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神木市政府信息综合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全市政务公开,市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管理和运维,政府系统政府网站的节约化建设,全市政务新媒体的监督管理,市政府政务内网、外网、专网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建立健全全市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全市电子化办公系统,指导、培训全市政务公开等工作。 | |
住所 | 神木市滨河新区街道广场北路4号党政办公大楼1022室 | |
法定代表人 | 王瑞霞 | |
开办资金 | 2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神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0万元 | 9.5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按照中省市对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和管理的有关要求,市政府信息综合室分别从政务公开、政民互动、政务新媒体等方面着手,开展各项业务活动。一、工作情况(一)规范平台建设,不断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今年,市政府门户网站五大栏目全年发布各类信息5131条,其中新闻类信息695条,政务公开信息4034条,政民互动信息110条,专题专栏信息364条,其他信息38条,网民日均访问量300余次,全年访问量约11万余次,成为广大网民获取有关政策信息、查询了解政府工作、表达诉求的重要渠道。(二)依法依规办理依申请公开,妥善答复网民。我室严格落实政府信息依申请登记、办理、答复、寄送、归档等工作流程,今年共收到依申请公开44件,其中网站受理19件,邮寄及书面受理25件,均在规定时间内给予答复,未出现因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三)周密安排,配合市财政局高质量完成预决算信息上网公开。2021年,我室先后共对全市90余家单位的预算和决算信息进行上网公开。(四)强化舆论引导,重视舆情收集和回应。2021年,市政府门户网站政民互动栏目共收到信息104条,其中市长信箱23条,投诉建议类75条,回复率均为100%。(五)网站与微信公众号相链接,实现政务公开优势互补。我室将神木市人民政府网栏目地址链入“神木市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凡是神木市人民政府网公开的各类信息,网民均可通过“神木市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轻松浏览下载所公开的政务信息。(六)职责明确,有效推进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建设管理工作。市政府门户网站共设有新闻中心、政务公开等五大板块,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对其所负责的栏目按时上传更新维护等,网站审核发布等各类制度齐全完善,管理规范,从未出现安全事故。在新媒体管理工作中,我室通过全面摸排、统计各类政务新媒体账号的开设及运维情况,认真排查梳理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市纳入全国政务新媒体监管系统的新媒体账号共计65个:微信公众号55个,新浪微博4个,移动客户端0个,其他6个。(七)“公民进政府”活动广受好评。2021年,我室先后组织开展六期“邀请公民代表走进政府”活动,共计200余人次参加,分别走进贺家川镇政府、神木市法治教育基地、滨河新区街道办事处、发改局等,让群众了解政府工作职能,感受发展变化,提出意见建议,以此加强政民沟通,增进相互了解。(八)“互动访谈”电视节目有序开展。2021年,我室联合融媒体中心有序推进“互动访谈”节目录制,邀请部门主要领导走进演播室,接受主持人专访,现场解答各种焦点问题,全年共制作播出民政局、文旅局、林业局等6家单位的电视访谈节目,及时将有关政策展现在群众的眼前,实现了“知政策、懂政策、用政策”的工作目标。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为充分发挥我市门户网站信息公开第一平台作用,我室组织工作人员对省内外门户网站优秀典型进行了学习讨论,同时从实用性入手,对网站版面、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多次调整优化,着力打造集约化网站,不断提升网站管理水平,确保广大群众方便快捷浏览使用网站内容。通过互动交流,群众所反映的教育惠民、社会救助、基础设施维修、冬季取暖等热点问题,我室第一时间与职能部门沟通协调,问题均得到了及时回应办理。此外,我室通过“神木市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与群众进一步互动,及时回复网友在平台的提问留言,让政民互动更加高效便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2021年,我们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网站栏目有待进一步规范、政民互动工作有待加强等,今后我室将针对薄弱环节认真完善,切实做好门户网站运行管理工作。四、2022年工作计划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室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认真抓好整改:(一)扎实开展政务公开。我市网站改版已有五年,技术、功能等相对滞后,不能很好地呈现相关公开内容,今年拟对网站进行改版升级,以便更好地适应工作要求。同时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各项制度,将信息公开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考核范围,推进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达到《条例》的有关要求,确保政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二)有序推进主动公开基本目录工作。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五公开”工作要求,有序推进主动公开基本目录工作的实施,不断提升主动公开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三)加大与部门的协调对接。针对一些部门在工作上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工作不到位等情况,我们将采取点名通报等措施,促进工作转变,推动全市政务公开工作再上新台阶。(四)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时刻将群众的关切放在首位,认真做好依申请公开、互动访谈、市长信息等工作,及时答复网友提问,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平台推进政务公开工作。(五)加强队伍建设。在人员有限的情况下,按照“分工协作”的工作思路,合理调配工作内容,注重业务人员理论与技能的学习与提升。同时组织开展各单位政务公开工作人员的学习培训,大力指导业务工作人员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更好地开展政务公开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1年12月,被榆林市政府评为《2021年度全市政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