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千阳县> 千阳县文化馆

千阳县文化馆

发布时间: 2022-03-24 16:25
单位名称 千阳县文化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文化宣传,文艺活动组织,文艺创作培训,乡村文化娱乐活动业务指导,群众文艺理论研究,文化交流,科普资料编撰,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收集、整理与保护,负责全县文物保护单位及馆藏文物保护、管理,文物征集、展出及研究。
住所 千阳县城东大街1号
法定代表人 王春江
开办资金 148.0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千阳县文化广电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8万元 117.8万元
网上名称 千阳县文化馆.公益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执行单位章程情况今年以来,我馆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及国家、省、市、县文化工作会议精神,以十四五规划为引领,紧紧围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这一要务,努力提升我县文化软实力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馆上下凝心聚力,聚焦目标任务,创新工作思路,在文艺创作辅导、群众文化活动、非遗保护传承、业务培训提升、文化产业发展及文物保护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全年共举办灯盏头碗碗腔、千阳剪纸、千阳刺绣培训班16期;举办线上线下书法、美术、摄影、剪纸展览17场次,举办各类文化活动32场次。在《千阳文化》公众号、《千阳非遗》视频号、抖音、快手发布各类活动图文、视频宣传消息60期,全年线上线下公共文化服务人次达到80374人次。先后获陕西省第七届农民工诗歌朗诵会宝鸡分会场优秀组织奖、宝鸡市第十四届社区文艺汇演暨全市群众声乐大赛优秀组织奖、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1年“镜”彩宝鸡·宝鸡市群众优秀摄影作品展览优秀组织奖等荣誉。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及局党组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精神,结合我馆工作实际,每周组织全馆党员、干部职工集中学习《中国共产党简史》《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等著作。工作之余,全馆干部在线学习学习强国、基层党建等线上课程,自觉学习“四史”知识,撰写读学笔记和心得体会。二是承办了“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党史教育宣传暨新时代文明实践汇演活动。三是举办线上线下“红色剪纸映党史初心不忘颂党恩”千阳剪纸艺人红色文化传承展示活动。四是举办千阳县文旅系统“学党史 颂党恩”主题作品展。展览展出我县文旅系统党员干部创作的书画作品15幅,民间艺人创作的剪纸作品11幅,刺绣香包47件。五是承办了千阳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四史”书画作品展。六是组织文化馆和县书协书画家赴陇县文化馆开展“翰墨颂党恩丹青一家亲”千阳、陇县、眉县三馆书画交流活动。七是利用西秦刺绣文化产业园党史教育示范点资源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史知识宣传活动。组织刺绣艺人将党史知识绣入香包和刺绣产品中,把非遗文化和红色文化紧密结合起来,使广大群众和游客在欣赏刺绣艺术的同时自觉融入党史学习教育之中,体味对百年党史的认识和感悟。5、文物安全工作平安无事。加大对馆藏文物的保护力度。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不放松,定期检查文物库房,每天检查监控录像,发现隐患及时排除,确保馆藏文物安全无事故。加强对田野文物的巡查力度。加大对文保工作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国际博物馆日”和“文化遗产日”“宪法宣传日”等时机,在县城文化广场、望鲁台广场等地设点进行文物法规宣传,使群众知晓率达到80%以上。三、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文化惠民活动精彩纷呈。一是在1月25日,组织馆内美术干部和部分书协会员进行“迎新春义务书写春联”活动,赴水沟镇柿沟村,为贫困户义务书写春联4600幅。二是在“千阳抗疫·2021春节巾帼暖心行动”活动中,组织馆内书法、美术干部及县书法协会会员参加了启动仪式,并为高崖小区、西新社区的居民义务书写春联1000余幅。三是2月初,与县书法协会联合举办“我书故我在我临故我新”《千阳县第二届书法临帖作品网络展》,活动共收到书协会员临帖作品53幅,全县中小学书法特长生临帖作品108幅。经过评审,共遴选出68幅临作展出。四是2月7日,举办了千阳县“民俗文化”体验活动。县美苑民间艺术有限公司、县西秦刺绣文化产业园、县婚庆影楼20余家代表及民俗文化体验活动者50余人参加了活动。五是召集热衷于用抖音、快手宣传千阳并拥有一定粉丝量的自媒体工作者,传达、落实市群艺馆转发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关于实施2021年“乡村网红”培育计划的通知》精神。通过网主现场展示才艺,录制抖音、快手作品,选出4名具备“乡村网红”培育条件的网民上报市馆。六是7月份,由我馆精心打造的“千阳县民俗文化体验实景基地”在县西秦刺绣文化产业园挂牌成立。七是为迎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复检工作,不定期前往各分馆检查指导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情况,对照任务清单,检查落实整改情况,对个别分馆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性建议,并给予物力和资金扶持。八是与市群众艺术馆在千阳大剧院联合主办了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全省优秀书法摄影作品巡回展。九是为切实提高文化馆业务管理水平,借鉴、吸收兄弟县区文化馆的先进管理经验,增加文化馆之间的沟通交流,先后组织馆内工作人员赴凤县、岐山、汉中、渭南、铜川开展馆际交流活动。十是圆满完成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复检工作任务。2、“互联网+文化创意服务”宣传广泛。今年来,利用《千阳文化》公众号、《千阳非遗》政务视频号、抖音、快手发布各类活动图文、视频宣传消息60期,使广大群众通过互联网鉴赏文化艺术作品、学习政策法规、传递文化信息、参与文化活动、聆听专家讲座等,达到了文化资源共享,文艺创作遍地开花的目的。3、文艺创作,成果丰硕。今年来,我们继续聚力抓辅导,潜心搞创作,努力营造文艺创作良好氛围。全县广大文艺创作者坚持“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扎根基层,深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第一线,用心体验生活,捕捉时代气息,在文艺创作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出版诗歌、散文、剧本等作品集7册,130余件(组)各类文艺作品在市级以上单位、刊物获奖或发表。4、非遗传承,扎实有效。一是继续组织非遗工作人员对我县濒临失传的非遗项目认真进行挖掘和整理,开展调查研究,走访调研“立杆驱雹”“抓羊”“千阳刺绣”“千阳柳编制作技艺”项目和传承人,收集文史及影像资料,出版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灯盏头碗碗腔》,并整理编辑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燕伋传说》,为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组织召开了“西秦刺绣、香包设计”研讨会,邀请宝鸡文理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李强等专家,就西秦刺绣如何突破传统,融入现代元素这一瓶颈,以及产品研发等诸方面进行了互动研讨,设计出千阳刺绣原创刺绣香包图案20幅,提升了千阳刺绣香包设计新理念。三是承办了由中共千阳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妇女联合会主办,各镇人民政府、各刺绣专业合作社协办的“传承西秦刺绣·助力乡村振兴”千阳县第三届西秦刺绣香包大赛活动。四是协助县局在宝鸡市金台区西府老街举办了“非遗扶贫购物节·宝鸡市第十届文化旅游节---千阳县第四届香包节”活动,组织近百名刺绣民间艺人参加了香包节开幕仪式。五是组织我县太阳鸟工艺品非遗工坊代表西秦刺绣在市艺术中心参加“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对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和传承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推介作用。六是组织各刺绣专业合作社参加宝鸡市“农民丰收节”展示、展销活动及省内外展示展销活动十余场次。七是继续开展非遗进校园,定期组织千阳剪纸艺人王锁莲、白召凤、李润霞在张家塬小学、红山中学、启文小学开展剪纸培训活动。八是组织千阳剪纸艺人赴安塞、旬邑、凤翔开展了剪纸交流学习活动,开拓了剪纸艺人视野、激发了千阳剪纸活态传承、开拓市场的思维和动力。今年以来,举办灯盏头碗碗腔、千阳刺绣、千阳剪纸、“亲子”剪纸等培训班16期,受训人数1200多人次,为更好地传承和保护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千阳民间艺人的创作水平和艺术素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5、文物保护,稳步推进。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的文物工作方针,充分发挥文物在建设“经济实力强、生态环境优、文化韵味足、社会保障好”的新千阳,建设文化旅游名县中的应有作用,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工作,推进全县文物保护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打算回顾2021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组织领导和广大群众对文化工作的需求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2022年,我们将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以“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为抓手,大力开展全民艺术普及,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重点应做好以下方面工作:一是按照“政府主导、统筹实施、促进均等、提升效能、分级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切实抓好总分馆制建设工作,统筹推进我县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向镇村和社区倾斜,更好的满足广大群众基本文化需求。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完成新建文化馆装饰装修及相关设备采购,6月31日前完成搬迁工作。在此基础上,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艺活动。二是充分发挥“互联网+文化创意服务”的辐射带动作用,着力加强数字文化馆建设。进一步完善充实县文化馆网站、微网站、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各个栏目设置,丰富栏目内容,达到宣传政策法规、传递文化信息、聆听专家讲座的目的。三是加大田野文物安全管理。强化雨季、冬季、夜间巡查力度,做好文保员教育培训工作,加大文物保护法规宣传工作,确保田野文物安全。四是以国家文化馆评估定级为契机,对照检查、查漏补缺,完善各类文化活动。五是做好国家、省、市级非遗项目的挖掘和申报工作。要提早谋划,积极争取将“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和“燕伋传说”申报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六是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强化作风建设,抓好文化馆内部管理。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