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川县> 宜川县中学

宜川县中学

发布时间: 2022-03-22 08:58
单位名称 宜川县中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高中学历、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高中、初中学历教育。
住所 宜川县渭清路2号
法定代表人 徐兴国
开办资金 3831.5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宜川县教育科技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965万元 27980万元
网上名称 宜川县中学,公益 从业人数  50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我校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继续扩大办学影响,努力提升办学成效,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一、业务开展情况(一)提升办学内涵,明确发展方向。一是集思广益,集中智慧,在民主参与、多方征求的情况下,制定了《宜川中学教育集团办学指南》及《宜川中学教育集团十四五规划》,明确治校办学内涵和学校未来发展方向;二是依托学校内部组织的8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将校史和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让广大师生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知校史、明校情、正校风、铸校魂。(二)加强班子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一是相继出台了《宜川中学教育集团管理人员聘任考核管理办法》、《宜川中学教育集团管理人员工作考核细则》明确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原则,建立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聘上岗机制。二是通过学习交流、座谈交流、监督管理、考核评价等措施措施强化干部综合素质,提升业务水平,提高管理能力,切实增强班子成员履职能力。(三)开展专题教育,强化师德师风。一年来,学生始终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开学第一签”、例会专题教育、示范引领等措施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对外邀请全国著名师德模范高金凤、李凤遐分别来校进行师德专题教育,引导教师增强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教育观念。先后开展了师德演讲、思政大赛等系列活动。(四)立足学生发展,落实立德树人。通过安全保障守住底线、精细化管理落实常规、多彩活动激发热情、文化引领营造育人氛围、家校联手形成教育合力,初步构建起始年级奠基、中间年级夯实、毕业年级突破的德育育人氛围。先后开展了百里远足、家长会、远动会、学生代表大会、百日誓师等阶段性和节点性德育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达到了预期的育人效果。(五)聚焦课堂教学,推进五育并举。依据陕西省教育厅推进的三个课堂建设,学校主抓教学为核心的第一课堂,狠抓社团为核心的第二课堂,重抓实践为核心的第三课堂;立足课堂主阵地,突出并夯实课前充分备课、课堂有效教学、课后扎实落实的三课建设,形成了“以听促备、以考促学、以研促教、赛课助推、教学相长”的浓厚教学氛围。先后开展学科赛教、青年教师过关课,三级三类骨干评选、最美教师评选等活动,激发教师热情,提升业务水平,强化了队伍建设。(六)聚焦问题本质,提升办学实效。一是在“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的集团办学改革思路基础上,多部门联合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多项举措优化校内管理,通过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统分结合的管理模式推动了集团化办学改革稳步推进。二是以“资产管理与精简用工”综合管理改革为突破口,通过完善机制,优化学校资产管理,精简处室人员,充实一线力量等多项措施,减负减支,提质增效。(七)加强党建引领,推动改革发展。通过思政大讲堂、班主任培训交流、全员大听课、教师业务技能大赛等系列性措施,充分发挥党员的引领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迈上新台阶。先后开展了学党史、微党课、老党员进校园以及建党10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营造了良好氛围,强化了党史教育,实现了党建引领、助推发展。二、取得社会经济效益一年来,学校管理提质增效突显,教育教学有序开展,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校园安全和谐稳定,师生状态激情饱满,师生满意度、社会认可度显著提高。学校高考成绩各项指标位居市级前列。一本上线769人,上线率44%,二本上线1633人,上线率93.4%;600分以上14人。2021年,学校先后荣获延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延安市劳动示范校、宜川县2020年度工会工作先进集体;共青团宜川县委五四红旗团支部;宜川县平安校园,宜川县健康学校等多项荣誉。陕西日报、延安日报等多家媒体先后来校采风和报道。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随着集团化办学的深入推进和管理结构改革,办学成本增加,在教师培训、设施配套等方面的经费存在不足。二是因历史和现实原因,教师流失量大,一线教师短缺且青黄不接。三是办学层次和教学质量还需进一步提升,教育品牌和办学影响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教育引领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四是在面对新高考的改革推进还需要进一步努力,尤其是在教师培训、师资配备、学科建设、走班学科、生涯规划等方面继续深入学习研究和总结。(二)整改措施:一是在优化内部管理上狠下功夫。一是继续强化班子队伍建设,精简人员,降低成本;优化资产管理,降低损耗,厉行节约;精简临时工的聘用,在节能节耗上降低学校的开支。二是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狠下功夫。一是高中段2022届目前在校人数两千一百多人,按照去年一本线上率44%,二本上线率93.4%比率,结合目前复习备考三轮推进的情况,努力完成高考指标的前提下,着力提升本县学生的高考升学率;三是在狠抓教师队伍建设上下功夫。继续强化中层带班代课制度;继续夯实一线教师的工作量;通过考核评价导向的激励政策,将不在一线的百名在编教师重新优化,服务一线。同时,深入贯彻“三实三真”的教育思想,夯实“三课三研”工作,搭建多样的教师成长平台,通过外出学习、引进外援和校内培训等多元途径加快教师的培养进程,提升教师队伍质量与水平。四是在提前应对高考综合改革上下功夫。学习高考综合改革的政策,提前做好学校层面高考改革的顶层设计,压实压紧落地见效的执行力;对学校目前教育教学的设施设备、师资进行精准的摸底,最大限度的平稳解决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多措并举加强教师培养,及时适应高考综合改革进程。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