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岚皋县畜牧兽医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畜牧兽医科学技术推广、畜禽防疫、种畜禽管理及推广、草原推广、畜禽养殖及交易监管。 | |
住所 | 岚皋县城关镇岚花后街2号 | |
法定代表人 | 黄华 | |
开办资金 | 18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岚皋县农林科技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92.09万元 | 190.9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岚皋县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和非洲猪瘟防控的大背景下,我县畜牧兽医工作坚持疫情防控与恢复生产两手抓,继续按照“创优创新、提质提效”的要求,围绕乡村振兴,积极探索发展生态循环型特色养殖,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落实好养殖行业用地用电优惠政策,对新建规模养猪场、新建万头以上规模养殖场进行重点扶持,对新增能繁母猪给予补贴,对重点场配套粪污资源化设施进行支持,年内新建规模养猪场5家、规模肉牛场4家、规模肉羊场1家。截至目前已投产7家。二是积极响应县局开展的“乡村振兴百人技术服务团”活动,所有技术干部均到镇、村及各规模养殖场、产业大户指导工作,分片划定责任区,签订责任书,落实帮扶责任。三是县政府领导与各镇签订了2021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目标责任书,明确目标任务,逐级夯实责任。截止目前,春秋两季动物疫病防控已全面结束,经检查,国家强制免疫病种免疫密度均达95%以上,抗体检测合格率80%以上,所有规模养殖场均采用了程序免疫。(二)落实防控措施,持续开展非洲猪瘟防控。一是落实行业管理、属地管理和养殖企业的主体责任,总结前期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实践,协调住建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严禁泔水喂猪,落实各镇的属地管理责任,指导养猪场户特别是规模化猪场和种猪场严格落实清洗消毒等防控措施、改善防疫条件、加强防疫管理和疫情排查,鼓励开展非洲猪瘟自检;二是做好动物疫情监测,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和紧急排查日报告制度,充分发挥县、镇、村三级疫情监测体系作用,做好疫情风险评估,确保疫情早发现、早处置;三是加强动物卫生公路检查站监管力度,推行生猪运输车辆备案等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生猪及其产品“点对点”调运管理办法,保障生猪调运安全;四是加大宣传力度,杜绝从高风险区调入生猪,提高防范意识,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良好氛围;五是强化应急储备,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加强了应急值守,落实了带值班制度,公布了疫情监督举报电话,层层压实责任,提高快速反应处置能力,健全群防群控的工作机制。各项防控措施的全面落实,为我县畜牧产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年以来,我县未发生重大动物疫病。(三)抓好技术培训,提升产业发展科技水平。把技术培训作为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的重要手段,及早动手,制订培训计划,积极组织开展农民培训活动,采取县上集中培训、乡镇定点教学和到村组专题培训、大户现场指导相结合的办法,扎实推进畜牧技术培训工作。围绕乡村振兴工作,以产业大户、规模场、职业农民、家庭农场为纽带,以技术示范为主要形式,按照“技术人员到点、良种良法进村、技术要领到人”的要求,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村、驻场、入户,零距离、面对面地讲给养殖户听、做给养殖户看、带着养殖户干,全程开展科技服务,切实提高畜牧养殖技术的普及率和到位率。今年已培训养殖户、村防疫员及相关技术服务人员2500余人次。同时单位内部采取集中学习、参加省市业务进修等形式,对单位职工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干部职工业务素质。(四)强化监督管理,抓好畜禽粪污防治。依照《安康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安农业发〔2018〕141号)文件要求,深入理解文件精神,立足本地实际,坚持保供给与保环境并重,结合我县出台的《岚皋县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实施方案(2018—2020)》,强化多部门协调配合与信息互联互通,同向发力,全面落实畜禽规模养殖环境评价制度、落实畜禽养殖污染监管制度、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制度、落实规模养殖场主体责任制度和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机制,扎实开展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同时,今年,我县结合春秋两季动物防疫工作,对各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进行了督查指导,夯实各镇的属地管理责任和养殖企业的主体责任,并于7月、8月分别印发了《关于开展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督查指导的通知》(岚农发〔2021〕50号)、《关于切实做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岚农发〔2021〕57号)文件,对养殖场户进行了全覆盖的排查整治,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有效开展,开展了畜禽规模养殖粪污治理专项检查,大力整治不符合环保规范的养殖场户,今年以来共完成专项督查3次,下发整改通知书4份。目前,辖区内22家规模养殖场已全部配备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施设备,并通过了验收,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100%;全县养殖场户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89.19%。(五)抓好项目建设,扶持关键环节提质增效。2021年共实施畜牧渔业产业建设项目16个,财政共投资748万元,其中生猪养殖建设项目11个,财政投资400万元;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财政投资200万;标准化规模场建设项目,财政投资50万元;生猪良种补贴项目;财政投资8万;冷水鱼业发展项目,财政投资10万;水产品加工和仓储保险能力项目;财政投资80万;截止目前,除了水产品加工和仓储保险能力项目即将开始验收,其余所有项目已全部实施完成,通过验收。(六)严格时限要求,全面完成遗传种质资源普查工作。为切实做好此项工作成立了县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推动全县畜禽水产资源普查工作,8月份印发了《第三次岚皋县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实施方案》(2021-2023年)编写工作,并完成了人员培训、资料收集;9月完成了外业调查;10月下旬完成了内业整理,并上报成果资料。完成普查资料上报的镇共计12个,全县普查进度100%。按时完成遗传种质资源普查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县完成水产品产量5923吨,渔业总产值6840万元;年内饲养生猪存栏6.5万头,出栏9万头,羊出栏5万只、牛出栏1400头、鸡出栏127万羽,肉类产量1.1万吨。积极推进现代生猪产业“1+10+50+100”转型升级示范工程建设,今年已培育市级示范园1个、县级示范园2个以及畜禽标准化示范场1个。渔业产业方面,今年实施了冷水鱼业发展项目、水产品加工和仓储保险能力项目、岚皋县绿水生态农业市级良种繁育园改造提升项目以及培育县级生态循环示范园1个。2021年共实施畜牧渔业产业建设项目16个,财政共投资748万元,其中生猪养殖建设项目11个,财政投资400万元;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财政投资200万;标准化规模场建设项目,财政投资50万元;生猪良种补贴项目;财政投资8万;冷水鱼业发展项目,财政投资10万;水产品加工和仓储保险能力项目;财政投资80万。粪污资源化利用方面,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新建规模养殖场全部建立了符合要求的粪污资源化利用配套设施,年内开展了3次督察检查,有力推进了整体工作进展。从跟踪监测的情况来看,年度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89.19%,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配套率100%,圆满达成了既定目标。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基层防疫对薄弱,缺乏专业人才,村防疫员老龄化严重,产业发展、新技术推广人力严重不足,防疫越来越力不从心,下一步我们将探索人才培养机制,吸引农村有才干的年轻人加入到动物防疫队伍中来。二是各养殖企业各自为战,利益联结不强,带贫益贫效果不显著,下一步将依托岚皋县畜牧产业发展协会,整合资源,推进园企协作,鼓励有实力的养殖企业聚合生产要素,引领关联企业间的联合与合作,增强我县生猪产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巩固我县畜牧产业建设成果。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积极依托岚皋县畜牧产业发展协会,通过整合资源、推进园企协作,鼓励有实力的养殖场户聚合生产要素,探索订单化生产,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均摊风险,增强我县生猪产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保供稳价巩固畜牧产业建设成果;二是探索人才培养机制,吸引农村有才干的年轻人加入到动物防疫队伍中来。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