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灞桥区住房保障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区提供住房保障服务。实施住房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及配套方法,对房改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统一管理全区城市房屋产籍产权的登记备案;负责辖区内各类保障住房的资格审核、申报及档案管理。 | |
住所 | 西安市灞桥区纺织城鹿塬街北段27号 | |
法定代表人 | 刘利娜 | |
开办资金 | 4.3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灞桥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38万元 | 4.38万元 | |
网上名称 | 西安市灞桥区住房保障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我单位法人未变更,单位法人证书登载事项未发生变化。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执行本单位章程的基本情况.2007年以来,我单位狠抓工作落实,以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为重点,扎实稳步推进辖区住房保障工作,不断建立健全住房保障政策制度体系。先后制定出台了《灞桥区城镇廉租住房管理办法》、《灞桥区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灞桥区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保障性住房档案管理办法》、《保障性住房监督检查制度》、《保障性住房年审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规定了申请及审核程序,明确各级部门职责,严格确定保障对象的认定和补助标准。并认真按规章制度执行落实。二、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一下具体业务1.严格规范申请审核工作程序。为使保障性住房的审核公开、公平、公正。我区按照上级部门要求严格实行“三级审核,三次公示”的流程,接受群众监督,对提出异议者,进行调查核实,坚决杜绝虚报冒领、违规保障现象发生。2、不断完善保障房档案管理。在住房保障档案管理上按照“一户一档”的原则,将保障家庭人员信息全部录入省住房保障信息系统,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相符,并且根据每年复审情况,及时进行补充更新,实现动态管理。建立健全退出机制。每年进行保障对象资格复审,核实保障家庭人员、住房、收入等情况,对收入超标、住房超标的家庭,及时取消其资格,并发放退出通知书,告知其不再符合保障标准的缘由,确保保障对象退出机制的落实。4.工作任务完成情况。(1)、发放租金补贴472户截止2021年底,已累计完成发放租金补贴家庭538户,完成全年任务114%。(2)、新建公租房1000套,共有产权房500套建设公租房1000套任务,需提供土地约53亩,截止目前,区资规局已出具土地规划条件书,项目立项文件市发改委已批复,市安居集团正在办理相关手续。建设共有产权房项目需土地约31亩,截止目前,区资规局已出具土地规划条件书,完成项目销售价格备案,正在进行挂牌出让。按照年初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21年保障性住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市政办发[2021]15号文件精神,自2021年4月1日起,新下达的公租房建设任务,由市安居集团做为建设主体,承担建设任务,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只负责土地供应,截至目前,我区承担的保障房建设任务已完成土地供应,年度目标已完成。、已累计审核通过公租房保障资格家庭17500余户,37000余人。2021年新增1242户公租房轮候家庭,发放廉租住房租金补贴140余万元。目前正在享受租金补贴的家庭395户,累计发放租金补贴3622万元,累计保障实物配租家庭6200户,目前尚有实物配租轮候家庭8000余户。按照市住建局统一安排部署开展三年资格复审工作,截止6月底已完成我区560户实物配租家庭三年资格重新认定。按照国家审计署保障房专项审计精神,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工作,上半年清退不再符合保障条件的家庭45户。2021年配合市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开展了三次公租房房源摇号分配,涉及向阳沟、泘沱村、曲江公园里、保利心语花园等10个公租房项目,分配房源5224套。累计通知提醒我区8000余户符合报名资格的轮候家庭参加网上报名摇号,263户轮候家庭摇中房源,顺利入住。(4)、2021年接待群众反映典型问题来电来访124起,主要集中在公租房房源报名、分配等方面,针对反映问题积极耐心做了相关政策解读。三、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建设,对拉动需求,降低普通商品房价格,改善中等收入以下人群的住房条件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2021年,先后13次深入辖区街办、社区进行业务指导及政策解读,制作政策宣传彩页,要求街办、社区等申请受理部门开展政策宣传活动,积极耐心做好我市保障性住房房源轮候、摇号、分配政策解读,进一步提高保障性住房相关政策知晓率。到2021年底,已累计受理安居资格申请139户,审核通过136户,累计保障109户,均为我区认定的E类人才,我区102套人才公寓已分配入住75户,入住率74%,入住人员为我区企业、学校、政府基层单位等单位在职E类人才。2021年6月、2021年11月对人才公寓33户保障家庭进行了资格复审并续签租赁合同。2021年新增E类人才安居租赁补贴保障资格48户,已全部签订租赁补贴发放协议,本年度共计发放E类人才租赁补贴16.89万元,累计发放人才安居租赁补贴45.87万元,涉及我区32个学校、企业、政府基层单位等单位122名在职E类人才。四、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基层住房保障实施机构不健全,人员不固定,街办均未成立专门机构,人员变动较大。社区住房保障专职人员不到位,住房保障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由于没有专职人员难免会影响住房保障工作的整体推进。建议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工作体系,由上级部门发文,专门落实基层住房保障机构、人员,在街办设立住房保障科,在社区设立专干,确定基层住房保障专职人员,统一职责、制度,从管理机制上确保住房保障工作各级有人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力求做到群众满意。下一步工作打算继续做好我区保障性住房相关工作,结合我区实际,进一步完善各类保障房相关制度,严格执行申请、审核、公示、上报、轮候、复审程序,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加强保障家庭动态管理。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坚持把“公平公正、群众满意”作为基本出发点,力争做到应保尽保,让保障性住房真正惠及保障群体。1、对接、分解、落实2022年保障性住房年度各项工作任务,组织召开2022年全区保障性住房政策业务培训会,计划完成累计发放廉租住房租金补贴保障家庭400户。2、做好我区灞河左岸保障性租赁房、共有产权房项目外围施工环境保障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开工建设。3、做好我区住房租赁相关业务,完成我区住房租赁新建、改建项目审核上报工作。4、做好我区人才公寓运营管理工作,计划新增E类人才租赁补贴30户。5、配合市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做好租赁型保障房项目房源报名摇号工作,完成租赁型保障房项目房源分配工作。开展租赁型保障房项目保障家庭资格三年复审工作,做好租赁型保障房小区大学生1年期资格审批工作。6、指导各街办住房保障、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工作开展,联合区考核办督促各成员单位按时完成年度指标任务,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