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市临渭区辛市镇初级中学

渭南市临渭区辛市镇初级中学

发布时间: 2022-03-23 08:57
单位名称 渭南市临渭区辛市镇初级中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学历教育。
住所 渭南市临渭区辛市镇辛市村
法定代表人 李长青
开办资金 1667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62万元 600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学校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规范使用印章、证书,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为了全面推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学校的目标,我校在管理工作中重点做好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以制度建设带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先后建立健全了《教职工量化考评方案》、《教职工绩效考核方案》、《师德考评制度》、《校本研修制度》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了文明、和谐校园的发展,树立了“求真务实”的校风和“勤于探索、锐意创新”的教风。为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努力搞好两支队伍建设。“干部队伍素质”关乎团结协作、共谋发展的大计,我们坚持每周一次“校长办公会”,校委会一班人共同商讨、处理学校大事,共同谋求学校发展大计,加强了中层领导的责任意识,提高了中层领导的管理水平。3、加强了民主制度建设。学校工会和教代会承担着监督管理的职责,学校政务、财务工作坚持群众大会通过制和教代会通过制,坚持政务、财务两公开,坚持以人为本的民主管理,让广大教师知晓学校财务支出情况,促进了党、政、群之间的和谐,加强了我校全员凝聚力,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我校教学质量不断迈上新台阶。二、社会效益情况学校办学取得明显的效益,特别是师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环保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我校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学风、考风,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广大家长的高度欢迎。1、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级管理网络。学校成立了由校长、政教主任、班主任组成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聘请了法制副校长,加强了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了广大师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通过“家长学校”,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在学生中树立了正确的荣辱观。2、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建立了《班级量化考评方案》实行班级周考核制度。要求开学初学校与班主任,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提高了班级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加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习素养。3、积极完善学生的养成教育,通过“校园广播之声”和“国旗下讲话”规范学生的文明行为;通过《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强化学生的习惯养成。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教研教改力度不够,成效不显著。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进一步加强教研教改活动。建立完善了教研组校本教研制度,集体备课制度,使说课、评课规范有序。每个教师有针对性的写好教学反思和教研日志,深入研究教材教法、探讨交流课改经验等。学校安排专人不定期抽查,并按照检查结果记入量化考评。2、再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督导、检查工作。每学期,由教导处组织落实5次备课作业检查,规范教师的作业布置次数和作业量。从根本上尽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向课堂教学要成效。3、再进一步明确成绩管理的目标、职责,使学校各项工作目标在过程中一步步落实到位。发扬管理中的民主,及时调整阶段目标和策略,使学校各项工作走上科学化、内涵化发展。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全面落实教学课程计划,本学期努力从“两手抓,两立足”为突破口,构建精讲多练的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以学生学习效率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努力抓好预习笔记和纠错本的应用,更要把学法指导渗透到教学全过程之中,促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活泼,学的得法。2、抓教学常规管理。加强对教研活动和群众备课的指导,保证充足的活动时间以提高效率。严格课堂教学常规管理,提高备课、听课、批改作业等常规检查的实效。3、抓教学质量监控。抓落实教学质量检测以及毕业年级的质量检测。组织学生进行阶段性复习总结。抓分析评价,组织好教学质量分析,并提出指导性中考信息的采集和整理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意见。4、抓教学研究。加强对如何提高群众备课的效率的研究。加强对如何提高校内教研组活动的实效性的研究。加强对作业精选布置、批改、反馈的研究与监控。5、实施青年教师培养工程,透过学习、实践、研讨等形式,不断发现能人,培养能人,鼓励能人,搭建平台,训练培养一批青年教师,使其牢固树立名师意识,打造名师带名校效应。6、加强艺体卫工作,继续做好兴趣小组工作,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全校师生同心同德,全力以赴,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艰苦奋斗、辛勤耕耘,就一定会提高办学水平,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1年度我校被陕西省“316工程”素质教育暨质量提升优秀学校,渭南市节水型校园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