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咸阳市> 咸阳市社会保障卡管理服务中心

咸阳市社会保障卡管理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22 16:46
单位名称 咸阳市社会保障卡管理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群众参保和社保待遇信息数据提供服务。承担全市社会保障卡发放管理、推广使用和人社系统信息化网络维护、数据管理服务工作等。
住所 玉泉路6号劳动大厦5层
法定代表人 于祥立
开办资金 28.4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2.86万元 18.37万元
网上名称 咸阳市社会保障卡管理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根据咸编办发[2021]24号文件,对单位名称、宗旨和业务范围进行了变更。由于我中心固定资产折旧,对开办资金进行了变更。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工作的情况1.社保卡制发方面,我市累计制作社会保障卡446万张,持卡人数328万,剩余库存卡已按照11类特殊情况进行分类。2.电子社保卡签发方面,目前已实现全国全渠道签发,截至目前我市电子社保卡已累计签发180万,为社会保障卡应用扩展工作奠定基础。3.社保卡应用方面,目前我市已实现新增退休人员待遇全部通过社会保障卡发放,90%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使用社会保障卡发放。我市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居民养老金使用社会保障卡发放工作逐步推进中。4.新增失业、工伤人员待遇全部通过社会保障卡发放,并实现社会保障卡在人社业务经办中的身份凭证功能。5.网络管理办公室每日对机房进行日常巡检,保障各类服务器、网络运行设备正常运转。进行空调维护与检修4次,确认空调工作状况良好,排水管道通畅。6.信息化建设方面协助各单位完善网上办事功能,完成咸阳“数字人社”项目采购招标工作。7.2021我市12333咨询电话服务量241008,其中人工服务量115951个,自动语音服务量125057个,处理留言6700余条。来电主要涉及社会保障卡查询、讨要欠薪、养老保险、工伤失业保险、社保综合、劳动监察、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方面。8.“咸阳人社”微信公众号累计推送信息1929条,总用户数突破36万。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硬件设施,配备到位:协助市区县合作金融机构安装调试社会保障卡制卡设备,确保县区可及时制发卡,保障参保人用卡需求。为各乡镇卫生室招标采购社会保障卡读卡设备,为乡镇持卡人使用应用社会保障卡打好坚实基础。2.入村入户,服务到家:督导合作金融机构做好入村入户发卡工作,积极安排,相互配合,按照目标和要求进村、进单位、入户上门发卡,确保社会保障卡及时发放到群众手中,以务实举措提升群众获得感。3.疫情防控、降低风险:多渠道查询卡位置,持身份证直接前往合作金融网点领卡,降低疫情风险。加强宣传网上办理、12333电话咨询等措施,强化疫情防控工作,对群众办事做好指导。对尚未开通线上办理或确有特殊紧急事项需现场办理的情况,采取错峰办理、延后办理、提前预约,即来即办、即办即走等方式,减少群众在大厅等待和逗留时间。4.多措并举,为民办事: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方便参保人能够及时领卡,对我市1940年12月31日前出生的参保人领取社会保障卡,不再填写申请表,各合作金融机构应主动入户发卡。发布《关于规范社会保障卡代领有关事项的通知》,强调行动不便人员办理激活社保卡金融功能等业务,各银行网点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上门服务等方式,为广大参保人员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三、存在的问题1.12333咨询员水平存在差异,需要加强培训。2.因咸阳“数字人社”项目前期立项、财评、招标手续较多,用时较长,加之疫情原因,没有按预期完成部分建设工作。四、整改措施进一步加强12333咨询员培训力度、提升12333咨询员的服务水平、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水平。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下一步待完成咸阳“数字人社”项目合同签署,公司进驻开发现场后,我们将加紧梳理业务、加快开发工作,于2022年底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