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阳区> 榆林市第十四小学

榆林市第十四小学

发布时间: 2022-03-22 16:21
单位名称 榆林市第十四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榆阳区金沙南路以东、富康东路北
法定代表人 宋平平
开办资金 1202.2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阳区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829.78万元 7944.3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7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情况这一年,学校将传染病的防治放在第一位,学校每天按照疫情期间的要求进行测温、消毒、登记,校医对有病请假的学生进行跟踪,学校还利用学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等对学生及家长不断宣传传染病知识,加强防范意识。对学生容易出现的水痘、腮腺炎、流感等传染病加强防范,在预防新冠疫情疫情方面,严格落实上级政策,全体教师和学生除禁忌者外全员接种新冠疫苗,达到上级要求的标准,特别是返榆的师生严格按照隔离措施进行隔离,确保师生人身安全。(一)、党建业务融合,创特色。学校党支部按照“党建领航,和美育人”的思路,引领学校工作,在2018年创建了五星级党支部,打造了“红+和美”的党建文化,教体局党委确定了我校为榆阳区教育局党建实践基地,2020年又打造了“慈善园”,榆林市慈善协和榆阳区慈善学会将我校确定为慈善实践教育基地。在此基础上党支部进一步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和示范作用,通过党员示范课,党员业务指导,使党建与学校业务有机融合,形成了我校立足党建促教学,提升业务强党建的特色,我校党支部作为第三组党建共同体的牵头支部,通过一系列活动起到了牵头作用。(二)、教育扶贫扎实,重巩固。2020年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这一年,学校以党支部牵头,根据扶贫文件精神,对已脱贫建档立卡人员进行巩固帮扶,对边缘户、易致贫户加强监管,严格按照学籍人数统计建档立卡人员,继续采取一帮一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六扶,为四类学生免费提供营养早餐,每生每年发放500元的生活补助,免收课后延时服务费,让这些孩子感受到了温暖。帮扶教师充分利用课余时,走进社区、走进家庭,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大家访活动,真正落实扶志、扶智的思想教育引导,手拉手互动和特长生展示活动,每位党员和扶贫教师感受深刻,事迹突出,扶贫孩子都得到进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二、取的社会经济效益。1、网格化管理规范。学校在“和·美”文化的指引下,夯实领导包年级组责任制,年级组长、备课组长负责制,做到了分工明确,职责到人。为了严格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与教学秩序,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和整体素质,杜绝“三乱”现象和安全事故的发生,学校先后签订了“一岗双责”、“治乱减负”、“学生安全”等一系列责任书;实施值周领导、包年级领导巡课制度,教师电子两签到制度,每周一例会,周二、周三、周四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研讨课活动业务学习,通过科学精细管理机制的运行,大力提升了教师的业务水平;每周星期五召开校委会、第二周值周会议,周密布置、科学策划确保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条不紊、科学化开展。2、“双减”工作落实到位。2021年秋季开学,为了落实中省市区“双减”工作的落实,学校通过培训、研讨制定了《榆林市第十四小学落实“双减”政策实施方案》、《榆林市第十四小学作业管理制度》、《榆林市第十四小学作业分层布置管理办法》等,学校实行网格化管理,每天的书面家庭作业由备课组长统一把关,再由年级组长统一协调,预计好老师完成作业时间、学生完成时间,再由包年级领导签字、公示方可给学生布置。我校三年级组由何静老师负责的作业设计优秀案例获得了区市一等奖、省级二等奖,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认可。3、“5+2”课后延时服务有序高效。本学期,根据教体局的要求严格落实“5+2”课后延时服务,每周五天、每天2节课的课后延时服务,第一节辅导学科作业,第二节课开展社团活动。放学时间原则上夏季不得晚于18:20、冬季不晚于5:50。开学初各班发放意见征求表,征求家长的意见自觉自愿参与课后服务活动,服务内容以学生完成家庭作业为主,教师不得统一讲课或者辅导,通过开展此活动,学生下午回家后基本没有书面家庭作业,将“双减”工作落到了实处。4、共同体互助合作,促业务。根据共同体学校安排,每两周开展一次活动,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与镇小老师进行互动。三月份进行植树活动;四月中旬卢慧雄、郑瑞霞、王翠霞分别就语文主题学习、数学趣味课堂、双线英语讲了示范课,两校教师互相听课、评课、教研活动,在“智慧课堂”交流和思维的碰撞中促使两校的教师专业成长,实现了资源共享,提升了教师队伍素质,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宋平平校长给镇小教师作了题为《新教育---未来的一面旗帜》专题讲座,老师们都受益匪浅。五月份开展了质量研讨活动,分享了经验、弥补了不足,更好的促进两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六一儿童节暨艺术节邀请镇小师生参与我校活动,促进两校共同成长。七月份我校与镇小进行了年级共同体、班级共同体互动、手拉手互助捐赠活动,宋校长作了《如何说课》的专题讲座。三、存在问题1、“五项管理”效果显著。学校根据中、省、市、区“五项管理”要求制定了《榆林市第十四小学“五项管理”实施方案》、《2021年榆林市第十四小学落实“五项管理”规定给家长的建议》、手机管理、睡眠、读物、体育运动等一系列制度,开展网上匿名问卷调查,将真实情况确切掌握,然后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方案并落实到人进行整改,赢得了教体局的一致认可,并作为优秀单位上报省市区。2、新教师教师多,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如:教案书写不规范、不知道如何快速的提升学生教学质量等问题。我校进行了老带新模式,一对一师生制,让老教师带新教师。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对于新教师不会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四、下一步打算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本学期,我校以“质量至上,力求高效”和美生本课堂为宗旨。学校精心组织扎实效的开展了各种教学教研活动。1、课程设置均衡科学。开学初,根据国家教育部和市、区教育局行政部门颁发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方案》和区教研室制定的《中小学常规教学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按找课程表安排按时上课,组织全体教师认真贯彻执行教育局会议精神,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把音、体、美、科学、信息等放在语、数、英同等重要的位置,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确保师生全面发展。2、常规工作巡查周密。巡课领导和值周领导能按时对教师的上课、课间安全、环境卫生等情况进行巡查督导,保安每节课到各个楼层、大院、操场对学生课间活动时间进行巡查、不定期排查管制刀具,确保学生的安全;包年级领导、教研组长对全体教师的作业、教案进行两周一抽查,一月一大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加以指导,令其改正,期中、期末对作业及教案给予适当的分值,作为期末量化考核的依据,力求教育常规管理精细化、高效化。3、奖励优秀提高质量。上学期期中、期末质量测评后,以年级为单位表彰了前15%的成绩优秀的学生,并且将科任老师所带学科的成绩与联校成绩相比奖励前三名,这样大大激励了全体师生的积极性,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本学期根据“双减”政策要求三至六年级只进行期末质量测评,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4、赛教活动促成长。学校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赛教活动,有新教师了解课、新教师汇报课、教学能手大赛、创新课堂大赛、同课异构、STAM课大赛、思政课大赛、微课大赛、优课大赛,评选出王瑞和刘特鑫2名校级教学能手;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奖获人员若干名,极大的调动了老师们积极性,观摩课的老师也学到了许多,提升了整体教师的业务能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