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川县> 宜川县蒲剧团

宜川县蒲剧团

发布时间: 2022-03-22 09:55
单位名称 宜川县蒲剧团
宗旨和业务范围 创作、演出优秀节目,为观众服务。创作和发展蒲剧事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艺术作品演出,培养戏剧、歌舞、现代剧人才。
住所 宜川县文体活动中心二楼
法定代表人 赵五平
开办资金 45.6万元
经济来源 差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宜川县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8万元 6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在宜川县文化和旅游局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业务开展情况1.提高演艺队伍政治思想建设按照党建工作安排,以党建云平台、警示教育学习等方式,认真学习党政理论知识,提高全员政治思想觉悟。演职人员刻苦练习自己的业务技能,提升演艺水平,更好的为群众服务。进一步完善剧团管理制度,推动剧团标准化、现代化健康发展。党员和领导班子成员定期参加组织生活会,学习交流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提升自身政治素养。组织全体职工参加党委举办的各类活动,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身思想建设,进一步为文化服务工作提供理论保障。2.积极开展文艺演出活动服务基层群众今年3月初起,蒲剧团按照年初联系好的演出台口顺序,根据上级部门惠民演出要求,深入农村开展惠民演出活动。演职人员充分发挥吃苦耐劳精神,克服严寒酷暑,无论演出环境如何,都尽自己最大努力,用心演好每一场戏。截至7月底,演出队已深入我县交里乡赤良村、孟长镇村,秋林镇良子伸村、西塬村、高树村,壶口镇郭下村,云岩镇南九殿村,集义镇南坡村、石台寺村等13个乡村,惠民演出150场,惠及群众3万多人,比去年演出场次增加了70场。此次文化惠民演出剧目有蒲剧古典戏《穆柯寨》、《薛刚反唐》、《关公斩子》,现代戏《儿行千里》、《情与法》,蒲剧小戏《低保风波》、《高价彩礼》、《特别寿礼》等剧目,现代戏贴近生活、反应当下时代,深得老百姓喜爱。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演出获得基层群众高度评价,都希望能多演几场,丰富群众业余生活。我们始终以把弘扬时代主旋律,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为演出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社会效益为主,紧紧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展开演出工作,保障了节目在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正确性。同时,为了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演出之余,为爱好文艺的村民提供表演舞台,鼓励群众充分利用乡村舞台,开展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让文化广场和乡村剧场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3.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文化旅游文艺演出活动。一是在6月下旬,组织12名演员参加宜川县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合唱活动。二是蒲剧《杨门女将》选段,代表延安地区参加了黄河流域九省区戏曲展演活动。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送戏下文化惠民演出,极大地丰富了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受益群众达到3万余人,助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下乡演出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地方传统戏曲文化,对非物质文化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演出期间,乡村能更好地利于舞台组织村民文化活动。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整改措施送戏下乡惠民演出活动开展覆盖面还不够,传统文化蒲剧艺术传承和发展力度应大力推进。剧团人员年龄老化,演出人才青黄不接。自1995年招收一批农职中戏曲学员后,再没有大批招过,随着人员退休,招不进新人,现在演出人员短缺,一些门类行当已经出现断档无人后续,特别是缺少女演员,目前,排戏、演出等正常业务工作开展艰难进一步深化剧团改革、完善管理制度。结合我团实际情况,按照上级文件要求进行改革,解决存在的问题。完善单位管理制度,健全剧团业务、行政、财务等制度,全面实行科学规范化管理。争取招录一批演艺人才,解决人员短缺问题,使得宜川蒲剧发扬传承得到保障。今后工作中,我团以传承发展蒲剧艺术为中心,不断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剧团行政、业务、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留住艺术人才,推动剧团规范化、科学化发展,积极响应上级文化部门相关政策,做好文艺服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