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咸阳仲裁委员会办公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有效化解商事纠纷。依法仲裁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 | |
住所 | 咸阳市中华西路 | |
法定代表人 | 贺昭 | |
开办资金 | 23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咸阳市司法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33万元 | 200万元 | |
网上名称 | 咸阳仲裁委员会.公益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0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1年业务开展情况(一)仲裁案件办理情况2021年共接待来访群众咨询350余人次,电话咨询900余人次。全年共受理案件498件,较2020年同比增长6.18%;全年案件标的共计96169万元,同比增长49.48%。在受理的案件中,建设工程合同纠纷52件,标的额35663.74万元;金融合同纠纷44件,标的额5905.32万元。房地产合同(包括房屋认购合同、存量房买卖合同、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194件,标的额1891.85万元;买卖合同纠纷127件,标的额为36241.28万元;租赁合同纠纷24件,标的额为2776.99万元;股权转让合同纠纷1件,标的额4241.9万元;保险合同纠纷1件,标的额12.6万元;物业合同纠纷7件,标的额61.11万元;知识产权合同纠纷4件,标的额70.05万元,其他类型合同纠纷44件,标的额9304.16万元。2021年全年开庭427次,共办结案件417件(含往年受理案件198件),其中裁决218件,占52.3%;调解91件,占21.8%;撤回108件,占25.9%,案件质量稳步提升。全年没有一起案件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销和不予执行,较好的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建设和谐社会、多元化解社会矛盾以及咸阳市场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二)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宣传仲裁法律制度上半年我办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先后赴赵梦桃纪念馆、泾阳安吴青训班、富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践行仲裁为民服务理念”主题党日活动。并组织人员积极参加市司法局组织的各项宣传活动,3月5日参加“共建法治咸阳共享公平正义”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3月8日参加“建设法治咸阳巾帼在行动”主题活动;3月15日参加“学党史践行动”法治宣传主题活动;4月15日参加“国家安全日”法治宣传主题活动;12月4日参加“12.4国家宪法宣传日活动”。同时赴陕西建工第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铁一局集团新运工程有限公司及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咸阳中心支公司开展“仲裁法律服务进企业”普法宣传活动,通过此次宣传活动为企业和咸阳仲裁委员会建立一个联系的桥梁,建设一个服务的平台,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仲裁工作的满意度和认同感。下半年为继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地见效,我办组织人员前往中华小区社区开展“送法进社区”普法宣传活动,在普及基础法律知识的同时,也鼓励引导广大群众遵守法律法规,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并先后赴陕西咸通律师事务所、陕西荣功律师事务所及陕西培爱律师事务所围绕完善仲裁法律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以及如何更好地推行仲裁法律制度服务于市场经济等问题开展座谈会,倾听法律专业人士对仲裁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肯定成绩,认识差距。下一步我们将与仲裁员及其他法律从业者和社会各界人士携手并肩,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专业的仲裁服务和坚实的法治保障,为咸阳仲裁事业发展一路向阳,做出新的应有的贡献。同时为进一步开展“为群众办实事送法进基层”活动,并加强市县两级仲裁业务交流,推动仲裁事业发展,提升人民群众对仲裁的知晓率和认知度,赴泾阳、兴平、淳化、三原、乾县等县市开展仲裁联络站工作汇报座谈会。(三)加强仲裁员队伍建设今年来我们通过线上线下两种形式举办了仲裁实务暨合同编理解与适用培训班。线上通过钉钉直播在线授课的形式由北京仲裁委员会副主任王红松主讲课程主题为仲裁实务,参与人数为50余人;线下全体工作人员与部分仲裁员在我办多功能会议室以集中上课形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朱广新主讲课程主题为《民法典》合同编通则理解与适用,参与人数为30余人。培训班对仲裁业务相关知识进行了解读,并结合仲裁案例,分享了仲裁立案与办案阶段的实务要点。同时详细介绍了《民法典》合同编的重要性、概念与适用范围,解释分析了债权转让以及违约责任等一些热点难点问题。通过课程学习不断提高仲裁员及仲裁办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办案水平和仲裁公信力。(四)机关建设方面情况全年来积极落实市局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我单位制定了具体的疫情防控措施。从购置防控物资、办公区域的卫生消杀到来访当事人的登记、佩戴口罩和体温检测都严格执行疫情防控相关制度。今年10月起,根据市局安排我委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每天安排人员对我单位包抓路段进行创文志愿者活动,12月底,安排人员落实市局疫情防控巡查志愿服务工作。二、取得的社会及经济效益。民商事仲裁制度,是国际通行的解决民商事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重要法律途径,具有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愿、约定管辖、专家断案、公正高效、保密性强、一裁终局和成本低廉等独特优势。仲裁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仲裁法律制度的不断推广和普及,近年来我会受理案件数量不断增长。运用仲裁法律制度化解了一大批商事纠纷,为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充分发挥仲裁在解决民商事争议、化解社会矛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优化我市投资发展环境、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存在的问题。2021年的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有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如仲裁案件类型还比较单一,仲裁案件审理期限还比较缓慢等,这些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努力加以改进。2022年我们还要进一步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和仲裁员的政治思想水平和专业工作能力,坚持政治学习业务学习不间断。继续做好仲裁案件的受理、承办工作,严格遵守仲裁程序、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公平公正认定事实、正确适用法律法规,确保每一个案件都能经得起社会和法律的监督检验。四、改进措施。(一)、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拓展案源。咸阳仲裁虽然成立较早,但社会各界,包括政府部门了解的并不多,企业知道的就更少。针对这种情况,本会将积极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进行宣传,同时,还要与有关部门联合宣传仲裁的相关知识,印发宣传资料。下年度我会计划与工商、建设、银行、保险、房地产、民营企业协会等机关单位及行业协会联系,介绍、宣传仲裁委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引导相关行业协会在本行业推荐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二)、强化队伍管理,打造精干的仲裁员队伍。新一届仲裁委聘任的仲裁员从总体来看学历高、综合素质强,具有年轻化、专业化的特点。下年度我会将根据仲裁的特点,重点对新聘仲裁员进行了廉洁教育、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教育。(三)、提高办案质量,树立咸阳仲裁形象。案件质量是仲裁工作的生命线。对于提交到我委仲裁的案件,无论标的大小,我们都一视同仁。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求仲裁员严格按案件流程办事,庭前熟悉案情,庭后认真合议;其次,工作人员对案件文书进行审核,必须确保每个案件做到说理透彻,适用法律正确,实体处理恰当;最后,在文书发出前,办公室工作人员还必须反复校对,不允许有丝毫的差错。通过严格的流程管理,做到了当事人赢的明明白白,输的心服口服,充分体现了仲裁“独立、公正、廉洁、高效”的宗旨,树立咸阳仲裁的良好形象。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继续加强仲裁工作人员及仲裁员队伍建设。一方面注重全体工作人员政治理论学习,坚持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另一方面加强工作人员和仲裁员业务学习,采取集中培训和业务进修等方式,不断提高仲裁从业人员业务水平。(二)加大仲裁法律制度的宣传和推行工作,下大力气采取多种方式方法不断推行仲裁法律制度,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市场经济主体的仲裁法律意识,让更多的人、企业单位了解仲裁优势、选择仲裁,并运用仲裁方式化解各类民商事纠纷和其他财产纠纷。一要充分发挥仲裁员和仲裁联络站的作用,提高商事合同仲裁约定率;二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进行宣传,开辟专栏解析典型案件;三要深入企事业单位等进行仲裁法律知识的宣传,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专项宣传推荐活动。要通过组织不同形式的座谈会、仲裁知识讲座、研讨会等,使各市场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知仲裁、懂仲裁、信仲裁、用仲裁,努力营造有利于仲裁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三)努力提高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严格落实我会仲裁规则、仲裁员守则和仲裁秘书管理办法,加快制定仲裁员和仲裁秘书年度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用制度约束行为,确保案件办理公正高效,切实维护仲裁的信誉,不断提升仲裁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四)强化机构建设,进一步提升仲裁法律服务水平。特别要加强和改进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把管理规范化作为提升工作质量的重要方面来抓。要强化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在工作中处处高标准、严要求。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