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咸阳市秦都区基层财政事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两政一教”债务化解;转移支付使用监管。 | |
住所 |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渭阳中路1号8楼803室 | |
法定代表人 | 王闽 | |
开办资金 | 7.9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咸阳市秦都区财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57万元 | 8.28万元 | |
网上名称 | 咸阳市秦都区综改办.公益 | 从业人数 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无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秦都区基层财政事务中心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区委、区政府及区财政局的正确领导下,学习党史,学习“七一”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坚守初心,埋头苦干,砥砺奋进,顺利完成各项工作。尤其在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方面,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创新工作思路,突出重点、实地调研、精心谋划、统筹组织,认真实施,使我区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特别是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就我区基层财政事务中心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加强学习,重视宣传。根据中、省、市提出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乡村任务。我区认真学习贯彻上级有关精神,围绕省、市2021年综改工作要点,大力宣传“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紧紧围绕我区“四美三宜”(即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农民增收生活美、乡村文明身心美;宜居、宜业、宜游)总体要求,动员各村积极申报财政奖补项目,做好项目筛选申报工作。二、抓好基础环节,规范实施方案。一是抓好“一事一议”村民议事环节。坚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民主决策,筹补结合。尊重民意,确定项目,张榜公示,确保财政奖补项目经过村民议事程序,使政府投入和村民出资投劳相结合,共同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二是抓好项目申报环节。在这个环节上,我们根据中、省、市“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要求,要求村内及时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讨论、确定、申报今年财政奖补建设项目。区农改中心在结合群众急需解决公益事业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建设农村道路、排水及路灯亮化、美化工程等公益事业建设。三是抓好项目招投标工作,对建设工期长、资金量大的重点项目由财政局牵头,联合审计局、农改中心、招标代理机构及专家评审员进行公开招投标,确定施工单位,做到公开、公正阳光操作。四是抓好项目实施的监理和督查环节。各村依托村监督委员会,成立由所在村的老干部、村民代表、民主理财组人员等组成的工程监理组,对施工质量进行全过程监督。三、在实施程序上做到“五个严格”。一要严格把控范围。择优确定重点项目,提高奖补额度,做到既能解决村里的当务之急,又符合民心民意。二要严格操作程序。把握项目拟定、初审、审批、公示、民主议事、筹资筹劳审批、实施、验收、决算和申请奖补等13个环节,做到程序到位,资料完备,既让群众满意,又让上级放心。三要严格资金管理。上级拨付的奖补资金、村集体投入、村民或社会捐资等所有用于“一事一议”项目建设的资金,必须统一纳入当地乡财政所设立的村帐乡代管账户,专款专用,实行报账制管理。“一事一议”项目建设支出报账必须按程序办理,项目村民主理财小组人员必须在有关凭证上签字。四要严格业务培训。加大对乡村两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确保准确掌握政策,提高工作水平。五要严格落实管护责任。按照“谁建设,谁受益,谁所有,谁管护”的原则,明确村级公益设施的所有权,严格落实管护责任主体,积极探索后期管护方式,提高项目的使用效益。四、完成工作情况:(一)综改工作情况:“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情况:全年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6个(含美丽乡村1个),完成总投资369万元(其中美丽乡村资金150万元),受益群众0.9万余人,完成道路硬化3600平方米、整修排水沟1270米、修建花坛4500米、休闲广场3100平方米、架设路灯188盏、植树442株、监控设施86个。通过以上奖补项目的实施,加快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切实改变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指数。(二)村级组织机构运转情况:按照我区《村干部待遇保障机制实施办法》我区现有村级组织70个,全年村级运转经费投入144.5万元。村级三委会干部358人,全年发放工资324.4万元。全年村干部工资待遇及村级运转经费共计投入468.9万元,已足额拨付到位,确保村级正常运转。(三)街办财政所管理情况:在乡镇机构改革工作中,我区认真贯彻省、市农村综合改革会议精神,围绕建设“五个秦都”的目标,以加快职能转变为重点,理顺关系,还权赋能,明析街道财政所职责,建立健全事权与机构、人员、财力相匹配的运行机制,经秦都区区委常委会研究,全区街道财政所管理体制调整顺利完成(咸秦编发(2020)06号),将街道办事处党政办公室挂牌的财政所由街道管理调整为区财政局在街道办的派出机构,实行区财政局与街道双重管理,以区财政局为主的管理体制,街道财政所均按副科级设置;按照优化、高效、简洁原则,在确保财政职能正常履行的前提下,合理、充足配备街道财政所人员,以责设岗、以岗定人。街道财政所使用行政编制,一个财政所一般不少于3人,所需编制从各街道办事处行政编制中调剂解决,在各街道办事处行政编制中单列。目前,我区完成了街道财政所隶属关系和职责机构编制的设置,下发各项工作职责和相关制度,全额拨付9个街办财政所转移支付资金216万元,用于各个街办财政所建设管理,每个街办拨付资金24万元。组织各街办财政所学习参观双照街办财政所标准化示范所建设,会后各财政所都按照示范所建设标准进行了规范管理,由于疫情等原因,分发了自主学习资料咸阳市财政局《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文件汇编》和区财政局《财政工作操作手册》,以增强业务知识,提升业务能力。(四)疫情防控及创文工作: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安排,基财中心全体同志克服重重困难,不畏严寒酷暑,既顺利完成疫情防控及咸阳市文明城市复审工作,又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任务,受到各级的好评。五、主要收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受益群众2.3万余人。奖补项目的实施,加快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切实改变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指数,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六、存在问题1、已建设成的项目、部分存在有人用没人管的事实,后期需加强管护,做到谁使用谁维护。2、“一事一议”项目实施地点基本都在村组,为此我们还需加强与办事处及村干部的交流沟通,从而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七、整改措施1、加大宣传力度,抓好业务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各乡(镇、街办)财政所对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业务培训工作,提高乡村(居)干部的业务知识,通过有关媒体进行宣传。使各乡村(居)干部业务知识提高,实现家家户晓、人人皆知。2、继续做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在我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基础上,将根据省市有关最新的政策规定,进一步探索“一事一议”管理工作中的新机制,更好地推进我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的实施,抓紧布置落实2022年村级“一事一议”奖补工作。3、继续搞好村级组织运转及乡(镇、办)机构调研工作。及时足额确保村级组织机构运转经费及村干部工资发放,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顺应乡(镇、办)机构改革的需要,农改中心将积极探索、调研乡(镇、办)运转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为早日形成一整套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地制度体系,为县域层面的转型综改积累经验。八、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加大宣传力度,抓好业务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各街办财政所关于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业务培训工作,提高乡村(居)干部的业务知识,通过有关媒体进行宣传。使各乡村(居)干部业务知识提高,实现家家户晓、人人皆知。(二)继续做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在我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基础上,将根据省市有关最新的政策规定,进一步探索“一事一议”管理工作中的新机制,更好地推进我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的实施,抓紧布置落实2022年村级“一事一议”奖补工作。(三)继续搞好村级组织运转及乡(镇、办)机构调研工作。及时足额确保村级组织机构运转经费及村干部工资发放,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顺应街道办机构改革的需要,基财中心将积极探索、调研街道办运转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为早日形成一整套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地制度体系,为区域层面的转型综改积累经验。2022年我中心将紧紧围绕中、省、市工作要点,结合我区实际,制定详细工作计划,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组织力度,深入实地、扎实工作,热情服务,把我区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推向新的高度。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为促进我区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