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吴起县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不动产权利人提供登记发证服务。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受理、初审、发证;不动产登记资料的搜集、整理、归档;受理不动产登记资料的查询;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的运行、管理、维护。 | |
住所 | 吴起县国土资源局办公楼六楼 | |
法定代表人 | 刘保利 | |
开办资金 | 13.6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吴起县国土资源局(不动产登记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50万元 | 115万元 | |
网上名称 | 吴起县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业务情况一是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我单位将方便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作为每年的一项重点工作,高度重视,贯彻落实了《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延安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总体方案》、和县委、县政府营商环境会议精神,召开专题会议,对营商环境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分解落实营商环境任务。制定了《吴起县优化提升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工作人员文明服务规范》、《吴起县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措施》。同时,我们通过散发传单、宣传册、宣传水杯、悬挂宣传横幅,向群众现场讲解等方式,宣传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使营商环境这项惠民便民的政策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规范登记申请,优化工作流程。在不动产登记业务受理过程中,最大限度减少了审批环节,压缩了办理时限,合并受理要件,以“规范有序、便民高效”为原则,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吴起县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事项公告》和《吴起县方便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指南》,减少了受理要件,方便了群众,坚决杜绝提高受理门槛和要求群众提交“奇葩证明”的问题,并在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时一次性告知提供所需材料,让办事群众“到一个窗口”、“跑一次路”。2021年共核发不动产权证书1797本,不动产登记证明256本,预告登记83本,办理查封登记48宗,协助司法机关调阅档案782份,给群众开具房产证明765份,协助民政、扶贫、医保等单位不动产查询2.1万余人次。三是压缩登记时间,提高服务质量。坚持“依法登记、规范登记、准确登记和便民利民”原则,精减受理材料数量,一般登记不超过3件,简化办理环节,一般登记不超过2个环节,查封、解封、解押登记和查询做到即时办结,一般登记、抵押登记、首次登记、转移登记等全部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办结。秉承廉洁高效、统一规范、便民利民的服务宗旨,加强不动产登记工作人员队伍思想、工作、纪律等方面作风建设,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积极开展“树形象、争标兵”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不动产登记窗口标准化、业务流程化、服务规范化水平,已推出“预约办理、上门办理、邮寄快递证书”等多种服务举措,受到办事群众的一致好评,切实做到“让数据信息多跑路,让企业群众不跑腿”。四是完善窗口建设,做到便民利民。规范完善不动产登记绿色通道,统一受理不动产申报和登记事项,在县政务服务大厅合理设置不动产登记综合受理窗口2个,实现了“一厅办理”和“一窗式办理”。由原来仅办理税务就需一个工作日,到现在即时就可完成税务和不动产登记的申请办理。统一标识标牌、文字图案、宣传标语、制度机制,公开申请资料目录、示范文本和办理时限等信息,公示办事指南、收费标准以及咨询、投诉电话等需要告知的内容,提供了自助查询机、免费文印、免费档案查询、免费手机充电和饮水休息区等便民服务设施。五是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完成情况。我县严格落实中省市有关规定和惠农政策要求,减轻农民负担,将不动产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相关经费全部纳入县财政预算,实行政府“买单制”。我局农村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于2018年8月开始启动,全县9个镇(街),共分为两批实施,第一批涉及5个镇,投入资金471.87万元。第二批为4个镇(街),投入资金458.02万元。两批共计投入资金929.89万元。为我县农村房地一体登记发证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我县将全县农户纳入登记发证范围,经调查,全县需办理农村宅基地不动产权证为23177户,需登记发证面积为618.05公顷;全县需办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196宗,需登记发证面积27.44公顷。根据《物权法》、《不动产登记操作规范》《陕西省农村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方案》等相关规定,我县按照“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分两期进行实施,一期为长官庙、庙沟、五谷城、铁边城、白豹5个镇,二期为周湾、长城、吴仓堡、吴起街道办4个镇(街)。截止目前,完成了测绘、权籍调查、公示、项目单位自检、县级初检、存量数据汇交,现等待市级验收。六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发证完成情况。“十三五”期间,共下达我县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指标1719户5380人。全县共有9个安置点(县福利院安置单人户18户按照要求已核减),共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1701套(户)。安置小区分别有:一新家园安置小区、杏树沟门安置小区、白沟洼安置小区、凯宁家园、杨青川安置小区、鸵鸟台安置小区、和顺花园、石湾和顺花园小区、安居苑。截止目前,我单位圆满完成了我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发证任务,登记发证1701本,已全部发放到群众手里,登记率和发证率均为100%。我县1701套(户)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比国家要求时限提前两个月完成。七是“互联网+不动产”及系统升级改造工作情况。为落实我县“放管服”改革重点任务,优化不动产登记相关政务服务水平,让企业和群众获得更优质的服务体验,根据《“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建设指南》(自然资办函〔2020〕1355号)文件,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脸识别、在线支付等技术,推行“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的办事新模式。依托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立不动产“网上(掌上)登记中心”,推出网页版、微信版、自助终端版不动产登记网上申请平台,为群众提供多种选择,构建多层次、多维度不动产登记网上办事大厅,实现24小时不打烊,随时随地可申请的不动产登记互联网窗口。该项目总投资348.3万元,全部由县财政投资。现正进行项目招标公告阶段。目前正在进行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二、存在问题由于我县部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手续未完善,按照国家三部委和省市要求,县政府已制定《工作方案》和《承诺书》,先行“容缺”办理不动产权证,按照上级要求我单位已圆满完成了登记发证任务三、整改措施建议相关单位按照县政府《工作方案》要求的“缺什么补什么,谁审批谁负责”原则,加快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的项目规划、用地、消防、施工、竣工综合验收、税收减免等相关手续。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继续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办证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力求为民便民,不断提升优化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二是稳步推进房地一体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三是进一步做好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及系统升级改造工作,为群众提供多种选择,构建多层次、多维度不动产登记网上办事大厅,让数据多跑路,群众不跑腿。四是认真完成各项考核,做好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