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高新区文体服务中心

渭南高新区文体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22 16:20
单位名称 渭南高新区文体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区内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服务保障。组织文艺演出、艺术指导、文化培训;爱国主义影片放映;“扫黄打非”执法;文化旅游及非物质遗产开发、文物勘探;辖区各文化站和农家书屋文化活动指导;文化市场监管等工作。
住所 渭南高新区敬贤大街东段行政服务中心三楼
法定代表人 李小萍
开办资金 47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7.99万元 21.9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高新区教育文体局和各上级业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1.紧盯“十大重点工作”,加快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一是扎实开展文化惠民工作,保障公共文化服务落到位。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深入辖区村(社区)、广场、学校、企业开展“四进零距”文艺演出15场、电影放映240场,把文化大餐送到群众家门口;举办模特基层文化培训一期;结合“乡村振兴”“社区治理”工作任务,以加快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工作为重点,推进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效能提升工作,今年配备各类文体器材价值13.62万元,足额拨付基层文化经费15万元;开展基层文化设施专项治理活动,对标逐项销号,基层文化阵地设施不断完善,目前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基本达标,让人民群众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切实保障人民文化权益。二是打造3D工业旅游示范区,推动文旅深度融合。3D工业旅游园区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园区现设置若干参观区域,东入口景观展示区、3D打印创意体验区、3D打印生产探秘区、3D打印技术揭秘区,使游客全面认识3D打印技术;配套景区医务室、休息室、母婴室、产品展示区等功能区基本完善。2.强化市场监管责任,不断提升文化市场管理水平。一是加强日常监管,推进文化市场平稳运行。加大巡查力度,利用网吧实名认证监管技术平台,加强对网吧经营单位的跟踪服务和全程监管,每月深入网吧检查,有效规范了企业经营秩序;二是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推动文旅行业复工复产。及时将市、区疫情办、市文旅局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相关要求传达至各经营场所,并第一时间作出安排部署,进行督查,确保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到实处;三是全面推进创建工作,规范文旅市场经营秩序。将创国卫复审、创文工作与文化市场日常检查紧密结合,共同推进,确保检查取得实效。检查期间从资料到现场验收逐条按照检查标准对照落实。存在问题现场指出,限期整改到位,并进行问题跟踪,保证各项指标顺利通过验收;四是加强文旅市场安全生产工作检查,确保文旅市场平稳运行。制定《文旅市场安全生产监管实施方案》,加强宣传,重点督查。全年组织开展文旅市场负责人安全培训2次,开展安全大检查12次。通过不断加大检查力度,把各类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目前无一例安全事故发生;五是充分发挥文化旅游业消费带动作用,激发文旅市场活力。在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的渭南文化旅游惠民大礼包活动中,我区完成文化旅游惠民消费优惠券征集发放1351.9万元。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聚焦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创新开展系列形式多样、群众参与性强、丰富有趣的文化活动,生动表达出人民群众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加快区内文化旅游资源整合,打造3D工业旅游园区,努力把文旅产业打造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全力做好文旅市场日常监管、疫情防控、创建、安全生产工作,通过规范管理,组织培训,强化督查,确保文旅市场安全有序经营。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文旅市场监管力量薄弱。由于受人员限制,突击式、点对点式的检查很难形成强大的监管态势。2.整改措施:高新区要以整治促规范、以规范促监管,以监管促发展,健全管理机制,形成各部门联动机制,以文化主管部门为主,公安、工商、电信等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持续推进文化和旅游市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促进文化市场繁荣,确保文化市场平稳健康运行,使我区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2年,持续推进文旅融合工作,丰富文化服务供给,提高服务效能,推进文化事业全面发展,文旅市场平稳运行。通过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及培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提升“四进”演出文化惠民活动的影响力,强化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能力等公共文化服务使人民群众文化认同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