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安康市群众艺术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指导组织群众文艺创作和展览活动群众文化理论研究组织开展群众文艺<辅导/培训/交流>活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和群众文艺资料收集整理与保护受权制定文化艺术<比赛/考级/评奖>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 | |
住所 | 安康市汉滨区鼓楼街126号 | |
法定代表人 | 周墙 | |
开办资金 | 13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安康市文化和旅游广电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39.36万元 | 934.99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安康市群众艺术馆.公益 | 从业人数 4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安康市文化和旅游广电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多彩。2021年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抓手,组织开展安康市2021年“文化安康大舞台”系列展演活动,先后举办了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社团优秀节目展演、唱支山歌给党听—经典红色歌曲展演、群众广场舞展演、国标舞展演、红色经典诗歌朗诵大赛等活动;组织文艺节目赴麻柳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送文化进校园暨麻柳镇书院小学庆六·一联欢活动;联合陕西省京剧院连续开展了9场“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红色经典演出进基层活动;先后在紫阳红椿、石泉中坝、安康中学高新分校、茨沟镇初级中学开展了公益文化春风行·关爱留守儿童进校园活动,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2.文艺创作成果显著。本馆组织各类专业干部深入生活,深入基层,深人社会,下大力量繁荣文艺创作。2021年,本馆组织文化专业干部先后创作了《祈福安康》《汉水咏思》《小康路上又一年》《致敬农民工》《秦汉古茶古今对话》《人间仙草绞股蓝》《云雾茶语》等文艺作品二十三个,其中《致敬农民工》入选参加全省诗歌朗诵大赛,散文《汉水咏思》在《文化艺术报》发表等,汇聚全市优秀群文干部创作网红歌曲串烧《欢腾2021》《美山美水美安康》《金牛报春贺新年》登台2021安康市春节联欢晚会。与《百花》杂志社联合开展安康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创新案例及理论研究论文征集工作,征稿时间截止11月底,现已推荐16篇论文至《百花》杂志社刊发,目前共征集论文41篇。成功组织举办“群星风采”陕西省第八届群文技能大赛安康分会场活动,全市共计90名文化馆站工作人员作品参加分会场比赛活动,推荐40件作品参加全省比赛,获得一等奖1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19个的优异成绩。3.各类展览彰显魅力。2021年,市群艺馆联合社会各团体积极开展全市群众书画、摄影展览交流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共完成各类展览20余场,承办了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永远跟党走—全省群众美术书法摄影优秀作品展”,协办了市档案史志局主办的“党的百年华诞安康档案图鉴展览”,主办了“速写安康·第二届速写大赛”“魅力旬阳”主题美术作品展览,协助汉阴县、市青书协、市老年书画协会在本馆举办展览活动。由市群艺馆组织的安康儿童版画交流展览先后在江苏常州、甘肃天水举办,联合安康市教研室开展的“墨韵安康”全市少年儿童书画作品大赛已经完成完成征稿、初评、网上投票和现场创作工作。4.艺术普及培训创新开展。2021年,市群艺馆面向基层文化馆(站)从业人员、广大市民群众开展艺术普及培训工作,采用阵地培训与流动培训相结合、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等方式,充分发挥群艺馆职能作用,有效地为市民群众开展服务。一是开展少儿、成人(美术、舞蹈、钢琴、朗诵、书法、木刻版画、瑜伽、国画、陕南民歌、吉他、古琴、书法、合唱)等公益课程;二是举办全市文化馆(站)从业人员和文艺骨干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2021年策划举办“三区”人才支持项目陕南民歌培训班、汉调二黄骨干培训班、小舞台创作骨干培训班、广场舞师资骨干、非遗干部和传承人骨干、文艺志愿服务团队负责人等全市性培训活动;三是开展订单式培训,根据预约为各级各单位上门服务50余场次,安排本馆业务骨干先后深入到市老年大学、市政府、安中高新分校、汉滨区教体局、紫阳县、岚皋县、平利县、宁陕县、汉阴县等单位和县区开展培训辅导工作。四是数字资源建设项目《秦巴深处传妙音-紫阳民歌21集微视频》和《紫阳民歌数字推广》顺利通过省厅验收结项,服务群众超过10万人次。五是制定印发《安康市“十四五”全民艺术普及规划》,建立了全民艺术普及师资库,实施了“艺安康”全民艺术普及微课堂视频录制工作。5.非遗工作扎实有效。一是组织举办全市非遗干部和传承人骨干培训班、“汉调二黄”传承人及骨干人才培训班、陕南民歌培训班,共计培训300余人次。二是培训指导督促完成“黄河流域非遗保护项目”普查工作,顺利完成本市4个国家级非遗项目、37个省级非遗项目、186个市级非遗项目、490个县级非遗项目的普查登记工作。三是组织安康市第六批非遗保护名录评审工作、以政府名义将白河民歌、鬼谷子纵横棋弈、古法榨油等21个项目公布安康市第六批非遗保护名录。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年有近15000人次的城区中老年与少年儿童在我馆免费学习。由我馆辅导的民族器乐合奏《茉莉花》《樱花》,汉剧歌舞《盛世安康》参加了陕西省—香川县中日儿童线上交流活动。应社会各界需求,我馆开展了订单式、菜单式服务,创作辅导了一批优秀文艺作品。策划举办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展演活动,省级非遗保护项目“汉江号子”微论坛系列展演活动,国庆黄金周期间在西城阁、龙舟文化园组织举办“汉调二黄”户外惠民展演活动12场次。培训指导督促各县区开展“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申报工作。经努力,紫阳(紫阳民歌)、旬阳(木刻版画)、汉阴(书法、沈氏家训)成功申报为“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为传承发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和繁荣安康群众文化、丰富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我市经济发展发挥了应有的宣传推动作用。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运用新思想、研究新情景、解决新问题的水平还不够高;二是解决发展要素瓶颈制约问题上的办法不多,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的步伐还不够快;三是干部队伍中有时还存在慢作为现象。(二)改进措施:一是加强学习,提高理论修养,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抓好学习。学理论,学管理,学业务。二是强化大局观念,增强奉献意识和使命感,切实围绕群艺馆的中心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业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抓好制度建设,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三是立足根本点,从制度规范上加快作风转变,推动作风建设步入正规化轨道。四、下一步工作思路。2022年,安康市群艺馆将全面落实《陕西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和《安康市“十四五”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意见》,充分激活安康市中心城区(一江两岸)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效能,打响“文化安康大舞台、大展览、大讲堂”品牌,打造“一江两岸”以文促旅、文旅融合的高质量惠民服务项目—艺安康。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国家一级文化馆(2015年-2018年)备注:受疫情影响,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2019年-2022年)结果已于2021年11月18日-2021年11月25日进行公示,现未正式下文。我馆严格按照国家一级文化馆标准参加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各项指标均受到考核领导小组高度评价。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2年2月被中共安康市委、安康市人民政府表彰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先进集体”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