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省体操运动管理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省体操运动提供管理服务。体操项目业务管理;省级运动队管理、项目群众普及和后备人才的培养;运动员注册、技术等级申报;教练员、裁判员技术等级申报;体操运动项目比赛和参赛。 | |
住所 | 西安市雁塔区丈八东路西段奥林匹克公园内 | |
法定代表人 | 张京 | |
开办资金 | 162.0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62.06万元 | 86.48万元 | |
网上名称 | 陕西省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5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第十四届全运会顺利圆满闭幕,在省体育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中心班子团结带领全体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省体育局“十四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抓实抓细竞赛组织,多项举措加强运动队备战参赛,有效提升竞技体育备战水平,戳力同行,集智攻坚,较好完成了十四运会指令性任务,现将重点工作总结如下:抓好竞技备战,圆满完成任务以十四运会“参赛出彩”为目标,陕西体操、艺术体操、蹦床竞技水平再上新台阶,完成局党组下达的夺金指令性任务。十四运会获得1枚金牌、2枚奖牌、6个4-8名,总分71分,创造陕西体操参加全运会历史最好成绩。(一)突出管理职能,加强内部建设。竞训科统筹管理,教研组长主抓业务,训练监督和保障工作稳步推进。通过完善运动队制度6项,开展党团活动10次、反兴奋剂和赛风赛纪学习教育25次、十四运备战参赛业务会12次、组织赛前实战测验6次等全方位综合提升训练管理质量。(二)有效争取政策,增进交流合作。科学谋划增设项目,组建十四运会体操男子U17队组,实现稳定夺金目标。聘请高水平教练指导十四运会备战训练,陕西体操、艺术体操参赛全运会实现历史性突破。(三)发挥科技助力,团队攻关服务。十四运攻关课题助力备战水平进一步提升,开展重点运动员科研测试270人次,安装训练延时播放系统改进专项技术。聘请高水平专家,解决重点运动员训练保障问题,切实提升科技助训水平。(四)抓好省内赛事,加强梯队建设。陕西省青少年艺术体操锦标赛暨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青少年组)艺术体操资格赛在黄龙县全民健身运动中心举行,来自全省6支参赛队的243名运动员参赛,我省艺术体操业余训练和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人数持续增长。二、全员积极参与,实现办赛精彩(一)做好体操项目竞赛组织工作。中心调动全体干部全员上阵,全力做好全运会体操青年和成年两场比赛的行政接待和竞赛组织工作,圆满完成十四运会体操3个项目、4场比赛的办赛任务。(二)积极参与开闭幕式展演。选派健身操舞、艺术体操270人参加十四运会开幕式和残特奥会闭幕式演出,圆满完成组委会交办的演出任务,促进我省体操项目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三、加强党史教育,创建五星支部(一)抓好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一是加强支部标准化建设,开展争创五星级党支部活动。对照标准化规范化要求制定方案,组织半年一次自查。二是加强党务干部培养。积极参加局直属机关党委组织的党支部书记、党务纪检干部、驻村干部培训。三是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清单,形成抓落实的责任传导机制。(二)认真动员抓好党史学习教育。一是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局党组部署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决策部署上来。二是讲好专题党课。“七一”前夕,党支部书记以“保持对党忠诚,踏实干事创业,为奋力谱写新时代陕西体育追赶超越新篇章贡献力量”为题,给全体党员干部讲了一堂生动的党课。三是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持续抓好工作推进落实。四、认真研究分析,找准存在问题(一)尖子运动员储备不足。争金夺牌运动员人数较少,单项突破和团体作战无法兼顾,项目布局上未实现结构均衡、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发展格局。(二)科学化训练水平不高。科学化训练起步较晚、认知度低,对解决成绩提高的瓶颈问题方法少,科技助力在青少年训练中发挥效果不显著。(三)教练员梯队不够完善。现有教练员队伍中,高级职称占比较少,整体执教水平低。中青年教练员业务骨干人才匮乏,缺少提升业务水平的有效途径。我省体操、艺术体操、蹦床项目后备人才依然存在选材难的问题,基层输送率低,水平差,参与度不高,长期制约项目发展。五、明确工作思路,谋划开局新篇十五运周期开局之年,以“科学布局、优化项目、人才建设、整体提升”为目标,科学制定2022年度各项工作目标任务。(一)在竞技训练备战上,突出优势项目。重点加大争金夺牌重点运动员训练管理、团队保障、技术指导方面的力度,确保竞技成绩逐年提升。以十五运会、三青会为目标,优化教练员配置和各年龄段队组划分,形成“教研组长抓成年、业务骨干带青年、三线教练盯选材”的备战模式。完善十五运会周期奖惩机制,注重运用日常量化考核结果和年度任务完成情况相结合的模式,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形成竞争压力,激发内生动力。加强对国内外先进训练理念、训练方法、高端科技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充分利用数字赋能,强化科技助力和体能训练。(二)在后备梯队建设上,后备人才是体操项目的命脉,是体操项目兴衰的关键。2022年中心将紧紧扭住制约体操发展的关键问题,集中各方力量抓突破。比赛规程方面:在省十七运会的基础上继续调整现有竞赛机制和发展思路,完善省十八运会周期竞赛规程;同时在训练方面以全国训练大纲和等级标准内容为指引,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以省队训练需求为导向,定向培养人才。拟在省十八运会周期增加蹦床项目,制定规程、增设金牌,补齐项目发展短板,促进体操三个竞技项目融合发展。基地建设方面:制定后备人才基地和俱乐部建设评估管理办法,根据各市区实际情况支持成立不同项目类别和单项类别的人才基地、俱乐部,鼓励市区体校创新思路,借助社会力量多元化办项目。扶持基层方面:制定各市区体校、社会俱乐部输送后备人才奖励办法,调动基层单位和教练员的积极性。创造条件鼓励支持退役运动员到市区带队任教,协助基层解决师资力量缺乏的难题。加强对基层体校和俱乐部教练员的系统培训培养,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建立业务培训考核档案,提升选材和执教水平。人才引进方面:加强同先进省份的交流合作,通过引进优秀人才,壮大现有队伍和后备梯队力量。夯实项目发展基础,十五运会周期引进人才组建蹦床青年队。体教融合方面:认真贯彻落实“体教融合”国家战略,加大力度促进项目进校园,以培训和竞赛为抓手,扩大后备人才选材面。继续发挥省青少年体校的人才培养纽带作用,加强共建,明确职责,深化指导,加大考核,提高优质人才输送率。2022年,站在新的奋斗起点、踏上新的赶考之路,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省体操中心将全面贯彻落实全省体育局长会议精神,结合省体育局制定的“十四五”规划要求,坚持“三零、五带、七抓”的工作标准,确保在支部建设、备战训练、政务管理、基层梯队、后勤保障、协会推广等方面再上新台阶,加快谱写陕西体操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实干实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