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各类有求职意愿劳动者的就业创业服务有关工作;配合管理公益性岗位人员等相关业务;管理职业技能鉴定市级题库以及试卷等业务;管理创业担保贷款担保基金;参与贷款申请的审核和项目考察;开展担保金的结算并参与不良贷款的追还等工作。 | |
住所 | 榆林市高新区劳动保障大厦一楼 | |
法定代表人 | 刘小波 | |
开办资金 | 8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522.91万元 | 2085.0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4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中心在夯实基础稳步发展的同时,继续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向前迈进,以更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率的做好各项工作。围绕中省市提出的有关就业创业的政策作为我们开展工作的基础,明确就业服务目标,中心以“五个字”为先,稳扎稳打,走好公共就业服务的每一步:一、主要工作(一)以“实”字为先,保持高质量就业服务1、合理安排有序开展各类见习工作2021年,就业见习工作实现了企业按需进人,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就业见习单位的申报,见习生可以按企业的实际需要,合理的安排参加见习的时间,就业见习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高。2、规范日常见习管理按照《就业见习管理办法》指导办理就业见习相关工作。一是做好延期审核,及时办理意外保险。2020年见习延期230人,2021年已延期178人,延期比率约50%。二是做好补贴资料的收集,按政策办理审核。通过线下审核纸质资料,线上资金系统审核,全年发放见习补贴6661450元,购买意外伤害保险122550元。(二)以“严”字为先,严格创业贷款及孵化基地管理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对我市被列入2021年度省级创业示范基地绩效评估对象的榆林市汇智协同创业孵化服务中心和定边县沃野农业开发示范园进行了初评工作。(三)以“细”字为先,做细做实人事代理及档案管理一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细化具体要求,进一步做细档案管理工作。在原有的七项工作纪律制度基础上,增加了《临时档案接收日记》和《档案邮寄转出日记》;二是加大了对档案调阅工作的管理,内部业务用档启用《内部业务用档管理办法》严格履行审批手续。三是对各县区或个人委托邮寄档案不仅在前台留存记录,设计制作《邮寄档案通知单》,作为寄件凭据,一式两拦,给服务对象留存,方便日后双方查询到档情况。四是及时更新对外信息发布渠道。(四)以“精”字为先,有针对性开展人力资源服务工作人社局网站网络招聘会共开展9次,分别为2021年全省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高校毕业生活动(榆林市)网络招聘会、2021年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榆林会场、2021年榆林市本级青年见习网络专场招聘会4次、2021年大中城市联合招聘(榆林市)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网络招聘会、榆林市2021年女性人才网络招聘会、2021年榆林市暖冬行动人才招聘会。(五)以“准”字为先,精准发力提升职业技能服务水平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积极参与和适应改革,严格按照目录清单规定开展工作。2、积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服务。一是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考核评价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的技能水平评价;二是大力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评价,积极为企业技能人才水平评价提供服务;三是规范职业院校学生参加职业技能水平评价,积极推动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学生参加职业资格水平评价工作。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截止12月14日,全市累计上岗见习人员共计2578人,完成省级见习任务(1650人)的156%,完成市级见习任务(3000人)的85.9%。2、截止12月14日,全市登记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计14560人,其中离校时已就业高校毕业生5158人,离校时未就业高校毕业生9175人,其它227人。通过一系列的服务,目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中通过一系列的服务实现就业6804人,出国、升学、入伍457人,联系不上116人,未就业1798人,未就业占比19.6%。我们还在继续跟踪服务,争取使更多的毕业生早日实现就业。3、符合申领一次性求职补贴条件的榆林学院2021届毕业生428人,榆林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243人,神木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8人,共计679人,申领金额总计:陆拾柒万玖仟元整(¥:679000元),资金现已全部发放到位。4、2021年截止12月10日,全市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69笔,金额26274万元。其中:个人创业贷款1027笔,金额15216万;小微企业贷款42笔,金额11058万元。直接扶持创业1027人;带动就业3299人,完成省市下达目标任务31000万元的84.75%。5、全年受理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基金贷款项目11家,经资料审核,实地考察,推荐办理8家,3家项目不成熟待完善。6、坚持孵化基地季报制度,严格管理创业孵化基地。全年共收集季报36份,通过对各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季报的客观分析,及时督促其整改存在的问题,出台新的《榆林市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创业园区)认定管理实施细则》,完成9家市级创业孵化基地2020年度创业孵化补贴申报资料的初审。7、在疫情期间通过线上、线下做好政策咨询、解答、档案存放分流和引导工作。线上线下提供人事和社保代理政策咨询服务约3600余人次,出具流动人员人事档函商调函170份。截止12月10日共接收人事代理人员档案330份,全年新签订人事代理单位4家。8、办理初级职称认定和外地市调入人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确认工作56人;推荐人事代理人员参加工程系列高级职称评审6人;上报初级职称人员信息(办理职称电子证书)54人;上报中级职称(电子证书)60人推荐正高级工程师1人。9、截止11月31日,累计办理改制企业下岗职工(含灵活就业和个人社保接续人员)正常退休手续共11批341人,其中:无视同缴费人员正常退休307人,有视同养老缴费正常退休34人,12月底计划办理退休申报30人。10、审核档案托管人员中初级申报材料共130余份,接收中级申报材料72份,初级申报材料17份,于7月11日组织召开评审会,最终评审中级工程师职称61人,助理工程师职称17人;已接收托管人员工程系列中初级职称申报材料15份,计划于明年2月底组织召开评审会完成此项工作。11、2021年,全市新接收档案21830册,主要为高校毕业生档案。其中,14103名高校毕业生在县市区完成报到存档手续,其余7727册档案或由高校和单位邮寄接收未办理报到或存档手续。市本级共接收档案487册,转出档案569册,为363人提供档案邮寄服务,提供档案查阅服务1025笔,增补档案材料237份。12、目前,全市共有31.4875万册档案信息数据入网管理,其中在库档案25.48万册。成为全省进入“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管理档案最大的地市。13、网络招聘会累计有387家企业参会,发布各类就业岗位4815个,点击量18787次,网站求职招聘有398家企业共发布招聘信息10410条,网站新增简历数913个,更新简历数2587人,投递简历次数10258次,投递岗位数3879个。秦云就业举办网络招聘会4次,共计117家单位参会,提供岗位602个,招聘人数20940人。14、举办线下招聘会4次,3.30-3.31日在阳光广场举办了2021年榆林市春风行动暨“互联网+智慧”人才招聘会,共计参会单位328个,提供职位7632个,接待人数5391个,接受简历2184个,初步达成就业意向927人。4月10日,2021年春季大型人才招聘会暨榆林学院2021届毕业生洽谈会在学校训练馆举行。228家用人单位参加招聘,提供就业岗位6500多个,3000余名往应届毕业生参加,现场500多名学生签订了就业意向协议书。5月8日,2021年服务榆林地方经济发展专场招聘会暨就业见习供需见面会在学院图书馆北广场举行。本次招聘会紧扣“服务地方引才”的理念,邀请榆林80家地方知名入校参会,提供1200多个就业和实习岗位。10月22日,召开2021年榆林市“金秋招聘月”暨“互联网+智慧”网络招聘会,参加本次招聘会的用工单位有99家,提供岗位433个,参与求职人数3526人,接收电子简历1141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308人。15、微信公众号全年共发布相关信息1600余条、招聘信息22000余条,新增粉丝4400余人。16、今年一月份接收向明人力资源有限公司4732人,9月底向榆林市公安局移交1479人,截止目前因新增、辞职、退休、辞退、死亡等原因,现管理公益性岗位2135人、劳务派遣人员11612人,合计13747人。17、截止2021年12月8日共完成组织3296人次参加了职业技能水平评价,有2774人次取得不同等级职业资格证书,其中初级2308人次、中级466人次。目前还有4014人次正在组织考试。三、存在的问题1、2020年见习人员于11月底完成全部见习期,在见习延期到12个月的基础上,见习留用率相比往年度减少。2、市级创业孵化基地的认定和孵化补贴发放进度缓慢,极大影响了创业孵化基地的工作积极性。3、档案管理业务预约系统不能挂接到省厅公共就业服务系统,影响办事效率。4、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前期准备工作还不够充分,由于机构改革等原因,致使职责不清晰,分工不明确,有些工作只能被动等待,难以按省上要求如期推进。四、整改措施积极做好机构整合后的有关工作,待新领导任命后按照新的内设机构设置,对人员进行重新划分,力求发挥最大每个人的特长。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继续做好市本级及全市就业见习、青年见习工作,联系高校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见习,按季度、多批次合理安排;办理好延期人员的申报、保险购买;督促各县市区尽早部署,多批次开展,确保能够尽早完成见习任务。2.继续注重创业政策和优秀创业典型宣传,开展各类创业活动,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进一步完善创业基金贷款的发放和管理工作;加强对已认定市级创业孵化基地的管理工作。3.以实施档案信息化、规范化建设为重点,启动档案信息全面采集工作;分步实施档案数字化工程,做好与部里系统衔接准备,促进档案线上服务工作。4.按时完成2022年中、省关于公共就业专项招聘活动,尽快开展现场招聘会,其中包含秋季大型人才招聘活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专场招聘、大中城市联合招聘等活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