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安康市供销合作社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全市合作经济发展提供服务。本区域内供销系统工作行业管理、政策协调、资产监管、教育培训。 | |
住所 | 安康市汉滨区西大街11号 | |
法定代表人 | 蒋平 | |
开办资金 | 44.5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安康市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1.76万元 | 39.88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安康市供销合作社.公益 | 从业人数 1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安康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是着力推动合作经济稳中快进。积极应对宏观经济下行和疫情冲击双重压力,抢抓扩大有效投资、畅通国内大循环政策机遇,探索业态创新、服务创新、融合创新,推动组织体系、经营体系、服务体系扩面提质增效,项目支撑显著增强,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增长潜力稳步释放,实现了稳中快进、进中提质。二是着力深化基层组织建设。统筹推进“基层组织提升”“中心基层社打造”“供销进千村”三大工程,构建起以县级供销社为主导,中心基层社为引领,镇级基层社为骨干,村级基层社、综合服务社、专业合作社为支撑的基层组织新发展格局。三是着力壮大产业服务体系。以“产业项目建设年”为动力,壮大以产业联合社为支撑、产业联盟为纽带、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为引领的“5+X”产业服务体系。四是着力增强流通服务功能。积极克服疫情不利影响,持续推动富硒农产品“五进”,达成“三年百市百店千点”招商推介目标,拓展供销电商体系,健全分拣加工和冷链物流体系,进一步畅通了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初一公里”。五是着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围绕谁来种地、地怎么种,拓展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发挥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持续推进“有机农资进百园”“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稳步构建供销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六是着力带动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搭建综合合作平台和协同服务体系,创新构建社有集体经济同农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新格局,迈出了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新步伐。七是着力推进“一企一策”“一企两制”改革。围绕“社有企业突破年”,深化“一企一策”“一企两制”改革,推动社有企业回归经营本位、参与市场竞争、融入产业发展,进一步增强企业内生发展动能。八是着力做好抗疫保供。与农商行联手抗疫保供,为保障疫情期间民生物资供应注入强劲动力;发扬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抗疫精神,组织供销企业北上援送粮油蔬果等生活物资,再次彰显了党领导下的合作经济组织的应有担当。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是合作经济稳中快进。系统购进、销售、利润、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分别增长51.37%、53.94%、78.56%、12.39%、14.16%,稳居全省第一方阵。二是基层组织新发展格局全面构建。在全省率先建成中心基层社试点10个,改造提升基层社30个,拓展村级供销社30个、综合服务社529个,新发展社员2.25万人,成功创建国家级示范社6个,省级示范社7个、省级标杆社4个,打造市级示范社10个、市级标杆社10个,县级示范社27个、县级标杆社31个。三是产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壮大。巩固提升产业联盟21个、产业联合社10个,领办创办产业合作社59个、产业联合社8个,培育打造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0个;争取省级“新网工程”项目资金489万元,实际引进内资5.66亿元、利用外资136.95万美元,实施并完成富硒产业项目投资8000万元,汉阴供销北门商贸市场建设项目、宁陕鲜食糯玉米全产业链示范建设项目等一批旗舰项目陆续落地,为进一步推动供销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四是流通服务功能显著增强。牵头举办市级重大展销推介活动11场次,新建重点城市农产品直营店42个、营销点351个,供销富硒农产品营销网络实现全国重点城市全覆盖;新建“千村千处”供销电商网点91个,供销电商体系实现全市重点行政村全覆盖,直播带货拉动销售近2000万元,“832平台”累计交易额逼近2亿大关,农产品电商年销售额达到11.72亿元;组建农产品分拣加工中心14个,建成冷链库89个、库容3.23万立方米、年存量9万余吨,增配冷藏车辆40余台。五是农业社会化服务蓬勃发展。新建农业生产服务中心55个、庄稼医院177个,发展土地托管服务主体114个,扩大土地托管面积7.5万亩,开展土地托管、代耕代种、配方施肥、农机作业等社会化服务42.2万亩次,服务带动农户5.9万户,开展农技培训2.5万人次,助农增收2.2亿元;组织供应肥料23.71万吨、农膜192.8吨、农药100吨;新建再生资源回收站点57个,回收销售废旧物资1034万元。六是创新带动农村集体经济迈出新步伐。引入并带动60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增收30万元。七是“一企一策”“一企两制”改革取得新进展俏安康、特安康、蜂栖安康、赏安康等自主品牌逐步打开市场,“俏安康”核桃产品相继荣获广州森交会、上海森博会“金奖”。八是抗疫保供彰显供销担当。与农商行签订合作协议11份,达成专项授信17.4亿元,落实专项贷款5700万元,组织供销企业北上西安援送粮油蔬果等生活物资200余吨。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综合改革进展仍不平衡,县域间差距依然明显;二是地市横向对比维度下的经济体量仍然偏小;三是社有企业改革仍显滞后,市场化改革尚不彻底,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掣肘和包狱依然沉重;四是一些干部职工的能力本领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二)改进措施:一是持续深化综合改革;二是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合作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三是加快推进“一企一策”“一企两制”改革;四是加大人才培养孵化力度。四、下一步工作思路。紧紧围绕服务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积极顺应新发展阶段,深入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聚力应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和新冠疫情冲击,坚持发展为要、改革创新,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紧紧围绕“深化产业项目建设年”、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五个跃进”“四个转变”,力争供销基层组织体系、五大产业供销联合体系、供销电商体系、供销营销体系“四个全覆盖”,推动合作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上取得新突破新进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1年度全省供销系统综合业绩考核一等奖第一名、全省供销系统信息宣传先进单位、全省供销系统财务工作优胜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