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职工帮扶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职工提供帮扶服务。建立全省职工帮扶救助信息数据库,为工会会员提供普惠制服务。 | |
住所 | 西安市莲湖路236号 | |
法定代表人 | 汪波 | |
开办资金 | 88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总工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80.3万元 | 617.52万元 | |
网上名称 | 陕西职工帮扶服务中心 | 从业人数 1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本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陕西职工帮扶服务中心在省总的坚强领导下,秉承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宗旨,重点做好巩固拓展解困脱困成果与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的有效衔接,切实维护职工群众劳动经济权益,大力发展网上服务职工项目,不断提升内部管理服务水平。现将全年业务活动情况总结如下。一、提升内部管理服务水平一是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突出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注重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坚持每周部门集体专题学习制度,采取“学习+业务答疑解问+讨论”的方式,学习中省重要会议精神及文件,开展业务知识交流、政策文件解读,提高帮扶服务干部队伍的政治理论水平,在学深悟透、学以致用上下功夫。二是建立健全部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干部职责分工,实行专岗专责,保证不出现工作上推诿扯皮现象。制定《服务大厅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完善部门管理,不断增强干部责任意识、规矩意识、担当意识。三是打造良好对外形象。制定《陕西职工帮扶服务中心窗口服务用语》并多次模拟演练,开展服务礼仪理论及实操培训,热情接待办事人员和来访职工群众。以刚性的制度规定和严格的制度执行,确保工作规范化、服务标准化。增强防疫意识与举措,落实严格登记等手段严防疫情。二、巩固拓展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成果一是圆满完成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目标任务。2021年,现行标准下困难职工全部实现解困脱困,确保城市困难职工同步迈入小康。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总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总结表彰会精神及王东明同志讲话精神,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汇报会议相关情况。我省3集体和3个人在总结表彰会上受到通报表扬,其中,陕西职工帮扶服务中心被全总评为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年中,全面总结近年来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经验,开展困难职工帮扶成效宣传系列活动。二是开展帮扶资金使用情况核查,进一步提升财政专项帮扶资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能,确保帮扶资金安全规范使用,加强帮扶档案管理。三是开展困难职工档案维护专项活动,完成产业工会及单列工会下属基层单位困难职工档案归属划分,强化动态管理,建立层次清晰、各有侧重、有机衔接的梯度帮扶工作格局。四是春节前开展“温暖速递”活动,为困难职工送去工会组织的关怀。五是持续开展“金秋助学”活动,资助职工和农民工子女上学。六是按照全总要求,开展帮扶中心赋能增效创建试点,提升帮扶服务中心综合服务职工功能,推荐西安市职工帮扶服务中心为试点单位,努力培育一批职工群体受益面广、改善职工生活品质明显的品牌服务项目。三、着力健全全省帮扶服务体系一是为加强和规范省财政专项帮扶资金的使用管理,制定《省财政专项帮扶资金管理办法》,充分发挥帮扶资金效益,确保帮扶资金规范安全运行。二是建设困难职工帮扶服务平台,实现两项功能,即通过用户端联系职工群众,让职工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了解工会帮扶政策,在线进行帮扶申请;通过后台系统联系各级帮扶中心,发布工作部署、工作动态,对帮扶过程进行监管,进行数据共享。三是建设大数据平台。进行年度重点工作可视化展示和数据分析处理。着重展示陕西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成果,对数据综合处理,建立帮扶数据资源标准体系,为各项工作提供参考数据。四是为进一步推进帮扶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指导全省各级工会规范开展帮扶服务工作,制定《陕西工会帮扶服务手册》,用于对困难职工家庭建档审核审批、实行因户施策解困脱困、使用帮扶资金对困难职工家庭进行常态化帮扶救助以及日常帮扶工作的流程进行规范。四、常态化做好就业服务工作一是完善工会网上就业服务体系。将原来的就业服务月活动拓展为全年的工会就业服务活动,充分发挥陕西工会APP作用,连接全总“工会就业服务号”和第三方就业服务平台,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构建工会就业服务平台矩阵。二是创新形式,开展招聘直播活动。春送岗位云行动中邀请了全省多家重点企业开展“工会主席、劳模工匠送岗位直播活动”。活动期间举办服务业、建筑制造业及医药教育文化业三场行业专场招聘会。11月开展“工会进万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温暖行动”就业服务月,在美团站点和圆通速递西北转运中心直观展示工作场景、工作流程,引导全社会关心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三是拓宽就业服务渠道。与陕西农村广播“你好打工者”栏目联合进行广播招聘。6月底启动了“促就业,办实事,工会夏季就业服务月”线下地推就业服务活动,推广宣传“陕西工会”APP及就业服务工作,在多所高校及人才市场进行线下地推活动。联合西安市人社局、陕西工运学院举办免费创业培训班(SYB),为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等有创业意愿的群体进行创业培训。四是做好常态化招聘服务。依托“陕西工会”APP“就业服务”板块,每周动态更新发布就业岗位。五、开展职工心理普惠健康服务一是为职工提供普惠制心理健康服务。春节前推出就地过年心理调适微课堂10期;与省总女职委推出“关爱女职工健康微课堂”6期;高考前夕,为高三学子邀请心理咨询师为考生及家长带来考前减压直播课;开展“我为职工办实事——送心理关爱、劳动法律到企业活动”,组织心理咨询师、法律专家走进中建八局二公司西安市儿童医院经开院区项目工地开展团体心理压力辅导及法制宣传。二是打造“线上+线下”心理健康服务阵地。依托工会APP为职工提供心理健康科普及宣教、心理健康评估、自助心理干预、在线心理咨询等服务。六、用情用心做好信访接待和法律援助工作。一是为畅通职工诉求渠道,让职工在遇到劳资关系问题时能第一时间找到“娘家人”,帮扶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与律师志愿者团队坚持12351职工维权服务热线24小时不“打烊”的工作制度,坚持“娘家人立场,法律思维”,为职工提供全天候法律援助服务,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二是拓宽普法宣传覆盖面。由省总工会公职律师与劳动维权律师志愿者录播的九期《娘家人说劳动维权》微课堂在陕西工会APP和“秦小工”抖音号上线播出。围绕劳动关系时事热点适时进行普法,如生育新政后,由公益律师在陕西工人报发表《三孩时代,你准备好了吗?》的文章。酷暑来临前,发表了《高温津贴“十问”》,从法律层面系统回应了职工群众的集中关切。三是加强信访分析研判。聚焦职工信访反映的突出问题以及典型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深入分析研判,强化信息预警,召开案件研判会,及时分析研判信访与法援工作中出现的有关劳动关系领域政治安全和职工队伍稳定问题。四是“指尖”维权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努力构建“互联网+”服务职工新模式,充分依托陕西工会APP,打造网上信访法援平台,延伸工会服务触角,提供专业、便利的法律服务。五是完善信访工作制度。制定《信访工作办法》《信访工作应急预案》等,夯实制度基础,促进信访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建设。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