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省河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河流工程技术研究,为河流管理提供研究技术咨询服务。治河泥沙与防洪技术研究;水资源与节水技术研究;河流生态与遥感应用技术研究;水文勘测设计与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及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环境工程设计、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涉及执业资质许可以行政主管部门核定范围为准)。 | |
住所 | 西安市文景路中段202号调度中心大楼12层 | |
法定代表人 | 冯普林 | |
开办资金 | 2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自收自支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江河水库工作中心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47.94万元 | 41.96万元 | |
网上名称 | 陕西省河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从业人数 6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按照年度目标责任书,2021年目标任务包括重点工作10项和共性指标8项。1、重点工作完成情况⑴签订合同额400万元。截止目前,实际签订合同额439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09.8%。⑵完成总产值400万元。已完成439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09.8%。⑶完成营业收入400万元。全年营业总收入262.2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65.6%。⑷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实际新增固定资产1.02万元。⑸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各项支出不突破控制指标,职工年平均收入6.0万元。全年营业收入262.2万元,实际支出282.22万元,其中职工薪酬195.61万元,办公经费12.38万元,项目工作经费74.23万元。全年职工平均收入达6.0万元。⑹完成省中心安排的基础研究相关工作。完成2021年洪水预报分析、陕西省16条跨省(市)河流水量分配、渭河生态流量保障、北洛河生态基流调度、渭河河床演变研究等18项基础研究相关任务。⑺完成与省科技厅、水利厅签订的基础研究及相关技术服务工作。完成了《秦岭北麓水资源与水生态保护研究》《陕西省“十四五”水利科技规划》2项省厅科技项目研究及配合验收工作;按要求提交了《河道抢险用大体积块石生产技术推广》《工业废渣和渭河细砂制造抢险用石材料配方及成型机械研制》《陕西省渭河生态区水生态安全评估体系研究》验收材料。⑻开展向上级有关部门科技项目申报的相关工作。先后向省科技厅申报了2022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产业创新链项目《陕西省黄河生态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向省水利厅申报了2022年度省级水利发展资金水利科技项目《陕西省高含沙洪水地区组成及分类治理研究》,水资源管理项目《陕西省渭河、汉江、嘉陵江等26条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编制》,水利前期项目《近期潼关高程变化及其对库区防洪安全影响研究》。⑼按时足额兑现职工福利待遇,不拖欠农民工工资,不出现任何上访事件。实际兑现职工前半年工资,未兑现职工福利待遇,未拖欠农民工工资,无上访事件。⑽安全生产实现“两个为零”目标。已实现,全年无安全生产事故。2、共性指标完成情况=1*GB2⑴强化政治学习,提升政治、思想、纪律和作风建设水平组织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讲党课—《把党性建设作为党员生命的基石》,教育党员做到“忠诚、干净、担当”。=2*GB2⑵加大基础工作投入,规范支部组织、制度建设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及工作报告制度;用好“学习强国”平台,认真开展“党员积分制”管理;坚持“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制度等。=3*GB2⑶抓责任夯实和风险防控,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结合单位实际扎实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促进“四个安全”;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中心“十条规定”。=4*GB2⑷重视价值观和行业精神塑造,推动单位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严格绩效考核及奖惩;制作河流研究中心建党100周年成果展示展板;参加省江河中心委员会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学习班等;参观陕西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提交为群众办实事台账;完成五篇宣传报导。二、2021年工作开展情况及工作成效1、认真开展渭河洪水预报分析安排7名水情预报分析员轮流值班,骨干分析人员连续20天24h值守,及时作出22份预报成果。洪水出现以后,开展跟踪调查,收集相关水库运用和前期河道资料,勘查洪水来源及河口条件,开展洪水分析,编制提交了《2021年汛期渭河及三门峡库区雨水情总结分析》成果。2、精心组织完成陕西省16条跨省(市)河流水量分配成立项目组,明确分工和进度要求,克服经费没有着落等困难,认真开展调研和资料收集,起早贪黑、加班加点工作,精心完成了16条跨省(市)河流水量分配。2021年2月27日,陕西省嘉陵江、汉江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已经省水利厅报请省政府审定同意并印发。11月30日,陕西省北洛河、泾河、无定河、伊洛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已经省水利厅报请省政府审定同意并印发。12月22日,陕西省渭河、延河、杏子河、周河、淮宁河、达溪河、褒河、西河、乾佑河、旬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已经省水利厅报请省政府审定同意并印发。3、扎实开展渭河生态流量保障、北洛河生态基流调度多次讨论确定了渭河、北洛河主要控制断面,拟定控制断面生态流量目标计算方案,广泛收集资料分析断面常规生态调度、应急调度、预警保障措施等,按要求提交了研究成果。4、不断强化水利科技攻关承担省厅级研究项目4项:包括《陕西省“十四五”水利科技规划》《河道抢险用大体积块石生产技术推广》《工业废渣和渭河细砂制造抢险用石材料配方及成型机械研制》《陕西省渭河生态区水生态安全评估体系研究》。结合各项目任务要求和特点,精心组织相关业务人员联合攻关,突出成果创新,不断完善报告编制。截止目前,《陕西省“十四五”水利科技规划》成果已提交验收,其余三项成果已提交待验。5、不断深化渭河中下游河床演变研究根据项目任务要求,及时调整分工,强化创新和规划应用研究,着眼项目验收,规范成果整理,不断完善报告编制。6、高度重视对外经营承担对外经营项目包括:《三门峡水库(渭河下游)库区原型试验研究》、6项水土保持监测、《2021年秋汛渭河洪水防御、河道冲淤与三门峡库区影响分析研究》。均按要求及时提交季报、年报和项目成果。截至目前,除4个水保监测项目和渭河秋汛洪水项目外,其余项目均已按要求提交成果并验收。7、狠抓安全生产和单位发展一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安排工会小组及时联系采购防护用品,采取居家办公方式,通过腾讯会议,及时组织业务人员开展项目讨论,保障单位重点工作顺利推进。二是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强化干部职工防盗、防火、车辆和人身安全宣传教育,及时更换办公室插线板,坚持河道查勘和车辆安全原则,注重消除不安全隐患。三是编制提出了河流研究中心“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十四五”科技研究规划。四是重视资质拓展工作,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资质。五是持续推动建章立制,及时细化单位管理制度,对单位管理重要事项全覆盖,推动单位管理能力和管理体系逐步提升和完善。三、存在问题分析1、单位履行河流应用基础研究职能的公益性、基础性地位尚未在省中心事业序列中得到体现。2、省厅及省中心长期借调2人,病休1人,占职工总数的14%,单位负担沉重。3、按省中心要求在水资源方面承担了大量工作,但是工作经费尚无着落,职工福利兑现不足、成长空间有限,河流应用基础研究人才流失严重。四、2022年工作打算及措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中心的安排部署,持续加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狠抓河流应用基础研究和横向业务联系。主要工作及措施如下:1、认真做好省中心渭河防汛相关技术服务工作;2、完成陕西省清涧河等10条跨市河流水量分配;3、加强科技申报和横向业务联系,实现年度经营目标400万元;4、持续抓好党员学习教育、党风廉政、安全生产、扶贫帮困等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1.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证书:证书编码:水文证61117054号;证书有效期:2017.10.31-2022.10.30。2.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证书:证书编码:水资论610118026;证书有效期:2023.11.11。3.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单位水平评价证书:水保监测(陕)字第0009号;证书有效期:2020.10.01-2023.9.30。4.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水平评价证书:水保方案(陕)字第0115号;证书有效期:2018.10.01-2021.9.30。延长有效期至公告2022.9.305.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环保工程专业承包三级,证书编号:D361275988;证书有效日期:2020.6.29-2025.6.296.钻井资质:证书编码:SXZJ610100092;证书有效期:2022.8.29。7.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陕)JZ安许证字【2021】311966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