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黄陵县> 黄陵县志编纂办公室

黄陵县志编纂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2-03-22 16:18
单位名称 黄陵县志编纂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做好志书编纂,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县情调查研究;续修志书编纂,旧志挖掘整理;地方志理论研究;县级综合年鉴编辑;地情咨询服务;编写地情教育丛书等。
住所 黄陵县高阳路
法定代表人 韦小龙
开办资金 1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黄陵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98万元 10.77万元
网上名称 黄陵县志编纂办公室.公益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在政府办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主要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完成《黄陵县志》(1990-2009)重新出版发行工作。根据关于肃清赵正永流毒和“以案促改”工作要求,我办领导高度重视,认真部署,集中力量对涉及赵正永资料进行了全面清理,并于今年五月完成《黄陵县志》(1990-2009)重新出版发行工作。(二)、《黄陵年鉴》(2021)编辑出版工作。按照中、省、市关于地方综合年鉴编辑出版的相关要求,1月中旬,我办以县委、县政府两办文件下发《关于做好<黄陵年鉴>(2021)编辑出版工作的通知》。3~4月,按年鉴部类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征集资料。5月底,全县200余家供稿单位文字、图片、资料基本收集到位。6~10月,对收集到的全部文字资料、图片资料进行分类编辑,完成编辑、总纂和审定任务。11月初,落实印刷厂家,交付稿件,设计版面,编排清样,并报送出版社审核。先后完成稿件人工三校、黑马一校及样书制作等,通过西安出版社审核并下发书号,12月底出版发行。(三)、省、市年鉴供稿工作。2021年4月,按照省、市地方志办公室年鉴供稿工作的相关要求,我办落实专人,深入全县各部门、单位,收集整理资料,编辑完成并及时上报本年度《陕西年鉴》、《延安年鉴》黄陵县资料,累计撰写条目50余条,文字1.4万余字。(四)、读志用志活动。今年7月,我办通过微信、公众号、地情网站等平台开展“读地方志,寻桑梓情”读志用志活动。凡对黄陵历史文化有热情和需求的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黄陵籍在外人士,通过微信或电话联系,提供本人基本信息和所需资料,可免费获赠所需志书(年鉴资料)。此活动开展以来得到社会各界人士关注及好评,做到了《黄陵县志》《黄陵年鉴》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五)、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一年来,主任、支部书记韦小龙带队,多次深入所包扶的桥山街道办虎尾村,详细了解和掌握虎尾村村民家庭状况,并和村干部商讨制定虎尾村发展思路。并于5户脱贫户商议了长期帮扶计划,力争通过共同努力,早日达到小康生活。10月份,受近期冷空气影响,黄陵县二十年不遇持续强降雨,导致虎尾村发生多出灾情,闻讯后,县志办组织党员干部赴包联村桥山街道办虎尾村,迅速加入到防汛救灾工作中。对辖区内河堤、高陡边坡、低洼地带、老旧房屋等自然灾害易发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做到“村不漏户,未灾先防”,对发现的隐患,立查立改,并在隐患处设立警示牌。采取微信信息发布、入户宣传等方式及时传达重要天气预报及险情,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存在的问题:(一)、业务学习不够深入,现有人员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二)、部分单位对地方志工作重视不够,县志、年鉴及其他地情资料收集难度较大;三、整改措施:(一)、抓好县志办队伍建设,加强对编辑人员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编辑人员的业务能力。(二)、通过微信、公众号、地情网站等平台开展“读地方志,寻桑梓情”读志用志活动,加大县志、年鉴宣传工作力度,提高业务单位对县志、年鉴的认识。四、下一年度工作计划。(一)、《黄陵年鉴》(2022卷)编辑出版工作。目前正在进行资料收集,力争10月底完成初纂、总纂等工作,确保年底公开出版发行。(二)、按期完成省、市年鉴供稿工作。(三)、《重修黄陵县志》(事物发端-2025)编纂工作。(四)、切实抓好机关党建、党风廉政建设等各项工作,改变机关作风、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干部业务水平。(五)、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各项中心工作,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