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市建筑行业综合服务中心

渭南市建筑行业综合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24 15:36
单位名称 渭南市建筑行业综合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建筑行业提供服务。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监管、造价管理、最高限价备案,造价信息发布;工程设防与施工图设计审查;建筑节能、墙材发展、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推广;建筑业劳保费用的拨付及资金使用。
住所 渭南市临渭区车雷大街69号市民综合服务中心
法定代表人 张增永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万元 8.8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渭南市建筑行业综合服务中心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有关规定,严格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登记以来无违法违规现象。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是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推进迅速,按照我省公共资源交易“一张网、一平台”的要求,房建市政类项目全部实现了电子化招投标,全年共完成全流程电子化招标项目269个;给14个县市区办理了监管CA锁,明确了市县监管责任,县市区项目全面进入市级平台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交易,项目网投率市本级达到100%,县市区达到65%;实现最高限价在线上传、系统检测、随传随检;优化提升了《渭南工程造价信息》采集发布渠道,全年新增信息8类70余项。二是城镇新建居住建筑全面执行节能75%标准,公共建筑执行节能65%标准;全市新开工绿色建筑项目62个,建筑面积460万平方米,全市绿色建筑竣工项目33个,建筑面积253万平方米,全市在建装配式建筑项目19个,建筑面积171万平方米,全市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254万平方米,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20家,全市生产能力达年产39.35亿块标砖。三是依托“渭南市施工图数字化审查系统”,开展施工图设计文件数字化联抽联审工作,对所申报项目实行100%抽查,2021年线上审查项目32个,已完成项目27个;加强监督检查,强化主体责任,全年抽查工程项目188个;印制了《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单行本2000册,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四是建筑业劳保统筹费严格落实全省统一停止收缴建筑业劳保费用有关要求,逐笔清查核对收入账户,上解劳保费4707万元,完成了劳保费收入户销户工作;以劳保费收缴票据为基础,全面核查全市2000年至2021年3月15日工程项目劳保费收费情况,统计出应清退项目数1373个,合计金额5.95亿元,并建立台账,形成清退返还清单;2021年共上报了10批次323个项目劳保费返还申请。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2021年城镇新建节能强制性标准的设计率、施工执行率达到100%,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65%,新墙材应用比例达100%。招标备案、审核事项全部实现即收即办,招标时间普遍得到压缩和提前,程序日趋规范;对评标专家和招标代理机构实行“一标一评一记”管理制度,形成我市建设工程招投标行业行为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优化提升后的《渭南工程造价信息》极大地方便了不同用户需求。政府负担结算图审费用236万元;针对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切实消除质量隐患,确保工程勘察设计质量;提高了我市建设工程抗震防灾综合能力,一对一讲解防灾知识百余人次,受到了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劳保统筹费通过召开全市清退返还推进会、发布集中清理《公告》等形式宣传清退返还政策;简化申报手续,加快返还资料审核,明确了清退返还政策;项目返还已拨付189家建筑施工企业,发挥了劳保统筹作用。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由于单位2021年新登记,四个方面工作独立开展,不能很好地融合。下一步加大工作协调力度,确保我市建筑节能与招投标工作持续平稳推进,建设工程抗震防灾综合能力平稳可控,劳保统筹费用清退工作顺利进行,四方面工作得到有效融合。下一步工作计划:建筑节能与墙改方面继续深化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持续增加星级绿色建筑,积极推进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建设,有效推进全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建设工程招投标方面持续优化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工作流程和监管制度,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和不见面开评标工作,改版《渭南工程造价信息》,扩容增质。加大《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宣传力度,开展全市学校医院幼儿园养老院等重点工程抗震设防情况专项调研,提高施工图设计文件数字化审图效率。劳保统筹方面继续做好以前年度项目返还及资料信息不完备或存在纠纷等复杂项目的清退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