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市渭河生态区保护中心(渭南市渭河流域城区段治理保护中心、渭南市水旱灾害防御中心)

渭南市渭河生态区保护中心(渭南市渭河流域城区段治理保护中心、渭南市水旱灾害防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22 15:15
单位名称 渭南市渭河生态区保护中心(渭南市渭河流域城区段治理保护中心、渭南市水旱灾害防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渭河生态区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渭河生态区内开发利用、建设项目的方案审查;渭河生态区内堤防及堤顶景观绿化、交通、照明等工程和滩区渭河生态公园的规划、建设和日常管护;编制防汛预案,组织抢险;配合对生态区内非法活动进行巡查、处理,承担全市水情旱情监测、水库大坝安全监测预报预警技术支撑。
住所 渭南市临渭区前进路北段与五马路十字东南角
法定代表人 杨斌龙
开办资金 93.16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水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638万元 1600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6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规范使用印章、证书。根据渭水党发〔2021〕129号文件,2021年11月1日法定代表人由禹瑛同志变更为杨斌龙同志。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年来,在省渭河生态区保护中心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生态建设委员会和市水务局的正确指导下,在沿渭各县市区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齐心协力,共克难关。全力奋战,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2021年目标任务及完成情况:抓紧完成已成工程的结算6项、资料整编4项、竣工验收6项工作、完善生态公园景区各项管理制度,细化管理办法,购置专业设备,提升管理水平、积极探索生态区建设管理方式,多方争取资金,搞好生态区建设、做好渭河生态区建设项目的指导和协调工作,指导沿渭各县(市、区)做好二期生态区建设管理工作、实现水利工程设施安全度汛、认真落实水利建设领域保障农民工工资的实名制管理、工资支付专户、工资保证金、维护信息公示、按月足额支付等制度,确保不发生群体性事件或极端上访事件,杜绝欠薪,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实际完成:狠抓落实,基本完成主要任务指标。夯实责任,顺利完成各项验收工作。中心集中力量开展已成工程的项目验收,面对城区段工程审计进度缓慢的问题,多次和市审计局协调推进,落实专人夯实责任,调整工作思路,把资料整编、报告编写、问题整改和审计工作同时推进。真抓实干,日常管护工作取得新成效。随着渭河综合治理工程项目的逐年移交完毕,中心管护工作任务逐年增加,多处电力设备及照明设备老化,绿化苗木缺失,在管护经费未落实的情况下,我们不等不靠,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深入调查研究,加大工作力度,在落实、落细上下功夫。科学防控,水利工程设施安全度汛。一是扎实开展防汛责任制落实,修订《渭南市渭河生态区保护中心2021年度防洪预案》,购买储备帐篷、雨衣、绝缘手套、雨鞋、头灯等防汛物资。二是切实加强防汛值班,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变化,组织专人对渭河堤防进行了24小时不间断巡查防守,对田家箱涵、湭河入渭口桥、赤水河桥等重点建筑物隐患进行排查,并安排专人全天值守。三是组织专业人员及时对渭河南岸堤防高压短路故障进行抢修,关闭生态区内供电,修复堤顶防汛抢险照明15处,修复短路故障点3处,抢修照明线路15公里。四是安排人员对渭河渭南段168公里光纤传输设备检查,租用发电机、帐篷等设备对光纤传输设备24小时不间断供电,有效保障了设备洪峰期间正常使用,确保河道监控正常运行,顺利实现了渭河城区段堤防安全度汛目标。多措并举,依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一是组织在建项目的各参建单位项目经理、技术总工、总监、现场监理、用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部分农民工集中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专题学习培训。二是积极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的集中宣传活动,在建项目的工地现场给农民工发放《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宣传册并进行政策宣讲。三是要求在建项目的施工单位在工程开工后一周内开设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开工后在项目部内设立农民工维护权益告示牌,按月将农民工考勤表、工资发放表报送建设单位。在工地现场安装工程建设公示牌,张贴“全国欠薪线索反映平台”二维码等,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扎实推进,河道采砂、生态区日常巡查、疫情防控进展顺利。一是积极协调各区(县)及渭南河湖公司开展采砂工作,赴各区(县)进行调研了解实际情况,加强对渭南河湖公司的监管力度,不定期对渭河各采砂点进行检查,对生产过程中存在问题及时向各区(县)进行反馈,及时掌握采砂工作进展情况,并将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向政府报告,全力推进采砂工作顺利开展。二是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渭河生态区保护和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根据陕西省渭河生态区保护中心《渭河生态区日常巡查制度》工作要求,安排专人采取定期巡查与不定期巡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巡查,并将巡查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至沿渭各县(市、区)治渭机构,全年组织定期巡查6次,不定期巡查12余次,发现问题3处并督促整改完成,向省渭河生态区保护中心上报巡查情况5份。三是为切实保障堤顶道路安全畅通,保持良好的河道生态环境,按照河长办的专项整治通知精神,自六月起,对南北两岸河堤路随意摆摊设现象进行全面整治。中心积极与渭南市城市综合执法局、各区执法大队、公安交警等部门联系进行联合执法整治,印发“告河堤路各商贩倡议书”、“关于河堤路各商贩自行撤离的通知”,制作宣传横幅、警示牌,组织人员每天下午4点至晚上10点在堤防巡视值守,确保整治工作圆满完成。四是根据疫情防控相关通知精神,中心第一时间制定下发通知,组织人员在城区办公区和服务区进行疫情防控值班,加强对干部职工的管理,要求风险地旅居史人员严格落实管控措施,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前往下沉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值班值守工作,有效增强了社区一线疫情防控力量。二、取得的社会效益情况利用《渭河简报》和“生态渭河”微信公众平台及时更新渭河动态,向社会各界宣传渭河生态区发展成果。开设《学党史·忆党恩·跟党走》专栏33期,创文知识专栏10期,节水节能知识专栏3期,网络信息安全宣传专栏1期。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暨渭河生态区建设系列成就展”发表渭南市美丽渭河生态建设文章2篇,省渭河中心网站发布渭南市渭河动态11篇,省渭河中心“大美渭河”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渭南市渭河动态10篇。积极配合北京电视台拍摄大型记录片《黄河安澜》,协助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陕西广播电视台)与省水利厅联合开展“我爱我的家乡”大型融媒体直播第二季“陕西骄傲”活动渭南站现场采访工作。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存在问题: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干事创业劲头不足、工作作风不够严实。改进措施: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转变工作作风,强化责任担当、强化教育培训,提高综合素质、严格执行制度,强化组织管理。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下一步中心将继续加强工作力度,提升工作效能,抓重点、强优势、补短板,全面推进渭河生态区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并做好一下工作:1、全面深入开展“高举旗帜、响应号召、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主题活动,依据实施方案和活动安排,逐月逐项组织开展各类活动。2、结合实际提高管护质量,细化管护方式,逐步走向精细化管理;加大堤顶照明设施的日常巡查、维修力度,发现问题及时维修,确保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3、积极开展与市审计局、各施工企业的对接工作,力争2022年6月底前完成省水利厅批复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加大对渭河采砂的监督管理工作,与沿渭各区(县)政府部门及相关单位紧密联系,确保渭河采砂工作顺利开展。4、夯实工作责任,抓好防汛抢险工作,确保防汛值班、物料储备、照明、光纤抢修等工作上落细落实,保证渭河城区段堤防安全度汛,以及加快水毁工程进度,确保汛前完成水毁工程建设任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1年度疫情防控先进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