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安康市> 安康市恒口示范区(试验区)市民服务中心

安康市恒口示范区(试验区)市民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21 16:50
单位名称 安康市恒口示范区(试验区)市民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市民办理行政、公益事项提供服务。进驻单位业务<指导/协调/服务>·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应用/维护>·信息公开工作监督·政策咨询与办事指引·<“12345”便民服务热线/窗口服务投诉>受理·窗口工作人员<日常监管/考核>
住所 安康市恒口示范区(试验区)月滨北大道中段创业大厦二楼
法定代表人 梁建波
开办资金 7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安康市恒口示范区(试验区)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0万元 6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1年3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法定代表人和开办资金。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安康市恒口示范区(试验区)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市民服务中心在政务大厅设立帮办代办服务中心,成立了由市民中心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帮办代办工作领导小组。在帮办代办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组建了由帮办代办专员和联络员组成的帮办代办队伍,明确帮办代办专员6名,各部门帮办代办联络员18名。全面推行“服务中心+村(社区)服务站+网格员”的帮办代办服务体系,建立“服务中心+村+户”三级联络站,充分发挥了96个村(社区)政务服务工作站和村(社区)648名综治网格员作用。制定了《恒口示范区政务服务帮办代办工作联动机制》,对帮办代办服务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确定专人及时召开协调会议,明确解决问题途径。11月,恒口示范区市民服务中心报送的《“帮”您办好,“代”您跑》案例入选全市审批服务改革“十大最佳案例”。2.夯实便民举措,推进政务服务更有“温度”。建立“容缺受理”工作机制。对涉及企业复工复产、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务服务事项,实行“容缺受理”;设立智能自助服务区(自助办税区、办事辅导区、自助充电区),方便企业和群众网上申报、自助申请、自助查询和自助打印;设置“企业绿色通道”、“敬老窗口”,开通“政务专递”免费邮寄服务和“无复印”办事服务,切实提升群众办事体验感;建立“好差评”服务评价体系,实现评价数据线上线下汇聚,促进窗口工作人员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提高服务水平。3.开发智能导办系统,提升政务服务信息化水平。梳理完善了包含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办理地点、申请材料、办理依据等20项要素的2021版示范区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指南913项。完成了全省政务服务“百日攻坚”行动“减时间”比例不低于70%、“最多跑一次”比例不低于95%、即办件比例不低于50%、网上可办率不低于95%的指标任务。同时,通过升级“恒口政务服务”公众号,在公众号上公开了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并开启预约服务、在线咨询功能。开发了“安新办”政务服务导办系统,梳理了自然人、法人、工程建设导办界面政务服务事项169项,为企业群众提供良好办事创业环境。强化热线管理工作,助力便民服务工作质量上台阶全年发布《社情民意观察》12期,上报《市民服务要情》3期。二、取得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强化热线管理工作,助力便民服务工作质量上台阶。截止目前,全年办理转办工单3197件,解决诉求人实际问题2446件、咨询答复类217件、表扬类17件、投诉建议类517件。热线办理工作按期办结率达100%,群众满意率达到95%。4月份,恒口示范区被市政府表彰为12345工单优秀承办单位,市民服务中心被表彰为12345热线管理工作先进单位。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电子政务管理机构缺失。市民服务中心因缺乏相应的专业人员和技术支撑,而示范区没有专门机构,导致在落实“一网通办”平台建设应用,窗口单位推广使用“一网通办”平台工作推进慢。二是部分审批服务事项权责不清,少数行政审批事项办理难。示范区少数部门内部审批事项权责不清。从汉滨区划分的一部分行政审批事项仍无法办理。致使群众办事在恒口示范区、汉滨区来回跑。三是审批服务事项进驻不充分。12个部门按要求进驻大厅,但都不同程度存在人进事不进、应进未进、授权不充分现象。2.改进措施:一是通过劳务购买形式或公开招聘形式新增2名信息技术性人才,主要负责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网上审批”等线上工作。二是加强与汉滨区、高新区的沟通联系,积极推进审批服务事项梳理工作,努力争取机会,纵向横向相结合,积极对接上级部门和本级各部门,将可承接的县区级事项承接到位,做到划转事项“接得住、办得了,办得好”。三是加强与各职能部门沟通协调,积极推进审批服务事项进驻大厅工作,争取示范区管委会支持,对程序简介,审批简单的事项做到“应进必进”。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继续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工作。2022年,将进一步加快推进“一网通办”和“网上审批”工作,梳理推出高频事项“一件事一次办”集成式、主题式套餐100项;优化“微信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拓展“微信政务”服务功能和服务范围,打造“掌上政务”服务体系,实现50%的事项可以“掌上办理”。2.继续推进审批服务事项进驻大厅工作。加快推进各部门审批服务事项的承接工作及进驻大厅工作,达到承接事项80%以上能够进驻大厅办理,加强与各部门协调,避免行政审批工作“体外循环”、“两头受理”。3.探索创新多元化服务模式。拓展“代收代办”“多地联办”“市级通办”“跨区域通办”等工作模式。加强与市行政审批局及汉滨区、高新区行政审批局的沟通联系,力争“市级通办”及“跨区域通办”事项分别达到100项和80项,实现“市区内”通办事项服务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4.建立区(镇)、村(社区)三级联动政务服务体系。将政务服务“一张网”延伸到村(社区),50%以上村(社区)设立标准化政务服务便民服务点,建设村(社区)政务服务便民服务示范点12个,下放办理事项不少于50项,将政务服务受理端延伸到最基层。5.抓好12345便民热线运行和管理工作。继续起好“牵头揽总”的作用,积极推动各类群众诉求的落地解决。做到全年工单及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95%以上。有效地解决老百姓身边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争做群众“贴心人”。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