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安塞区>
延安市安塞区电化教育中心
延安市安塞区电化教育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21 09:19
单位名称
延安市安塞区电化教育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中小学的电化教育、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的业务管理、业务培训、业务指导、设备配备和教育教学服务。
住所
延安市安塞区一道街前街
法定代表人
惠光
开办资金
5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安塞区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97万元
173万元
网上名称
延安市安塞区电化教育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电教中心紧紧围绕我区教体局中心工作,以全区中小学校园网络管理维护、教师信息技术研究培训、实验教学和“双创”工作为重点开展工作,现将我单位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强化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教师信息化素养进一步提升一是加大业务培训力度,提升从业人员信息化素养。我中心在深入一线培训指导的基础上,对各初级中学分管教学工作的中层领导、电教中心主任、网管人员和全体教师进行了计算机考试业务培训。7月份对各中小学、幼儿园分管教学工作的中层领导、电教中心主任和网管人员共计110人,开展了智慧黑板、智慧录播、移动录播、智慧校园等业务培训;8月份对各中小学分管教学工作的中层领导、实验管理员、实验教师共计80多人,进行了虚拟实验演播系统业务培训;12月份对各中小学、幼儿园项目校长、教务主任、电教中心主任和部分教育信息化骨干教师共计130人,开展了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管理团队培训。二是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工作稳步实施。为进一步提升我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一是开展了全区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开课情况和任课教师基本情况调查工作,有针对性地组织了全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研活动,信息教育研究成果喜人,由区第一小学等四所学校申报的5个省级“十三五”信息教育规划课题顺利结题,由化子坪镇初级中学等三个单位申报的省级教育资源征集课题完成阶段性结题;三是创客教育稳步开展。高级中学、初级中学、第一小学创客教室使用率非常高,培养了一大批“创客”人才。在全省中小学生创客大赛中有3人获一等奖、5人获三等奖,高级中学获评优秀组织奖,闫龙老师获评优秀指导奖;四是扎实开展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培训工作。教体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教体局业务股、电教中心、教研室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我中心承担技术保障工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五是顺利完成了初中二年级信息技术操作考核工作,取得了无事故、零失误的满意成绩,全区初中二年级信息技术考核过关率达96.4%。二、扎实开展了实验教学指导工作,为实验教学与素质教育的高度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1.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了实验教学档案。根据新课标要求,我中心完善修订了《实验教学考核制度》《实验仪器存放标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已成为各中小学开展实验教学工作新的指南。2.经过精心组织安排,顺利完成了高中二年级理化生、初中三年级物理化学和初中二年级生物学业水平实验操作考核工作,顺利完成了高中三年级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取得了无事故、零失误的满意成绩。3.顺利完成了电教实验设备的统计工作。为准确掌握全区中小学电教实验设备管理情况,今年9月份开展了全区中小学电教实验设备的摸底统计工作,已完成统计上报。三、设备维护工作成效显著一是积极开展网络答疑工作。为有效解决基层学校技术难题,我中心建立了安塞教育网管群、安塞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群,为学校幼儿园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我中心业务人员与基层学校网管人员天天保持信息畅通,全年实现网上答疑410多条,为全区中小学幼儿园信息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技术保证。二是设备维护“校校通”工作扎实开展。为了让服务更接“地气”,中心积极践行“三个一线”(维护在一线、培训在一线、服务在一线)工作法,提高了服务的实效性,实现了常态化。在设施设备维护管理指导方面,每学期我中心都会组织专业人员逐校进行设备维护,“手把手”指导学校网管人员进行设备维护,现场答疑解惑,既维护了设备,又培训了技术,真正把技术留给学校。2021年共疏通学校校园网络3个,检修计算机教室36个,维修计算机260多台、投影机60多台、监控摄像头110多个、“班班通”多媒体设备190多套,更换室外交换机80多台,保证了教学设备的正常运转。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努力的方向1.中小学、幼儿园管理层的信息化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信息教育是一项一把手工程,校园长的信息化素养决定着学校、幼儿园的教育信息发展水平。今后我们将充分利用能力提升2.0等平台,加大校园长信息化培训力度,整体提升校园长教育信息化素养。2.信息教育设备使用率有待进一步提升。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信息化设备使用率有所提高,但校际之间、学科之间、教师之间的使用率极不平衡,与教育信息化的巨大资金投入不相适应。今后我们将继续采取培训、活动、考评三项措施并举的工作思路,调动广大教师的教育信息化热情,提高一线教师的信息化素养,稳步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3.智慧校园建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近几年我区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学校信息化水平得到明显改善。但与先进县区相比,我区大部分学校的多媒体设备已经老化,智慧课堂、智慧校园管理、智慧录播、创客教育等方面仍然处在起始阶段。今后我们将利用各种机会,加大宣传力度,争取相关投入,进一步提升我区教育信息化办学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