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合阳县> 合阳县政务服务中心

合阳县政务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23 09:30
单位名称 合阳县政务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热情周到、便民公开、廉洁高效。业务范围:落实进驻便民中心的单位,确定审批和服务事项,做好办理事项的组织协调、监督管理和指导服务,受理相关投诉和举报,做好进驻部门和办理事项的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做好办理事项的政务公开和便民中心信息化建设工作,做好进驻单位和工作人员的管理和日常考核,做好镇村便民服务机构建设的协调、指导。
住所 合阳县凤凰西路住建局楼下一楼大厅
法定代表人 张雪艳
开办资金 136.64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合阳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68万元 0.5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加强窗口优化整合,最大程度提升办事效率。一是设置全域通办综合受理窗口、一件事一次办综合受理窗口,实行“一个窗口受理、审核一次告知、承诺一步到位、后台专职审批、最终统一出件,全程无偿代办”的服务模式,全过程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二是根据省市统一要求,我们积极与软件公司对接,与市中心沟通,完成线上线下新版事项库已与切换工作,协调各相关单位,对陕西省政务服务事项中控平台事项进行完善,34个部门严格按照《办事指南审核要点》对1803项政务服务事项要素开展自查整改工作。各相关部门通过对各自事项梳理和流程优化,梳理出涉及27个部门613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可实现网办606项,审批服务事项可网办率达98.68%;三是梳理公布了合阳县“最多跑一次”高频事项200项,做到了“进驻到位、授权到位,监督到位”,确保“一网通办”工作顺利实施。(二)注重升级改造,提升镇村便民服务。各街镇根据自身实际,转变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办事。一是按照全市统一要求,将镇村便民服务场所统一命名为“XX镇(街道办事处)便民服务站”、“XX村(社区)便民服务室”,统一了形象标识,提升了服务水平;二是12个镇(街道)、223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点基本信息在高德、腾讯、百度等地图中标注,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能力和工作效率;三是按照《关于进一步提升镇村便民服务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开展了镇村便民服务规范化建设工作,我县12个镇(街)按照“场所规范、设施规范、队伍规范、内容规范、流程规范、管理规范”的“六规范”要求进行规范提升,223个村(社区)按照代办场所规范、代办队伍规范、代办程序规范、代办机制规范的“四规范”要求进行了建设提升,实现了“县统办、镇承办、村代办”的三级便民服务模式;四是12个镇(街)便民服务站设施配置、人员配备、服务标准及制度建设基本达到省市关于便民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要求,村级便民服务室完成规范化建设,各镇(街)便民服务站内按照“5+X”模式统一设置6个服务窗口:党政综合、农业计生、民政军人事务、国土城建、惠农服务+其他服务,12个镇(街)共有215个村级便民服务室,8个城市社区,实现便民服务网点实体全覆盖;五是73项小微权力清单进驻村(社区)便民服务室并予以公布。(三)坚持学习交流,创新便民服务模式。结合中心实际,围绕政务服务、行政审批等工作,我们积极与山西临猗、白水县、澄城县、华阴市交流学习,按照“用心学、细心看、虚心问”的要求,在学习中找差距,在观摩中寻不足,将学习成果融入到具体工作之中,不断转变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机制,细化便民措施,打造政务服务工作亮点,周边县市曾先后来中心参观学习5次,交流学习经验,相互取长补短。接受各级领导考察调研37次,为我县政务服务工作了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为树立一流政务服务新形象夯基垒台。(四)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效能。一是开展“六办三免”服务。即帮办、代办、容缺办、延时办、预约办、上门办和免费邮寄、免费印章刻制、免费复印等服务,方便群众办事。今年以来中心共提供帮办服务11000人次以上,为企业、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提供代办服务900余次,预约办件1300余件,容缺受理30余件,上门服务45件,免费邮寄增值税发票430件,免费刻制公章400余套,免费复印办事资料130500多页;二是开展春节预约服务和税务不打烊服务。春节假期间,为方便群众办事,中心针对户籍、身份证、准迁证等办事群众较多的业务实行预约服务,公布预约咨询电话;对水电气等业务提倡网上缴费,公布相关业务办理二维码;税务业务开展春节不打烊服务,确保企业群众办事畅通;三是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业务办理的通知》,完善受理通知单、一次性补正补齐通知单、退件通知单、事项服务指南和一次性告知清单,助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2021年累计办件68494件,平均日办件量200件以上,及时办结率100%,镇村累计为群众代办、办理事项14万余件,不断借鉴学习、完善提升,加快推进了县镇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初步实现了服务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县镇村三级联动,收到了集中便民、快捷便民、阳光便民的良好效果。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在具体工作中主要存在问题为:一是部个别窗口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欠缺,对待办事群众态度不热情,对所办业务流程不熟悉,不能达到一口清,影响了服务质量;二是街镇因人员紧缺,而且大多数工作人员都有包村任务,街镇工作又比较繁杂,部分街镇便民服务大厅工作人员同时承担其他工作任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务质量。三是市县一网通办平台对接工作进度有待进一步加快。下一步,我们将强化培训与管理,提高服务能力与水平;加大对镇村便民服务站(室)的指导与考核,提升服务质量;就一网通办工作加强与上级部门和兄弟县市的交流对接,提高服务便利度。四、下年工作计划(一)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实现一网通办。一是加快一网通办平台对接。二是进一步对微信公众号的版块内容进行编辑、整合和充实。三是推进“跨省通办”改革严格落实黄河金三角地区区域通办框架协议及中省确定的跨省通办、全省通办事项。(二)提高镇村政务服务水平,推进全县政务服务工作标准化。一是镇级便民服务站通过制度建设标准化、队伍建设标准化、事项管理标准化、服务规范标准化建设。二是积极开展调研,及时掌握了解镇(街)便民服务站(室)发展状况,加强指导,建立完善镇级政务服务事项动态管理机制,编制标准的、统一的《办事指南》和《一次性告知清单》;三是推进政务服务队伍建设、事项管理、服务规范,建成标准统一、运行高效、上下联动、服务一体的县镇村三级全覆盖政务服务标准化体系,打造群众办事“十五分钟便民服务圈”,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建立健全管理监督机制,加强窗口人员日常管理。一是强化窗口人员培训教育,坚持每月召开首席代表会议,开展互动交流,共商解决办法;不定期举办窗口工作人员培训会,对窗口工作人员进行政务礼仪、标准化、“互联网+政务”等方面的培训学习,全面提升窗口人员的服务意识、纪律意识;充分发挥党支部等组织作用,举办各类文体活动,增强窗口工作人员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二是强化窗口作风建设,完善修订窗口各项考核管理制度,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办不成书面说明制、容缺受理制等五项窗口管理制度,坚持每月向窗口单位反馈工作动态,坚持周、月、季度服务之星、党员示范岗、先进单位的评选工作,营造人人争当文明服务标兵的氛围;三是继续实施《关于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提高政务服务工作水平的实施方案》,通过实体大厅“一次一评”、政务服务网“一事一评”、社会各界点评、第三方“监督查评”、12345政府服务热线回访等方式,建立政务服务绩效由企业和群众来评判的“好差评”制度,倒逼工作改进、服务提升。(四)严格管理考核,推动三级便民服务取得实效。进一步细化完善《合阳县县镇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考核管理办法》,严格贯彻执行《考核办法》,加强对部门、镇村的便民工作考核,对审批事项进驻不全面的,对其单位主要领导进行约谈,确保事项进驻到位,授权到位,监管到位;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做好与各窗口职能部门的沟通联系工作,及时协调解决窗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做好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和日常维护管理,强化对所有进驻事项事前、事中监管,对事项进行全程跟踪、督查、考核,避免出现红黄牌现象;同时,将视频监控平台与日常巡查相结合;积极联系有关部门将窗口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划归中心考核,增加县镇村便民服务工作在年度目标考核分值的比重,将监督考评结果与绩效奖惩挂钩,以考核强化工作执行,促进服务提升。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被合阳县共青团委评为“合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2、被中共合阳县委、合阳县人民政府评为“文明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