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神木市> 神木市生态修复和移民搬迁服务中心

神木市生态修复和移民搬迁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22 11:22
单位名称 神木市生态修复和移民搬迁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参与土地开发整理的宣传推广、技术指导、汇编文献资料等;协助市局编制土地整治规划,监管复垦基金,组织实施整治项目;参与全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土地整理复垦,制定矿山生态修复规划并实施工程;做好辖区内移民搬迁安置的政策宣传贯彻、组织协调、推进、审查报备、监管和验收等工作
住所 神木市麟州街道神华路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办公楼401室
法定代表人 刘建立
开办资金 14.6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预算
举办单位 神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095.13万元 433.09万元
网上名称 神木市生态修复和移民搬迁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3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1年业务活动(一)耕地占补平衡情况。2021年榆林市局下达耕地占补平衡目标任务2000亩,截止目前,已完成施工的占补平衡项目有5个,实施规模2118.2595亩,新增耕地面积1807.9005亩,另有废弃工况项目新增耕地面积1278.76亩可用于耕地占补平衡面积。现项目已完成竣工初步验收,等待榆林市局最终验收。(二)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项目。今年实施两个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总建设总规模3027.28亩,新增耕地1278.76亩。项目已通过神木市局组织的初步验收,等待省厅最终确认验收。生态修复计划实施神木市黄河驿站-凤凰山段湿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工程和秃尾河中游高家堡农田提升与生态修复工程,两个项目总投资4800万元,其中省级投资3200万元,县级匹配1600万元。现阶段已完成两个项目的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实施方案的初稿,目前市人民政府准备组织财政局、环保局、水利局、林业局和农业局等相关部门对项目进行现场踏勘座谈研讨,并就项目的规划、可研、实施方案进行审查。(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我市易地扶贫搬迁63户各项工作已全部完成,为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我站积极配合市发改局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认真做好各级督查检查反馈问题的整改工作,动态核查搬迁户入住情况,做好63户不动产权证发放工作,并定期核实证件管理情况。(四)移民安置项目情况。2018年共建设24个安置点,22个点主体已全部完成,栏杆堡镇栏杆堡村主体在建,万镇镇瓦畔村主体6户未建、58户已竣工。基础设施分两批进行,第一批12个点已全部完工并初验,第二批基础设施共13个点,1个点路灯安装正在实施,其余工程全部完成。2018年移民点年内完成已竣工项目的变更核实,并进入决算审计程序。2020年共建设8个安置点,7个安置点主体竣工;贺家川镇杜桑塔移民点已开工。基础设施方面4个移民点已竣工;栏杆堡镇瓦罗移民点已完成80%、刘家沟移民点完成50%以上、孙家岔镇刘城腰山移民点已完成30%。(五)旧宅基地腾退和不动产权证办理情况。神木市政府已组织相关镇街召开了专题推进会,明确要求于今年年内全面完成腾退任务。会后,据移民服务站检查,各镇街已大力展开腾退复垦复绿工作,有望明年6月份完成旧宅基地腾退任务。我局印发了《关于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不动产权登记工作的通知》(神资规发〔2020〕165号),由移民搬迁服务站提供相关资料,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证件,已于2020年11月完成了63户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不动产权登记发证。避灾搬迁与县级同步搬迁户不动产权发证工作,经局务会研究决定,由不动产中心牵头,移民站配合,现已完成2016年移民点全部、2017年部分外业测量工作,年内完成发证600户左右。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改善生活条件,提高了生活质量。建设了61个交通便利、环境整洁、设施完善的新型农村安置社区。63户搬迁户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了脱贫,为3267户生活在地质灾害隐患区和洪涝灾害影响区的群众提供了安全住房。(二)改善了生产条件,促进了脱贫增收。通过移民搬迁,新的安置区交通便利、资源增多,搬迁群众的基本生产条件明显改善,改变了原居住区“一方水土不养不方人”的被动局面,解决了贫困群众温饱问题,为脱贫增收创造了条件。三、存在的问题(一)避灾搬迁旧宅基地腾退工作整体推进缓慢,腾退率低。由于避灾搬迁腾退没有配套资金,部分搬迁村组村民腾退积极性低,有些村民不愿放弃旧宅,村组与镇街腾退协调困难,工作难以推进。(二)2017、2018年度移民搬迁安置点共41个,建设费用除省市补助资金外,不足部分由搬迁群众自行筹措,自筹资金应缴纳到移民站专用账户管理使用。截至目前,15个搬迁点未缴纳自筹资金903万元。四、改进措施(一)进一步推进已搬迁入住搬迁户的旧宅基地腾退工作,强化宣传动员,向有关单位、群众解读移民搬迁、旧宅基地腾退等方面的政策,争取搬迁对象的主动配合。(二)积极协调相关镇街政府督促各搬迁村组尽快缴纳安置房建设自筹款,同时汇报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解决存在问题。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生态修复方面1、实施43个耕地后备资源补充耕地项目,实施规模3625.3公顷,预计补充耕地2793.87公顷,投资规模63407万元。2、耕地提质改造项目,实施规模200公顷,提质粮食产能30万公斤,投资规模900万元。3、神木市黄河驿站-凤凰山段湿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建设规模2417.1706公顷,项目总投资3300万元,省级配套资金2200万元,神木市自筹资金1100万元。4、秃尾河中游高家堡农田提升与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建设规模218.24公顷,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省级配套资金1000万元,神木市自筹资金500万元。5、大柳塔试验区石圪台村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项目,建设总规模139.49公顷。项目预算总投资12000万元,亩均投资57351.78元。项目资金来源于神东公司石圪台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基金。(二)移民搬迁方面1、加快进度,完成移民搬迁工程项目。完成2018年尾留的两个移民点主体与基础设施续建工程,核实变更情况,进入决算审计,计划2022年7月份最终验收移交。完成2020年贺家川镇杜桑塔移民点主体建设,完成2020年4个移民点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完成变更、决算审计工作,计划2022年7月份全部最终验收移交。2、积极协调,大力推进旧宅基地腾退及入住工作。建议市政府协调推进各镇街旧宅基地腾退工作,我站配合指导,争取2022年6月份完成全部腾退工作;建议市政府督促各镇街及搬迁村组对已验收的安置房进行装修,尽快入住,提高入住率。3、认真配合,继续推进搬迁户不动产权证办理。2022年我站将继续配合不动产登记中心做好我市3811户移民搬迁户登记发证工作。完成2018年和2020年共32个移民点搬迁户外业测量与基础资料收集工作,年内完成2017年全部、2018年和2020年50%的发证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