 29.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业务情况:1.狠抓动物防疫工作,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根据秋季免疫汇总,全区生猪存栏24.91万头,黄牛存栏7.72万头,奶牛存栏0.17万头,羊存栏140.01万只,鸡存栏140.02万羽。全年以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布病为主的强制免疫做到应免尽免,免疫密度和耳标佩戴率均达100%;笼养鸡程序化免疫率达100%;布病苗灌服免疫羊子125.43万只;猪瘟、猪蓝耳、鸡新城疫等常规免疫任务全面完成。加强领导,夯实责任。中心成立了由米耀云任组长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领导小组,落实了科级领导包片,技术干部包乡责任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防范意识。针对有些养殖户对重大动物疫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防范意识不强的问题,印发了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布病、H7N9流感、炭疽和非洲猪瘟等方面的防治知识宣传资料,利用春秋两季集中免疫期深入养殖场(户)对疫病的危害及防疫重要性进行广泛宣传;全年累计宣讲100期,培训人员20000多人次,发放布病干预箱1000多个,发放宣传水杯1500个,发放防疫信息操作手册、新《动物防疫法》宣传手册等各中宣传资料10余万份;认真搞好春秋两季动物防疫工作。春秋两季防疫前,各包乡技术干部对所报乡镇兽医站人员、防疫员进行两次系统培训。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农场都能及时安排部署并落实防疫责任,都与规模养殖场、养殖大户签订了防疫责任合同书;加强疫苗储运管理,确保疫苗效价。我区全部疫苗由冷藏车及时为各乡镇统一配送,各乡镇兽医站都能按照要求用冷藏箱运输疫苗,用冷藏柜、冷冻柜储存疫苗,保证了疫苗的质量;加强免疫标识管理,建设可溯源体系,建立严格的耳标发放管理制度,对各乡镇领取的耳标都有详细的记录,并录入电脑实行网上发放,各乡镇兽医站都能实行网上签收,严格耳标管理制度,对发放和使用的每一枚耳标都有详细的记录,破损的耳标也都按号收回,确保耳标不外流;严格督促检查与验收,春秋两季防疫期间,包片领导深入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农场就动物防疫工作的安排情况、防疫员培训情况、免疫注射情况、耳标佩戴情况、疫苗及应急药品供应、发放、保管及档案填写情况等方面进行督查,确保了免疫质量。2.加强疫情诊断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排除疫情隐患。固定专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实行24小时值班制,及时上报疫情。认真搞好春秋两季的定点畜禽死亡情况调查;固定专人在3个羊场进行小反刍兽疫流行病学调查,3个猪场进行猪瘟、蓝耳病、口蹄疫流行病学调查,2个鸡场进行禽流感、新城疫流行病学调查,3个奶站进行口蹄疫流行病学调查,提前掌握疫情动态;向省市疫控中心送样监测,共采集鸡血清、鸡咽、泄殖腔拭子各560份;采集羊口腔拭子100份,羊血清100份,OP液100份;猪血清50份,猪环境样400份;牛血清80份;派疫情诊断专家组对各乡镇办事处畜牧兽医站报来的15次疑似动物疫情进行了紧急诊断。3.认真搞好两病(布病、结核病)检测。今年我中心抽调30多人对已发生过布病疫情或人间检出阳性病人的重点村的所有羊子和黄牛全部进行血检。对全区所有奶牛进行布病血检和结核皮变试验。今年,先后在19个乡镇、1个办事处,269个场(户)中抽检羊子24395只,检出阳性羊433只,扑杀阳性及同群羊533只;抽检奶牛937头,布病检出阳性奶牛4头,结核无阳性。4.真抓实干扎实做好巩衔工作根据榆阳区巩衔办文件精神,我中心成立了由米耀云主任任组长,其他领导为成员的巩衔领导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各项工作,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到村“六查”入户“六问”工作。同时,我中心选派三名工作人员驻稍沟村开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在三名工作人员与村干部共同努力下将稍沟村的经济、村容村貌、村风村纪、村领导班子的作风都一一得到了改善和促进。5.加强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与管理。村级防疫员是我区动物防疫工作的中坚力量,针对现状,我中心包乡镇技术干部督促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对村级防疫员进行建档管理,并开展了集中培训。6.认真搞好重大动物疫情防控物资储备,保障供给。按照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需要,我中心多次集中采购了防护服、口罩、手套、脚套、牛鼻钳、耳标钳、套猪器、采血器、烧碱、百毒杀、戊二醛、氯制剂、碘制剂等各种防疫物资和防护用品,保证日常供给和突发疫情的紧急之需。7.切实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我中心严格要求包乡干部做到“七个确保到位”:确保排查到位;确保耳标管理到位;确保宣传培训到位;确保责任书签订到位;确保人员到位(24小时开机,随叫随到);确保应急物资储备到位;确保“双轨制责任”落实到位。各乡镇“一猪一标”台账式管理都已建立健全,各项排查工作都在扎实有序进行。8.推行“先打后补”强制免疫试点工作依据上级文件要求,我中心选取四个鸡场,两个猪场,两个羊场继续实行“先打后补”试点工作。今年年底前将2019年和2020年的“先打后补”补助资金发放到位,为在全省推广“先打后补”提供了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客观的依据。9.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令性工作认真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指令性行政工作,面对新冠,中心党员积极分子全部参加所在社区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所有干部深入基层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按区委要求,派驻巩衔工作队开展各项工作。积极开展干部作风整顿工作,查找问题,及时整改。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深入基层开展“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宣讲活动;认真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于并对区包乡技术干部、各乡镇(办事处)兽医站技术干部进行培训,培训人数达540人。2.为进一步加强兽医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加快兽医实验室由P1升级P2的步伐,提升兽医实验室检测能力,上报申请财政资金192万元,2022年春季招标,开展兽医实验室升级改造工作。3.两病监测工作,今年对陕西金禾来牧业有限公司1200多头肉牛进行全部布病血检,为我区肉牛肉羊产业的高质量快速发展保驾护航。4.春季强制免疫开始之前,由于周边疫情,为建立牛羊口蹄疫免疫屏障,我中心争取到区畜牧局和区财政局疫苗采购经费28万元,采购牛口蹄疫二价疫苗2万毫升,通过各区域兽医站,发放到养殖场户,及时进行免疫,建立起有效的口蹄疫防护屏障,为防止牛羊口蹄疫在我区传播,作出了应有的贡献。5.2020年在耀国家庭农场进行疫苗联合免疫试验的基础上,今年同区畜牧兽医局争取到疫苗联合免疫试验经费59.5万元,继续在上河湖羊场进行大规模联合免疫试验,探索出科学的规模场湖羊免疫方案,为我区肉羊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三、存在问题1.我中心兽医实验室高学历人才短缺,工作人员老龄化严重,技术人员老中青出现断层现象,建议招聘动物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补齐中心高端专业技术人员短缺、断层现象。2.通过近年来对自防的大力宣传,养殖户自防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对挂标抵触情绪较大,挂标率存在很大的问题。3.强制免疫疫苗推向市场后,乡镇供应不足问题严重,建议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简化生物制品经营许可证办理手续,适当降低门槛,彻底解决养殖户疫苗购买不方便或买不到的问题。四、下一年工作打算:1.做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认真完成畜禽春秋免疫工作2.两病监测严格按照两病监测的程序操作,做好布病监测和奶牛结核皮变试验,同时加大新调入的牛羊疫病监测力度,对新购入的湖羊和肉牛全面进行布病监测。3.兽医实验室加快兽医实验室由P1升级P2的步伐,提升兽医实验室检测能力,引进兽医实验室专业技术人才,加大抗体监测力度和频次,创造条件力争开展病原学快速检测,完成兽医实验室升级改造工作。4.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针对全区疫病流行情况,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年底前召开疫情分析总结会,对我区可能发生的动物疫病,提出预警,因病设防。5.做好规模养殖场先打后补工作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和实施方案要求,全区所有规模养殖场户全面推行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工作。2022年通过专题培训、发放明白纸等方式加强政策宣传,确保养殖场户应知尽知。6.与榆林学院合作,开展以下几项试验研究:(1)规模化湖羊场产前免疫时间与母源抗体关系的研究;(2)规模化湖羊场肺炎与乳房炎防控研究;(3)榆阳区绵羊与山羊流行病学调查与关键传染病防控研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