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子长县> 子长市瓦窑堡街道办事处市场监管所

子长市瓦窑堡街道办事处市场监管所

发布时间: 2022-03-21 09:18
单位名称 子长市瓦窑堡街道办事处市场监管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辖区市场综合监管工作。负责开展工商、质监、食品、药品、反垄断、物价、盐业、合同、商标、专利等市场监管领域的监管工作。做好宣传、培训等工作。
住所 陕西省子长市齐家湾社区王李家沟院内三楼2号
法定代表人 何小东
开办资金 24.6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子长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7万元 1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在市场监管局的领导小,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一)加强学习教育,努力树立良好风气。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实质和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监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证。同时,充分利用日常工作中的实际案例,以个案为例展开讨论,交流办案经验,对查办案件中的疑点、难点集体讨论、集体攻关,在交流讨论以及争辩中解决了问题,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经验,提高了执法能力。(二)紧盯目标任务,全面夯实各方责任。结合瓦窑堡街道实际,年初制定了《2021年瓦窑堡街道办市场监管工作计划》,对全年市场监管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并按照网格化监管要求,夯实各网格监管责任,与辖区36个行政村聘任的以村主任为主的36名市场监管信息员签订目标责任书,组织开展信息员业务培训,提高农村信息员的协管水平,不断完善责任体系(三)守牢安全底线,不断强化市场监管。坚决贯彻“四个最严”要求,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在辖区内持续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春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包装饮用水质量安全、保护野生动物及非洲猪蕴防控等10余项项整治工作和“药品安全放心工程”专项行动。以农村小作坊、小摊贩、农村集市等为重点对象,以方便食品、保健食品、休闲食品、酒水饮料、调味品、奶及奶制品等为重点品类,以农村市场、城乡结合部、校园周边等为重点区域,全面打击“山寨”、“三无”、假冒伪劣、过期等食品生产经营行为。以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小饭桌”和“五毛”食品为整治重点,保证群众饮食安全。共检查食品生产企业26家次,发现问题7家次,现场责令整改完成7家次,检查农贸市场2个、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店468家。二、社会经济成效,(一)聚焦民生热点,扎实开展“铁拳行动”。按照市局《关于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实施方案》,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聚焦关系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重点商品,贴近群众生活的重点服务行业,开展了多形式的专项整治行动。先后组织开展了涉及医疗、医药和保健品虚假宣传专项整治、“山寨”白酒市场专项治理等,收缴违法宣传彩页2000余份,查扣“山寨”白酒50余瓶。同时,以示范为带动,全力推进“放心消费”创建工作,辖区内各类经营主体申报市级“放心消费”创建示范单位2家,县级“放心消费”创建示范单位3家。(二)突出工作重点,全面规范食品经营。一是积极推行“公勺公筷”,倡导群众文明用餐。在辖区内继续开展“推行公筷公勺,共建文明餐桌”行动,要求各餐饮门店LED显示屏滚动播放行动标语,提高群众知晓率。同时,各网格监管员入店指导工作,促进餐饮单位落实“三标配、三提醒”工作,小餐饮服务单位落实“公筷公勺(分菜夹)”推广工作。目前推广使用“公勺、公筷”大中型餐饮店260家,小餐饮330家,学校食堂23家,企事业单位食堂11家。二是全面开展排查整治,确保师生饮食安全。春秋两季开学前成立专项检查小组,一把尺子量到底,对辖区内中小学、幼儿园逐个进行开学前的专项检查,对食品安全工作不达标的坚决不予供餐。共出动执法人员142人次,检查中小学44家次,针对个别学校因学校占地面积小导致学校食堂布局不合理未设置独立的粗加工间等问题,责令学校限期整改。三是强化经营管理,开展风险等级评定。将风险等级评定与食品经营日常监管、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文明餐桌创建、明厨亮灶改造等有机结合,共对辖区内1120户食品经营户进行风险评级工作,其中A级620户,B级380户,C级120户。对560家餐饮单位开展量化分级评定工作,其中B级260家、C级320家。辖区内95%以上的餐馆开展了文明餐桌创建工作,取得良好效果。(三)强化药械监管,确保公众用药安全。与辖区内57家药品零售企业、26家化妆品经营单位(门店)和28家化妆品使用单位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建立药品零售企业档案57份,村卫生室药械使用档案37份,化妆品经营使用单位档案54份。组织开展了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药品安全专项检查,以药源性兴奋剂监管为主线,开展特殊药品经营、使用单位全覆盖、全链条的专项治理,及时消除安全风险隐患,确保“十四运”精彩圆满举办。针对新冠疫情防控实际,切实落实好购买退烧止咳类药品实名登记工作,全面加强疫苗全链条监管,落实疫苗配送、预防接种环节的质量监督责任,确保每一品种、每一批次疫苗安全有效全面提升疫苗监管水平。今年以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580多人次,检查药品零售企业57家,检查医疗机构37家,检查化妆品经营使用单位54家,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12份,立案查处2起,被推荐为延安市深化“药品安全放心工程”行动先进单位。(四)加强廉政建设,不断规范执法行为。切实加强廉洁自律教育,严格执行廉政执法的相关规定,文明规范执法,执法人员增强了廉洁自律意识,自觉的遵守法律、法规和廉政制度,不执“利益法”和“关系法”。通过夯实思想基础,全体同志进一步增强了党性,端正了态度,提高了觉悟,加强了群众服务意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各方面工作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同时,以培养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良、作风清正、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监管队伍为目标,坚持抓学习培训,通过对全体人员进行业务知识、执法技能集中培训,提高执法人员执法水平,不断规范执法行为。(五)强化宣传教育,形成齐抓共管局面。在强化市场监管的同时,注重加强安全知识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以提高广大群众的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营造良好的安全监管氛围。先后四次在辖区内组织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和宣传活动,发放相关知识宣传册5000多本,充分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食品安全宣传周、药品安全宣传月、质量月、乡镇集会和庙会等特殊时间设立宣传咨询点,采取发放宣传资料、摆放实物和图片展览、开展现场咨询服务等形式,向群众宣传市场监管法律法规,发放安全知识宣传资料3000余份,努力营造全民关注市场监管的良好社会氛围。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当前,按照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改革有关要求,市场监管所重新组建成立,但由于办公场所、日常经费、监管装备等未按照要求落实到位,严重制约了监管工作的开展。由于改革后整合了多部门的监管业务,监管人员的执法水平和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需要经常性加强培训教育以适应监管需求。同时,部分经营户对依法守法经营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法律意识淡薄,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四、下一步计划,按照全市市场监管工作实际,结合执法改革要求,尽快理顺相关职能,重点做好以下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把干部培养作为干事创业的根本前提,始终坚持将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全力打造一支“忠诚,能干,担当,干净”的市场监管铁军。二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类宣传活动下乡进村入户、各种普法宣传、开展联合检查等多种形式和方法,开展市场监管法律法规和维权知识宣传活动,切实提高广大农民识假辨假知识,提高农民维权意识。三是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采取发放明白卡、以会代训、执法检查等多种方式,组织好对各类经营主体的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和生产知识学习,坚决杜绝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不断规范市场经营活动,切实保障质量安全。四是进一步提高监管能力。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形式,全面加强改革后划转人员的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和执法能力培训,熟悉掌握《市场监管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市场监管行政执法文书制作规范》等法律法规,确保划转人员尽快适应新的执法环境,创造性开展执法工作。五是进一步强化执法办案。加大执法办案力度,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衔接,从严从重处罚市场监管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