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灞桥区> 西安市灞桥区第二幼儿园

西安市灞桥区第二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2-03-24 10:48
单位名称 西安市灞桥区第二幼儿园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学龄前儿童提供保育和教育服务。幼儿保育;幼儿教育。
住所 西安市灞桥区席王街道办柳虹路518号
法定代表人 孙娟
开办资金 90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灞桥区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15.8万元 296.9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市灞桥区第二幼儿园·公益 从业人数  5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对二幼来说,是里程碑式的变局年,变的是更好的教育发展大好形势,不变的是一样的教育情怀;变的是更多新鲜血液的加入,不变的是二幼人团结奋进,吃苦耐劳的精气神;变的是园址的扩大,不变的是依然打造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成长乐园。“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通过“硬环境、软实力”双管并举,“名校”、“+校”一体两翼。借助省级示范园复验契机,全面复盘,多措并举,力促办园条件、队伍建设、内涵发展“三提升”。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一、聚能量,夯基础,改善办园条件在各级教育部门指导和支持下,我园不断改善硬件环境,切实满足幼儿游戏生活需要。一是坚持儿童本位,增设了探秘馆、乐陶吧、巧手坊、食育坊等幼儿自主活动和自发实践空间;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在原设置的运动拓展区、主题游戏区、交通情景区基础上,引导户外活动深入化开展;三是坚持分类推进,继续分批投放区角、个别化学习、户外运动、沙水泥游戏等幼儿感兴趣、易操作的结构化材料;四是坚持整体规划,不断升级视频监控、音响系统,改造提升生活饮用水、幼儿床、餐梯等设施设备。二、汇力量,提师资,促进队伍建设1.思想引领。以“党建+”系列活动为抓手,通过党史学习、案例分享、师德演讲等,正教师思想;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强化日常督查、同行评议、家长评价,抓教育行为;重视正向宣传,周评选魅力、活力、温暖天使,学期表彰岗位能手、优秀班组等,树先进榜样。2.梯队培养。坚持分层分类培养原则,建立业务骨干、管理后备“双梯队”培养体系。完善岗位聘任、中层管理人员选聘办法,公开竞聘,让业务精、能力强、理念新、境界高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通过搭平台、压担子,为我园、我名校+梯队建设储贤蓄能。3.结对发展。依托“名校长+”领航研修共同体和“名师+”研修共同体,围绕教育能力和专业素养提升,开展师徒结对、专业汇课、技能比武等系列研修活动,促进教师队伍专业素养整体发展。通过多举措助力教师队伍迅速成长。一年来,4人获“基础教育突出贡献园长”“师德标兵”“优秀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楷模”等市区级荣誉称号;新增省级学科带头人1名,市级教学能手2名、区级教学能手3名;教育叙事、论文等教育教学科研成果获奖50余篇;省市区级各类赛教、专业大赛、教育信息化大赛获奖15余人次。三、抓质量,深改革,助力内涵发展通过发现新问题、总结新规律、挖掘新内容、拓宽新路径,推进管理制度、后勤保障、卫生保健、疫情防控、保教实施、课程建设、教育科研“多维一体”深化改革、内涵发展。1.精细管理。完善管理机制,建立部门督查与行政包班双轨管理模式,不断健全管理台账;制定操作手册,着力抓重点、抓跟进、抓实效,提高工作质量和管理效能;运用现代技术,进行网上办公、云直播等,提高管理透明度和时效性;发挥评价导向,适时修订量化细则、绩效分配方案等,提高教职工发展的内驱力。2.全面保障。细化采买、操作流程,确保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零事件;坚持“一岗三责”,依托安全管理“三级网络”,强化无死角安全排查,及时发现和整改问题;安全教育按月定主题,利用线上、线下平台,开展系列宣传、教育、培训、演练活动,不断强化师幼“安全第一”的意识和能力。3.扎实保健。细化流程标准,做好幼儿健康监测、计划免疫、卫生消毒、传染病预防、膳食管理、健康教育及宣传等方面的工作安排,保障幼儿身体健康,同时关注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和个案追踪,组织保育教师开展学习、竞赛、经验交流等活动,不断提高保健工作水平。4.疫情防控。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依据《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最新版)》,按照上级要求,重排查,强宣传,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和多病共防,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手足口、流感、水痘、出血热等传染病防控;严格落实“六个一律”,紧抓重点环节,开园前后、节假日前后全面消杀、宣传教育、师幼健康监测、出行报备等,同时,完善工作流程,加强防控人员培训,着力提升精准管控能力、监测预警能力、应急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年末疫情来袭,我园及时启动应急响应,严格落实防疫政策,以“六举措”确保师幼健康安全——防疫机制保障稳推进,师幼健康监测紧跟进,疫情防控宣传不间断,线上互动成长不停训、不停研,坚持值班留守不懈怠,线上家园互动心贴心,最终迎来防疫工作的全面胜利。5.科学保教。完善保教质量评价标准,继续坚持周检查、月评估等阶段性考核,狠抓教学常规、班级常规、幼儿常规,不断改进班级工作;强化年级组管理环节,跟进各年级组的集体备课、组内研讨活动,促进科学保教规范落实,避免“小学化”;加强大型活动的策划、组织、指导,细化关键细节,提高活动质量;实施“自主入园”、开展“洁园日”、每日播报等活动,让孩子们成为幼儿园的小主人。6.灵动课程。幼儿为本,完善原有“一年四季八主题”课程内容、“基础+创新”课程框架和“一中心三环节四主体多路径”课程评估模式,依托课程故事载体,拓展生成比例,更新为“6+N”课程实践新模式,支持开展项目、主题、方案等多样化的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开放互动、自主学习、合作游戏。7.深入教研。坚持教研融合,坚持研培训一体化机制,在“教”中发现问题,在“研”中厘清概念,回归“教”解决问题,专业成长及课程建设中继续倡导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遵循教师专业发展规律、遵循园本课程建设规律的“三遵循”。今年,我们以“安吉游戏”学习与实践为专题,以“教学分享日”公开活动为载体,以“课程故事”优秀案例征集为切入,激发主题式课程生命力。依托“二幼教研在线”“教研日”进行智慧碰撞、开放交流,通过教研沙龙、课题汇报、项目交流、专题研讨等,使教师专业提升,幼儿发展受益。支持教师借助正在实施的3项省市级规划课题、4项市区级小课题、17项园本课题和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等进行教育反思、研究探索。四、机制创新,优化管理随着体量的扩容、规模的扩大、部门的增多,我园引领新纺分园和三幼复制并优化管理模式,同时创新管理机制、细化组织结构,在原有各园行政办、保教办、保健办、后勤办的基础上,新建“名校+”研培部、财务部、人事部三大部门,实现教育联合体统一管理、互促成长、比翼齐飞。借助联合发展平台,我园也发挥“窗口”和“纽带”作用,积极开展区级规范办园四级督查、省市区帮扶引领工作,通过现场指导、跟岗实践、入园送教、开放教研、资源共享、网上交流等,辐射不同园所从“规范”到“提升”,助力学前教育事业共同发展。五、发挥引领,筹建新园2021年6月,我园受委托对灞桥区第三幼儿园实施一体化管理任务,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指导下,在“蒲公英”主题文化引领下,有序推进各项筹备工作。筹建中抓提升、强预防、重公开,积极给幼儿提供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按照上级有关要求,认真制定招生方案和计划,规范招生流程,实施阳光招生,圆满完成招生计划。2021年9月,灞桥三幼顺利开园。六、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幼儿园新增“陕西省教师教育实践基地”荣誉称号;“科学保教提升年”精品主题活动案例和幼小衔接教育教学活动案例双一等奖,主题活动《蒲公英图书馆》入选“陕西省幼儿园精品主题活动案例”,并参与西安市优秀精品主题活动案例“线上云教研”现场分享;“科学保教提升年”微型课培训暨兼职教研员聘任活动等、灞桥区园级领导公开课全区展示活动;多次接待省内外幼教同行参观交流、国培学员浸入式访问、省市区帮扶园教师跟岗学习,共享资源、互促发展七、目前存在问题及思考1.在一体化管理的模式下,我园集团化管理体系还需要完善。2.教师队伍日益壮大,同岗位不能再以“齐步走”形式进行培养培训。3.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扎实开展,但将经验总结梳理的能力还需加强。八、整改措施1.深化一体化管理。向常规管理要质量,并逐步搭建起集团化管理架构。2.助推队伍成长。分批分类培训培养,人才成长更具针对性。以师德铸魂,以专业补钙,锻造二幼铁军!3.强化课题研究。重点强化课程意识、成果意识,研究的总结提升。九、下一步计划1.规范行为,狠抓落实,力促保育、教育质量再提升2.积极推进“名校+”工程,做到文化浸润,统一内核。并做好管理队伍的储备,使管理机制无缝对接。3.加快人才孵化,提升队伍质量,紧抓重点环节、重点人群,着力严把招录准入、入职前培训、入职后管理考核等重点环节,坚持岗前严格准入、在岗严格考核的“两严格”。我们将坚持不懈地推进幼儿素质、教师队伍、办园品质三大提升工程,使幼儿园在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迈进,为灞桥幼教事业蓬勃发展添砖加瓦!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我单位有《学前教育机构登记注册证》,编号(灞桥)字第0601014号,有效期截止2023年6月30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1年幼儿园被评为“陕西省教师教育实践基地”荣誉称号、“科学保教提升年”精品主题活动案例和幼小衔接教育教学活动案例双一等奖、主题活动《蒲公英图书馆》入选“陕西省幼儿园精品主题活动案例”、参与西安市优秀精品主题活动案例“线上云教研”现场分享、灞桥区园级领导公开课全区展示活动、多次接待省内外幼教同行参观交流、国培学员浸入式访问、省市区帮扶园教师跟岗学习,共享资源、互促发展。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