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陕西省> 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陕西省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

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陕西省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22 16:49
单位名称 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陕西省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技术监督提供信息与技术服务。国内外标准资料的收集、加工与咨询服务,标准化科研、服务及标准制修订;全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库相关工作;全省商品条码系统成员的注册、变更、续展和注销;全省质监系统信息化建设、管理及信息发布;标准质量图书报刊(涉及到资质许可的,以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准的业务范围为主)。
住所 西安市咸宁西路30号
法定代表人 支良生
开办资金 1406.5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51.4万元 1396.7万元
网上名称 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 从业人数  7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我院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在省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全院干部职工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任务指标。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2021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一)突出重点,标准化工作成绩斐然1、标准化科研稳步推进,团队科研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近年来,我院高度重视科研工作,通过标准化科研项目历练团队、提升能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有三项科研项目按计划稳步推进。一是总局科技计划项目《汽车销售业信用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已研究形成了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组织对20家汽车销售企业进行了测试,形成了测试报告20份。二是省局科技计划项目《标准化实施动力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课题顺利推进。三是与省地震局联合申报的《地震小区划数据库建设规范》地方标准,已完成了修订工作,并形成了送审稿。2、标准化服务有序开展,标准助推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彰显2021年,主要为8个项目提供了标准化服务。一是曲江新区政务服务国家级标准化试点技术咨询项目。二是陇县劳动就业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咨询项目。三是陇县国家级奶山羊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创建咨询项目。四是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标准化建设咨询项目。五是宝鸡儿童福利院标准化试点创建咨询项目。六是曲江会议中心标准体系建设项目。七是咸阳大石头村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项目。八是杨凌王上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标准化试点项目。3、技术机构作用发挥明显,为省局提供标准技术支撑的效能进一步增强我院以服务省局重点工作为己任,积极为省局标准化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一是做好陕西省地方标准立项审核与标准报批技术审查工作。完成了418项申请项目审查,形成了审查结论与建议,并于5月份下发了年度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与此同时,按要求完成了90余项地方标准报批稿的文本校核任务。二是开展企业标准“领跑者”工作。完成了工业产品领域《中量元素水溶肥料》11项企业标准、《洗手液》12项企业标准和《聚乙烯树脂》5项企业产品标准和养老机构生活照料18家服务标准技术指标评估方案编制和技术指标的评估工作。三是开展企业标准监督检查工作。按照省局双随机一公开要求,完成了企业标准监督抽查,全年共出具抽查报告400余份,为50多家企业提出了企业标准完善建议。四是食品小作坊监督管理办法修订及配套标准编制工作。受省局食品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处委托,完成了《食品小作坊监督管理办法》修订及《示范食品小作坊评定规范》和《食品小作坊集中园区建设规范》两项标准的制定工作。(二)整体推进,各项业务工作稳步发展1、条码中心按照国家中心下达的任务稳步推进。目前,已完成系统成员注册1090家,续展1476家。为系统成员提供规范化、标准化的商品全量数据采集服务,完成了2700个商品的源数据采集工作,有效提升了商品信息数据质量。2、代码中心今年已接收、校核数据450万余条,发现问题数据2099条,其中重复赋码847条,一码多赋1096条,错码156条。3、《陕西质量之光》杂志先后围绕“服务新发展实现新作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强化责任担当”、“尚俭崇信守护阳光下的盘中餐”、“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矢志不渝追赶超越”等主题进行组稿,全方位报道了省局工作动态,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还积极配合省局重大时间节点的新闻宣传策划活动,在省局新闻宣传队伍构建,融媒体中心建立、抖音平台建设、微信平台推广、新闻宣传成果展示等方面,为省局出谋划策,赢得了主管部门的认可。4、声像中心全年为省局公益拍摄162天252人次;拍摄陕西市场监管新闻宣传视频素材6300多分钟;制成《陕西市场监督管理声像资料数据库》1600多分钟;制作《陕西市场监管》视频新闻34辑。拍摄的新闻照片被省局网站和公众号采用220余幅。及时拍摄报道了上级领导到省局的调研活动和省局重大活动。5、信息中心主要完成了三项工作。一是省局在用业务信息系统迁移工作。二是省局直属单位站群集约化改造工作。三是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6、汽车争议中心为全省各地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车主开展三包争议法规和汽车质量知识咨询770余起;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相关三包法规与汽车质量知识解读161条。二、亮点工作和突出成效(一)标准化基础服务成效显著今年以来,我院标准馆向社会提供标准信息咨询服务达1万余人次,检索标准数据信息1.5万余条,出具标准有效性确认报告126份、地方标准查新检索报告81份。陕西省标准信息服务平台累计访问量超过13.25万人次。并把标准助力十四运食品安全做为工作重点,为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所需2万多条食品检测标准进行了标准有效性确认。(二)中亚中心服务效能初步显现今年,通过对中亚国家标准化机构动态跟踪,先后了解到两条重要信息。一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采标中国的159项标准中,有11项废止中国标准。针对废止标准的采标,中亚中心积极联络哈萨克斯坦标准化与计量研究院,告知其相关中国标准最新发布情况,避免因标准原因造成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同时,形成了《关于哈萨克斯坦采标中国标准情况的分析》报告,报送国家标准委。省局公众号对这一事件进行了发布,“陕西一带一路网”公众号也进行了转发。二是从哈萨克斯坦贸易和一体化部与水泥和混凝土生产企业协会(QazСem)召开的在线会议信息中得知,针对伊朗与中国出口哈国“劣质”水泥,商讨依据СТРК3361-2019《水泥合格性确认程序》开展水泥产品认证。2021年7月1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技术调节法》生效后,对不符合认证程序及产品质量要求的水泥,将无法在哈国销售。中心第一时间将此情况向国家标准委进行了报告。同时,联合第三方技术机构北京国建联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对哈国水泥关键技术指标进行梳理并翻译整理,目前正加紧与中国标准进行比对,争取尽快形成比对报告,为我国出口哈国水泥企业提供标准技术支撑,减少出口企业因标准问题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切实发挥标准软联通作用。5月24日《中国质量报》头版以《中亚标准化中心助力外贸企业更好走出去》为题进行了报道。(三)积极申报国家标准为助推陕西苹果高质量发展,提高产业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提升陕西苹果核心竞争力。我院联合省果业研究中心共同申报了《地理标志产品陕西苹果》国家标准,目前已了完成申报书和申报初稿的编写,并将申报材料提交给全国知识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地理标志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四)标准化服务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近两年,我院标准化服务工作继走出陕西,为青海、宁夏提供标准化服务外,山西永济市场监管局向我院提出了企业标准监督抽查合作事宜。今年为永济市局提供了企业标准监督抽查服务,共抽查15家企业,涉及标准555项,出具抽查报告15份、企业标准监督抽查通报1份。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