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镇安县> 镇安县气象台(镇安国家基本气象站)

镇安县气象台(镇安国家基本气象站)

发布时间: 2022-03-22 08:57
单位名称 镇安县气象台(镇安国家基本气象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镇安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气象服务。气象观测业务、气象灾害监测和预报预警业务、农用天气预报业务、气候及相关业务。
住所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永乐街道办绣屏公园8号
法定代表人 曾新晖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镇安县气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94万元 6.4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镇安县气象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认真执行本单位的章程和各项制度。一、执行本单位章程及规章制度情况。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建立了相关的会议制度、议事决策规则,召开决策会议10次,研究单位重大事项。进一步完善了单位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规范单位正常运行,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业务活动,无违法违纪情况发生。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几项业务活动。(一)加强领导,扎实安排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气象局汛期气象服务工作视频会议精神,成立了由局长周焕成为组长、副局长胡应平为副组长、业务人员为成员的汛期气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镇安县气象局2021年汛期气象服务工作手册》,细化服务流程和服务重点;规范气象服务产品,减少服务产品种类,统一产品模板;加强汛期气象服务工作规范化管理,要求每日预报预警做到留痕管理。(二)认真做好汛前准备工作。汛期前组织业务人员对国家站观测场内所有仪器设备进行全面清洁维护,同时开展市电切换、汽油机和柴油机发电演练操作,同时检查油料储备情况、开展4G网络切换应急演练、重新制定自动化综合业务流程;汛期前组织业务人员和铁塔公司维修人员深入15个镇(办),对辖区内4个六要素自动站、8个四要素、17个两要素自动站进行了巡查维护,全面清洗清洁雨量筒、太阳能板,更换陈旧电池,检查市电线路,更换有问题的采集器、通讯模块、电源模块等,努力保障区域自动气象站运行正常,保证汛期区域气象资料传输的及时性、可靠性和准确性;升级改造了3个区域站站点,观测要素全部升级为六要素观测,8月安装建设了6套北斗气象应急监测站。目前,镇安县辖区内总共建成了14个两要素、7个四要素、13个六要素自动站,进一步优化了观测站网,为做好汛期气象服务工作提供强有力支撑。(三)规范气象服务流程,完善应急服务预案。根据《镇安县气象局2021年汛期气象服务工作手册》,对全年的气象服务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做到心中有数。完善气象业务服务流程,明确各类故障排除方法和流程,落实故障排除责任人,保证出现故障后及时响应处理;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工作,保证每名业务人员都能判断出故障原因和切换应急电源,为快速排除故障节约时间;安装断电报警器,提高夜间电力故障响应时间,保证自动气象站电力供应。预报手机保持24小时开机,确保通讯畅通。并对各项预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保证了预案的实用性,今年共开展汛期检查及风险排查9次,为汛期气象服务工作及时有效奠定良好基础。(四)气象服务情况。1.监测预报情况。汛期过程期间带班领导和业务服务值班人员能坚守岗位,没有丝毫的懈怠,自始至终一直坚守在业务服务一线。遇降雨过程时昼夜监视天气变化,开展全方位跟踪预报服务,严密监测天气,积极参考省、市局的各种信息和预报,及时订正和更新预报,向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并向县委办、政府办、防汛办、自然资源局等有关部门传送天气消息;向月河抽水蓄能电站开展了扎实周到的气象服务工作,做优做强专业气象服务。与县旅游局和木王山景区管委会合作,联合市局农气象中心,开展杜鹃花花期预报服务,及时准确周到的气象服务,得到县委、政府及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2.预报预警信息发布情况。始终把为领导决策服务和为“三农”服务放在首位,以抓灾害性、转折性、关键性天气预报服务为重点,报准了暴雨、高温、寒潮等灾害性天气。预报质量稳定提高,均达到省、市业务指标。充分运用上级预报指导产品及本站资料,认真分析制作服务产品,为领导决策和“三农”提供及时准确的服务。今年启动应急响应共23次,共发布各类服务材料486期,其中《重要气象信息》234期,《专题气象服务》47期,《预警信号》119期,天气警报71期,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15期,发送手机短信12.1万条。3.决策服务情况。以抓灾害性、转折性、关键性天气预报服务为重点,充分利用雷达监测资料、卫星云图、乡镇雨量点等监测信息,主动与市台会商研判,认真分析制作预报、预警、短时临近预报服务产品,成功开展了18次暴雨灾害性天气服务。汛期期间主要负责人向地方领导汇报64次,获得各级地方党政领导批示187次。4.重大气象灾害及相关突发事件应急服务情况(1)受西风槽暖湿气流和低层切变共同影响,4月23日05时~24日14时,我县普降暴雨,据现有气象监测站数据统计:降水量大于90mm的有3个镇办,最大降水量出现在高峰镇97.2mm,其中县城90.5mm。23日暴雨天气镇安县降水量83.1毫米,突破本站历史同期极值。本次降水过程全县气象监测站降水量均达到暴雨量级,为镇安县历年4月历史上首次。(2)今年汛期期间我县发生的较大气象灾害为8月21日16时~23日07时,受低涡切变影响,我县出现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据全县现有气象监测站监测资料统计:降水量大于50mm有15站,降水量大于80mm有14站,降水量大于100mm有12站,最大降水量出现在永乐街道(141.4mm)。此次天气过程,镇安县8条河流全部超警戒水位。灾情:此次灾害主要涉及我县15个镇办154个行政村(社区)625个村民小组,8347户32163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6.89亿元,无人员伤亡。应急服务情况:2021年21日14时00分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Ⅲ级应急响应;22日5时50分提升重大气象灾害(暴雨)Ⅲ级为Ⅱ级应急响应;22日13时00分降级重大气象灾害(暴雨)II级为Ⅲ级应急响应。23日8时30分解除重大气象灾害(暴雨)Ⅲ级应急响应。21-22日期间及时收集和统计各镇雨量,共制作发布雨情通报26期;21日到22日县气象局共发布暴雨预警信号5期,其中暴雨黄色预警信号2期,暴雨橙色预警信号2期,暴雨红色预警信号1期。各类气象信息、重要天气消息等服务材料都及时通过传真、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形式向县委办、县政府办、防汛办等部门及时发送,在21-23日期间本次应急期间,累计报送各类决策服务材料29期,批示21件次,发布决策短信合计22120条,受众人次123480次。5.专业专项气象服务情况圆满完成了“五一”、“三夏”、清明节、高考、中考、国庆节、秋收秋播、飞播造林等重大节日气象服务保障工作。6.公众服务情况通过微博发布天气消息269条,受众114863人次;发布公众手机短信6456条;推送微信269期,受众36315人次。发布宣传稿件151篇。7.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今年与县旅游局和木王山景区管委会合作,联合市局农气象中心,开展杜鹃花花期预报服务;与自然资源局合作,联合发布了15期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同时为了加强基层气象组织管理工作,扩大镇安灾害预警信息的覆盖面,组建了近140人的镇村义务气象信息员队伍,并组织专人对信息员进行了培训,通过他们向大众宣传更多的防灾减灾知识及重要气象信息。三、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经济效益:我单位为财政全额拨款单位,无经济效益。2.社会效益:镇安气象台建立了包括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专项气象服务、气象科技服务在内等气象服务体系,积极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等应急气象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以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进行全方位的服务,服务的总体效益显著提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四、目前存在的问题是。1.县级业务人员维修水平不高,气象设备保障力量薄弱,遇到突发网络和设备故障时不能及时解决;2.上级气象服务产品本地化应用需要加强。五、整改措施。1.建议市业务科加强气象设备保障培训,提高县级业务人员技术保障能力。2.业务人员应该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当地的气象数据,了解气象历史,从而更好的了解当地气象的规律,结合上级气象服务产品,给当地提供实用性更强的气象信息。六、下一步工作计划。后期,我们将始终坚持“监测精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总体方针,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提高业务人员的素质,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产品质量,为促进地方经济突破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的贡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