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阳区> 榆林市榆阳区旅游服务中心

榆林市榆阳区旅游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23 15:20
单位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旅游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促进旅游事业发展提供服务保障。旅游新媒体宣传营销信息平台的建设、运行与维护旅游数据统计收集和分析监测旅游景点的创星评级和品牌创建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受理旅游服务热线投诉举报工作旅游安全综合协调工作旅游相关活动联络、服务和协调
住所 榆阳区上郡中路61号
法定代表人 霍海鹏
开办资金 4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榆阳区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2.92万元 48.94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旅游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榆阳区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业务活动情况总结如下:一、开展的业务活动(一)亮点工作1、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一是组织专业人员对《榆阳区全域旅游总体规划》进行全面修改升级,于六月初召开规划评审会并顺利通过专家评审。二是调整制定了《全域旅游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并印发了《榆阳区2021年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部门工作任务分解落实方案》,协助主管局顺利召开了我区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推进会和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业务培训会。三是于三月底组织召开榆阳区旅游协会第一次全体代表大会,成立“榆阳区旅游协会”。四是完成全区旅游智慧平台建设。借助榆阳智慧城市建设平台,深入调研,在榆林汽车南站旅游集散中心选址,建成榆阳区全域智慧旅游指挥中心,并投入运行。五是以我中心业务干部为主体,成立了全域旅游创建小组,严格对标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8大项52小项验收标准和7项扣分项,耗时2个多月,形成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申报软件资料,准时按规范上报。协助主管局成功创建省级旅游示范区。2、榆阳区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建成使用。一是建成全市功能最大的一级旅游集散中心。六月份启动了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工程。通过考察学习耀州区、石泉县、汉台区集散中心建设,与恒泰集团对接合作,确定了汽车南站为集散中心建设地,并迅速参与立项、设计、审计、招投标工作,于11月初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二是建成两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经过调研走访,确定了汽车北站和火车站两处咨询点,迅速完成了设计方案及预算,完成招标工作,并指导施工,于11月底建成并投入使用。3、全面建成全域旅游标识系统。以中心干部为主体成立工作小组,参照全区旅游线路,组织设计团队,用时十五天实地调研,确定了旅游标识牌在城区、国道、高速及交通要道、客运集散区、旅游景区景点的分布和数量,编制了全域旅游标识系统设计方案及预算,目前共协调安装全域旅游全景图26块,标识导视牌85块,全部安装完成,为游客出行提供了便捷的导览服务。4、旅游厕所建设稳步推进。参照旅游厕所建设标准和管理办法,在全省厕所管理平台系统录入全区旅游厕所建设情况,根据建设水平和等级分类,组织人员实地勘验检查,确定了18家需要建设和改造的旅游厕所,编制预算对需要提升的厕所进行维修改造。全年完成全域旅游创建厕所改造项目8处,新建青云山景区、三道河则、治沙连等厕所6处。5、创新打造五条旅游精品线路。4月份,我中心召集榆阳区旅行社企业负责人召开“榆阳区五条旅游路线整合方案”座谈会,对线路的打造和推广进行初步探讨,并面向全域景区景点实地进行踩线,初步形成了三鱼线美丽田园近郊游、长城边塞风情游、乡村戏水亲子游、大漠风情游、历史文化名城游五条线路,并通过交通部门审批。(二)高质量完成旅游行业创建工作1、完成A级景区提升创建。切实推进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麻黄梁国家地质公园4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年初向景区印发了国家A级景区质量验收标准,督促景区逐步完善软件资料和硬件设施,同时全段跟进旅游A级景区创建指导服务,完善了景区设施和创建资料整理工作,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成功创建成为国家AAAA级景区。对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要求,提升完善了青云山景区的标识导视系统建设及智慧旅游平台建设等工作,将根据主管局安排推进创建工作。2、大力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引导消费升级。一是加快乡村旅游示范村镇创建。鼓励各乡镇积极创建乡村旅游示范村、旅游特色名镇,不断提高乡村旅游发展品质。今年,根据全市下达的创建指标,积极协调对接,成功创建古塔镇、赵家峁村、郑家川村为市级旅游示范村。二是推动星级农家乐评定提升。制定了《关于开展榆阳区2021年度星级农家乐评定工作的通知》,建立农家乐台账,并对申报星级农家乐、星级饭店企业进行资料收集、协助主管局组织专家进行实地验收。最终评定四星级农家乐3家,三星级农家乐4家,二星级农家乐2家;三星级饭店2家。截至目前,我区已经有27家星级农家乐。三是推动民宿发展,提高旅游接待能力。组织工作小组深入实地调研,征集了八家具备旅游民宿发展潜力的实体,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整理评定文字档案,目前,经主管局评定验收,成功创建二星级旅游民宿1家、三星级旅游民宿7家,大大提升了我区旅游接待能力。(三)强化行业整治提升旅游品质加强行业监管,优化旅游环境。坚持不懈做好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制定各类考核细则,加大对景区、旅行社、星级饭店、农家乐的动态监管力度;成立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安全职责,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督促景区制定安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救援小组;开展“清浊行动”、“防汛抗旱检查”、“平安景区建设”、“扫黑除恶排查”、“涉旅企业疫情防控检查”、“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涉旅企业燃气安全检查”、“A级景区质量标准复核检查”、“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检查”等检查,以及在景区大型活动、元旦、春节、清明、五一、国庆黄金周等关键时间点,对涉旅企业进行安全检,累计出动检查人员251人次,检查景区(点)45次,旅行社9次,星级饭店8次,农家乐8次,发现隐患95条,整改率92%。对全域旅游验收检查中问题较多的圣都乐园、夫子庙文化旅游街区进行约谈,将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白舍牛滩景区移交执法部门处理。(四)创新行业培训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今年10月开展了旅游从业人员培训。采取“走出去”培训模式,带领榆阳区各景区专职讲解员和导游人员赴铜川照金进行为期5天的专业技能培训,接受红色革命文化教育。培训后现场举办第五届“大美榆阳”杯导游大赛,通过激烈的比赛评选出具有较高服务水准、过硬业务知识、良好职业道德、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深受旅游者喜爱的品牌导游(讲解员),逐步提升讲解员素质,为我区的旅游服务水平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效今年以来,我中心在区委、区政府和主管局的正确领导和科学指导下,以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主线,以党建为引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断推动景区创建提升,加强行业监管,创新旅游宣传,全区旅游业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今年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截止11月底,全区旅游接待人数877.1万人次,同比增长4.7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256亿元,同比增长1.08%。很好的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三、存在的问题。(一)客源市场开发不够一是受疫情影响,旅游周期明显下降,旅游业收入骤减,旅游行业人才流失严重,旅行社大量关闭,景区收入下降,疫情防控压力增大。二是部分景区项目建设同质化严重,游客数量下降。已建成的白舍牛滩、赵家峁、红石桥乐沙戏水亲子类活动项目雷同,缺乏创新。(二)接待服务不完善,景区运营举步维艰前期由政府主导的部分景区后期缺乏运营机构,接待能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完善,发展动力不足,景区维护、改造缺乏资金来源,导致旅游标识系统老旧、游客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不足、旅游厕所设施不完善等。(三)部分A级景区管理体制不健全,规范性不强部分A级景区缺乏完整的应急预案、救援设备、消防设备;特种设备审批手续不齐全,各类管理制度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强提升。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规范行业管理通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强化行业监管和统筹指导职能;定期开展行业检查,对旅游企业情况问诊把脉。发挥企业与政府合作动能,对接企业需求与政府资源,落实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企业运作模式。指导制定全区涉旅企业应急安全预案,安全监管保持高压态势,加强敏感时期、重大活动、重点景区的安全监管工作;抓好夏季防汛、秋冬防火、隐患排查等专项检查,督促企业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大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力度,持续开展安全宣传和应急演练,全力确保旅游安全“零事故”,旅游市场平稳有序。(二)完善基础设施对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标准,指导A级景区创建,星级农家乐、民宿评定,以及星级厕所、研学基地建设等工作;持续规范提升旅游交通导示牌,公路指示牌,指导督促景区完善提升旅游厕所功能和标识系统,景区(点)旅游标识标志系统等;完善景区智慧旅游、生态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配套设施等。(三)提升服务质量邀请旅行社认领榆阳旅游精品线路,用好奖励扶持政策鼓励和调动旅行社开展地接业务;加快A级景区、旅游示范村、星级饭店、星级农家乐、研学旅行基地创建进程,积极引导产业健康发展;严格要求涉旅企业加强服务质量,提升游客满意度。(四)深化创文工作和扫黑行动一是加强对旅游企业开展文明旅游活动的督促检查,督促其改进服务水平,严查黑旅行社、黑车私自载客,无照经营、黑导游无证上岗,强制消费、黑购物点天价消费等现象。二是在景区、旅行社日常监管和安全检查专项行动中大力宣传扫黑除恶的相关法律法规,在旅游行业形成上下一体、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法治宣传工作格局。(五)加强旅游人才建设继续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加强旅游管理人员、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力度,开设旅游专题培训班,举办旅游服务管理培训、旅游安全培训、讲解员培训等,进一步推动旅游人才建设,提高涉旅人员业务素养。(六)强化旅游宣传营销充分利用各类媒介,微信公众号推广、抖音、快手等,坚持正面引导,加强典型宣传,优化特色旅游线路,提供代表我区亮点资源的优质素材,采取走出去举办推介活动、请进来体验观光踏线等形式进行重点宣传营销。(七)切实加强党建工作持续做好纪律作风整顿工作,开展党员干部集中学习活动,不断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不断吸收新的党员,增加党支部活力,争创星级党支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