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市供销合作社

渭南市供销合作社

发布时间: 2022-03-22 10:19
单位名称 渭南市供销合作社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为农服务,促进全市合作经济的发展。业务范围:完成国家化肥等重要物资的储备、管理任务;指导全市供销合作社的组织建设;指导全市供销合作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联合社;完成供销系统产品流通网络建设和城乡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住所 渭南市临渭区前进路信达国际11楼
法定代表人 邱学军
开办资金 586.2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09.88万元 193.2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推进“三位一体”工作牵头实施市委、市政府“十项重点工作”中农村金融改革的“三位一体”综合改革工作,经过调研确定了总体思路。及时与市金融办、市委农办、人民银行、银保监分局联合出台印发《实施方案》,开展社银合作,与陕西信合渭南审计中心签订“三位一体”战略合作协议,争取全系统专项授信11.7亿元,完成贷款2576万元,指导各县工作。(二)主要职能工作超额完成1.基层组织建设逐步完善。持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提升”活动、“供销进千村”工程、“十强县级社、基层社标杆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农村综合服务社星级社”四社创建活动,着力提升基层组织网络带动能力。累计创建全国总社、省社基层社标杆社47家,星级社390家,创建中省市三级示范社88家。2.强流通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先后举办渭南特色农产品走进广州、嘉兴、呼和浩特产销对接活动3场,参加总社省社各类展会2场次,达成农产品购销合同意向金额约1.5亿元。全市发展供销电商企业19家,建设镇级、村级电商快递服务站点310个,冷链仓储物流企业20家,库容8.96万立方米,截止12月底,全系统电子商务销售27.07亿元。3.为农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全系统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中心125家,庄稼医院365个,完成土地全托管13万亩、农业社会化服务累计87万亩次。创新多种托管模式,先后有16家企业、合作社开展托管服务。4.积极发挥农资主渠道作用。立足粮食安全,做好农资保供稳价惠农,秦宏、稷丰、三农等农资企业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稳价保供。全年累计供应各类化肥61.47万吨,其中有机肥10.41万吨。(三)推进专项工作情况1.乡村振兴示范包联工作。依托蒲城供销农业综合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东陈庄村村级基层社,开展放心农资经营。为富平峪岭村提供五万多元资金用于改变村容村貌及产业发展。2.项目策划和招商引资工作。共争取省级“新网工程”项目22个,项目资金582万元;招引陕西华海御山置业有限公司在华阴投资1.5亿元,完成了2000万元的招商引资任务;策划项目2个,投资规模3.4亿元。3.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共开展社会公益、社区创建、美化环境、交通劝导等志愿者服务活动40余次,被市文明办评为“最佳志愿服务组织”。4.深化综合改革工作。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以服务“三农”为中心,深化农村供销社改革。采取联合社帮扶、社有企业带动、电商服务站改造等多种方式,推进薄弱社和相对薄弱社升级改造,切实提高基层社发展质量。二、社会效益和成绩一是全系统完成商品购进195.68亿元、销售200.19亿元、利润4708.8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28.94%、30.51%和4.42%。二是持续深化综合改革取得新进展。三是“三位一体”综合合作顺利破题。四是被确定为全国整县推进乡镇为农服务综合体建设并试行《基层供销合作社建设工作手册》地区之一。五是顺利召开渭南市供销社第一次代表大会,标志着我市供销社“三会”制度正式建立,将成为渭南供销深化治理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系统综合改革仍然存在进展不平衡问题;基层组织服务基础仍然薄弱;干部队伍年龄老化和人才短缺问题突出等,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二)改进措施。一是强化改革意识、担当精神,增加改革的思路和办法;二是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适应新形势改革发展需要。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开展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提升行动。二是全域推进乡镇为农服务综合体建设。三是全面推进“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四是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五是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六是创新农产品流通新业态。七是落实从严治党从严治社主体责任。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省社综合业绩考核一等奖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