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阴县汉阴中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高中学历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高中学历教育及其它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汉阴县北城街东段 | |
法定代表人 | 夏忠丽 | |
开办资金 | 2146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阴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1143.48万元 | 19608.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汉阴县汉阴中学·公益 | 从业人数 30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汉阴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一门心思抓教学,向精细化要质量。1.整章建制提质量。学校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教职工绩效工资考核发放办法》等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教师工作绩效考核,严格实施制度制约和机制激励管理,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所有课程,每月定期开展教学常规检查,充分发挥学生评教功能,加强早读、午自习、晚辅的学生组织监管工作,抓好教学流程各环节督查,不断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为提高教学质量夯实管理基础。2.立足课堂抓教研。学校积极倡导教师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大力推行领导班子成员推门听课制度,引领教师反思教学工作、夯实集体教研、开展课题研究、参加教学大赛,大面积激发全体教师立足课堂抓教研的积极性,促进了课堂教学水平的普遍提高。(二)一鼓作气抓师德,向规范化要实效。严抓师德师风不放松。本年度我们继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教师中开展“树师德,铸师魂,争做四有好教师”美德师生评选,邀请退休老教师查正坤等师德典型举办师德大讲堂,不断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养。2021年,我校8名教师被评为县“优秀教师”,3名教师被评为县“优秀班主任”、1名教师被评为县师德标兵、1名教师评为县先进教育工作者。(三)一马当先抓德育,向精品化要成果。1.“三全”德育显活力。明确树立学校、家庭、社会德育“三级目标”,做到有章可循;坚持“德育课程为主导、学科课程为阵地、文化课程为灵魂、实践课程为落脚点”四位一体;确保“融入校园文化、融合教学常规、融入课程体系、融入学生活动、融入学生评价”五个融入;在做好常规德育工作基础上,倾力打造以“六个一”即一园(课程育人)、一馆(文化育人)、一剧(活动育人)、一岗(实践育人)、一网(管理育人)、一“校”(协同育人)为载体的六个育人。通过德育管理网格化、精细化,实现“人人承担育人重任,科科渗透德育内容,处处蕴含德育寓意,时时贯彻德育思想”,“三重融合,三全育德”入脑、入心、入行。2.心理健康暖人心。2021年,学校坚持“用心做教育,让心灵更阳光”的心理健康教育思路,成立“心语”委员会。定期开展团队辅导及心理咨询,进行心理疏导活动、开展心灵使者选拔、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活动、举办家长学校讲堂,汇聚合力,逐步构建起以班级为主体、班主任为核心、心理健康老师为专职的立体式、全方位“一心五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四)一以贯之抓安全,向制度化要保障。积极探索“321”安全综合治理体系要求,深化“三级三段三排查”安保机制,坚持校级、年级、班级联合排查制,以安全管理、隐患整治、安全教育为重点,日查、周清、月总结。本学年度学校组成了六支安保队伍,每日轮番对学校进行全方位安全巡查,尤其加大对学生午休、晚休的安检力度。针对入校安全关,组成十个安全排查组在学生返校时进行严格的例行检查,确保校园平安。(五)一心多点抓统筹,向协调化要发展。树立全面育人理念,将体艺、劳动教育规范纳入课堂教学、校本课程,并将其渗透到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一是扎实有效地开展“2+1”体艺活动和阳光体育活动,举办独具特色的体艺科技节、金话筒主持人大赛、信息化基本功大赛等丰富多彩的体艺科技活动,持续强化学校管弦乐队、国旗班训练,不断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二是落实县局五项管理“二十条措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积极探索高中阶段“双减”实施路径。三是践行“劳动育人”教育理念,建设了汉阴中学种养殖体验园,设立校外劳动基地。通过体验农耕文化,亲历农事农活,学习劳动技能,引导学生传承“劳动光荣、珍惜粮食”传统美德,锻炼学生体质和意志。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年来,在多方支持及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进一步发展。2021年8月,我校与西安高新一中“联姻”办学,“云校”直播班顺利开班,让汉阴学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顶尖的教育资源。本年度我校先后获得“陕西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安康市立德树人优秀学校”、“安康市德育优秀案例”一等奖、“安康市首批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安康市五四红旗团委”等多项荣誉称号。学校被兰州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双一流”高校授予“优质生源基地”。2021年高考我校本科上线1174人,本科上线率83.09%,其中一本上线446人,600分以上16人。宏志班一本上线率达99%。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的问题:1.学生学习习惯和自制力较差,“双一流”录取人数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待还存在较大差距。2.学科教师储备不均衡,制约了新高考改革工作的全面推行。改进措施:1.继续抓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做细做实教学常规管理,以课堂改革为抓手,努力提升课堂效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积极主动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请求协调相关部门分批逐步解决师资储备不足的问题。四、下一步工作思路:2022年,学校将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1.坚持一个中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造激情和谐学习型校园”为中心,大力推进“课堂革命”,力求课堂深度融合、传承创新,进一步提高教师把握学情、理解学科、深化课堂的能力和水平,引导教师静心反思、集思广益,确保新高考改革顺利实施,力争在变局中开新局,不断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2.狠抓两项建设。一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师资管理水平,激励教师逐渐成长为教学名师。释放教师资源,提升教师地位,优秀人才下沉到教学一线。二是加强校园文化安全建设,努力提升校园文化氛围,严格校园安全管理,确保校园稳定师生平安。3.推行三项管理。一是推行骨干教师梯队建设制度,树立一批优秀典型,引领教师成长。二是细化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制度,奖优罚劣,形成你追我赶的良性发展模式。三是落实全员德育化管理评价制度,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向纵深推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本年度我校先后获得“陕西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安康市立德树人优秀学校”、“安康市德育优秀案例”一等奖、“安康市首批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安康市五四红旗团委”等多项荣誉称号。学校被兰州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双一流”高校授予“优质生源基地”。学校所做的工作得到省市县领导的肯定。本年度无诉讼投诉。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