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培训教育,促进知识产权的创造与运用,开展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培养知识产权服务人才。 | |
住所 | 榆林市榆阳区文化南路榆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4楼415室。 | |
法定代表人 | 惠国雄 | |
开办资金 | 7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34万元 | 15.9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市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中心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榆林市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中心认真贯彻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25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省知识产权工作部署,按照市局党组的工作要求,全力推进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运用、管理和服务工作。汇报如下:业务工作开展情况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宣传。2021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紧紧围绕“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主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一是举办现场宣传活动。4月25日至26日,在榆林学院和榆星广场,通过设立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等方式,为群众普及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二是投放知识产权公益宣传知识。利用城区户外LED广告屏、主要公交车载LED广告屏、微信公众号、市局机关大屏等媒介宣传知识产权保护,推送知识产权公益宣传知识。三是举办知识产权知识有奖竞答活动。世界知识产权日当天,联合榆林联通公司举办了知识产权知识有奖竞答活动,以“榆林市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为载体,采取线上答题方式进行。(二)提升专利商标创造质量。1-10月,我市专利授权量2413件,其中发明授权131件,专利授权同比增幅58.1%,专利授权总量和增长量均位列全省地级市第3位。有效发明总量450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241件。PTC(国际专利)申请量1件,实现“零”的突破。定边县农业机械服务中心、定边县园艺技术推广站、定边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等多家单位参与研发的“一种新型便携递推式果实套袋装置”专利获得2021年日内瓦国际发明特别展铜奖。1-10月,全市商标申请量7300件,居全省地级市第2位,商标注册量5606件,居全省地级市第3位。全市专利授权总量突破1万件,商标注册总量突破3万件,驰名商标3件。(三)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运用能力。一是推进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化建设。积极组织6户企业申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标准贯彻工作。二是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深入县市区开展企业专利质押融资情况摸底调研活动,详细掌握企业信息及专利发展情况,征集有质押融资需求企业。(四)推进知识产权工作顶层设计。拟定了《榆林市关于全面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征求市级各相关部门的意见建议后,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市委办、市政府办已于11月11日印发。(五)规制非正常专利申请。按照省知识产权局《关于开展非正常专利申请自查整改工作的通知》要求,围绕“不以真实发明创造活动为基础,以牟取不正当利益或者虚构创新业绩为目的,单独或者勾联提交各类专利申请、代理专利申请、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等行为”,认真开展了非正常专利的清查和整改工作。(六)开展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一是制定《榆林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管理办法(试行)》,拟在县市区、高新区、经开区等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聚集区设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促进维权援助工作向一线延伸。二是开展知识产权执法检查。深入恒生超市、物美购物广场、华润万家购物广场、广济堂文化路店、大明宫建材市场等开展执法检查。深入榆林高新区羊老大青年创业孵化中心和神木市青年创业孵化器调研,宣传知识产权在促进青年创业中的作用,开展知识产权基础知识专题培训。(七)促进地理标志规范管理与运用。全市现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5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核准使用企业70户,居全省首位;地理标志商标19件,核准使用企业7户;2件地理标志产品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欧洲联盟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互保产品。实施子洲黄芪、定边马铃薯、靖边荞麦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项目。打造以子洲黄芪为特色的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全县种植黄芪20万亩,年产黄芪6000吨,2万余户农民受益。启动靖边红葱、靖边马铃薯、靖边胡萝卜、靖边辣椒地理标志产品培育项目。加强地理标志专用标识使用监管,清查地理标志使用企业75户。加强地理标志宣传,搜集整理素材,完善编辑资料,联络协调企业,委托榆林电视台制作完成我市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题宣传片。二、取得的效益4.26知识产权宣传周吸引5万余名群众关注参与,推送知识产权公益宣传知识50万余条;举办了知识产权知识线上有奖竞答活动点击链接访客10380余人,参与答题1168人,有效提升了全市群众的知识产权知晓率。1-10月,我市专利授权同比增幅58.1%,专利授权总量和增长量均位列全省地级市第3位;督促撤回非正常专利136件,撤回率86%,发现专利标识标注不规范产品3件,涉嫌假冒专利产品1件。全市商标申请量全省地级市第2位,商标注册量居全省地级市第3位。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核准使用企业70户,居全省首位;2件地理标志产品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欧洲联盟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互保产品;加强地理标志专用标识使用监管,清查地理标志使用企业75户;打造以子洲黄芪为特色的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2万余户农民受益。积极组织6户企业申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标准贯彻工作,5户企业得到了省知识产权局的立项批复,其中4户企业建立了贯标体系,通过了国家认证。起草并推动两办印发了《榆林市关于全面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文件明确了我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目标,为我市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指导定边县多家单位参与研发“新型便携递推式果实套袋装置”专利获得2021年日内瓦国际发明特别展铜奖。三、存在的问题知识产权中心在推动知识产权工作中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市委市政府要求相比,仍有许多不足。一是社会公众与企业保护知识产权的积极性还未充分调动。知识产权宣传与培训的频率和层次还不够,多数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认知不足,尚未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二是中心职责职能还有待加强。知识产权中心在专利、商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等业务方面职能还比较单一,手段还比较少,实施工作过程中创新还不够。中心在编在岗人员少,业务工作人员更少,严重制约知识产权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三是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滞后。全市拥有专利代理服务资质人员和其他知识产权专业服务人员极少,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奇缺,难以满足企业的知识产权服务需求。四是县市区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县市区均未设立独立的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工作机构,知识产权行政职能由相关科(股)室负责,人员配备少,职能不专一,业务比较生疏,难以适应工作需要。四、整改措施一是制定整改措施。根据省知识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2020年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检查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台账征求意见及工作安排的函》(陕知组办函〔2021〕4号),对照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检查考核反馈的问题,拟定了《榆林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问题整改措施》,明确了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和整改措施,将各项任务整改进度分解到月,分解到各相关部门和县市区党委、政府。二是推进工作落实。组织召开了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和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检查考核反馈问题整改推进会,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各成员单位20余人参加会议,总结整改落实情况,提出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和今后工作重点。三是及时报送整改成果。按照省知识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市政府要求,认真梳理了我市整改落实情况,按时按要求完成整改,及时将《榆林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问题整改落实台账》,报送至省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市政府办。五、2022年工作计划(一)优化知识产权服务措施。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与专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作用充分结合,发挥中介服务机构的专业优势,合作推动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工作,弥补我市知识产权工作人员短缺和专业性不足的问题。(二)持续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培训。适时组织知识产权宣传活动,继续提升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筹办知识产权专题培训班1-2次。适时邀请专家深入企业、学校开展知识产权专题讲座,提高知识产权社会知晓率。(三)推进地理标志管理与运用。推进实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地理标志培育工程项目。建立子洲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以“地理标志-产品-品牌-产业”的发展路径,深入推进“一县一品”发展模式,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地理标志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解决我市地理标志标准方面的问题。(四)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高价值专利培育机制,在能源等重点产业领域,培育高价值专利组合。围绕特色产业,开展专利导航,为产业规划决策和企业运营提供支撑。持续推进《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贯彻实施。落实《榆林市2021年专利转化专项实施计划》,推进专利转化应用。(五)继续加强机关自身建设。进一步厘清中心工作职能,明确各科室职责,理清今后一个阶段的工作思路。加大内部培训力度,强化干部在知识产权保护服务方面的能力提升。完善制度,严格干部管理,加强工作完成情况的督促检查,做好干部日常培训教育。(六)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拟定知识产权中心2022年度党史教育学习方案,按照方案和“我为群众办实事”相关要求,进一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重点学习《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改革开放简史》《社会主义发展简史》等书籍。完成干部队伍教育整顿后续相关工作,确保查摆出的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工作作风和工作效率明显提升,树立知识产权良好形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