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秦都区> 咸阳市秦都区图书馆

咸阳市秦都区图书馆

发布时间: 2022-03-18 16:09
单位名称 咸阳市秦都区图书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市民提供图书借阅服务,开展图书、报刊的借阅、阅览、信息服务和读者培训工作。
住所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吴家堡转盘东南角
法定代表人 王子龙
开办资金 326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秦都区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26万元 30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文旅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发挥公益性职能,推进免费开放步伐。2021年,受疫情影响,我馆开启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工作。业务上,学习了团队建设、公文写作、案例解析、活动组织、礼仪接待、interlib系统的使用、PPT及公众号的制作、数字资源建设、《公共图书馆法》、视频推荐、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少儿服务规范和绘本图书的选择等内容。馆员们不但学习到了更多的专业技能知识,同时也更深入的了解了图书馆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二、理清思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一是安装了智能信誉免费借阅系统。读者可通过微信、支付宝、人脸识别和身份证验证等方式进行借阅服务,使读者借阅更加方便、快捷,现已率先实现在全市通借通还;二是图书馆改善灯光设施设备。根据读者建议和图书馆目前照明的现状,对自习室更换照明灯100个,为读者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学习环境;三是完善馆藏图书。根据读者需求和新书推荐,我馆定期采购图书丰富我们的馆藏,今年共采购热门图书和读者最喜爱的图书共计1000余册。紧扣机遇,总分馆建设不断推进。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工作是全省公共文化集体建设的重要阵地,2021年以来,我馆紧紧抓住城市建设工作的有利时机,依据《秦都区关于推进区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实施方案》相关要求,在辖区各街办扎实有序地开始了此项工作,已见成效。截止12月份建成以乡镇、街办、社区图书室和农家书屋总分馆体系的9个分馆。对分馆图书进行统一加工。我馆对分馆的图书,统一进行编目,统一配送,对人员统一指导培训,在4·23世界读书日活动中,现场为渭滨办704社区、人办纺机社区、渭西办西阳社区、古渡办丽莱社区、西兰办芙蓉社区配发文学、教育、生活、法律、历史等图书共计1500余册。2、在街办图书室的基础上升级改造城市书房。在总分馆建设活动中,我们对各街办、社区图书馆图书编目、安装操作系统等工作进行了指导,并根据我区特点,建设城市书房,真正做到了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此项工作深受群众欢迎,也使总分馆制建设工作有了较大的提升。3对总分馆服务点管理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和指导。我馆指派专人到分馆社区进行培训工作,从图书检索、系统登录、读者证办理、借书、还书、续借、逾期费、统计、微信公众号等方面向分馆管理员逐条进行了讲述,并对图书馆使用系统的构成、功能及规范性操作进行了培训。同时,对分馆图书进行指导编目、加工,使各分馆管理员对图书馆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掌握了基本的业务技能。四、创新思路,线上线下全阅推广有条不紊少儿活动作为阅读推广的重要活动之一,自开办活动以来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一是举办“手偶剧场”活动。二是开展亲子DIY活动。三是举办少儿观影活动。四是开展英语角活动。五是开展绘本阅读活动。六是举办炫彩绘画活动。线上活动,新媒体服务全线发力。海量数字资源随身听:2月起与云图有声图书馆合作,截至12月1日使用者300余人,总使用次数近500次。疫情期间发布各大网站提供的免费资源21篇,为读者提供文献阅览、名画赏析、音乐欣赏等服务,稳固读者群体。五、严格规范公物财务管理图书馆进一步建立健全后勤规章制度。定期对单位资产进行了摸底清查,所有资产全部登记、建账。同时按照财务相关要求,严格执行财经纪律,规范财务管理,坚持民主、透明、规范、节约的原则,图书馆馆管理日趋完善。六、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努力下,图书馆各项工作取得了进一步发展。地方文献在图书馆馆藏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我馆地方文献共计139种1358册。其中收到馆际赠送12种16册,同时我馆送出21种63册图书。不仅有效地拓展了地方文献的利用价值,也让我们广获见识、领略到了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收集本地地方文献,更加注重馆际交流,努力丰富地方文献馆藏.2021年,我们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我馆全民阅读、总分馆建设逐渐推进,规模日益扩大、内容不断丰富、方式持续创新、影响逐渐增强。截至12月,文献借阅22094次,文献还回20997册次,文献借阅6532人次,文献还回6755人次,新注册读者1253人次,到馆人数共计109867人次,日均人流量368人次,高峰期日均人流量已达到700余人次,微信公众号共发表151篇文章,关注人数4176人。回顾一年的工作,在取得些许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找到了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逐步完善、不断创新,争取让更多的人走进图书馆,让更多的市民感受到文化惠民的温暖和惬意。七、目前我馆存在的问题是:1、学习意识还不够强、思想还不够解放、工作创新还不够。2、应对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新要求的基础条件还不成熟。专业人员在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新要求上还无法达到新的标准,设施设备上还无法达到新的标准。八、整改措施2022年,我们决心在区委区政府和主管局的领导下,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探索研究免费开放的方式方法,创新免费开放活动载体,以品牌活动和优质的服务,把图书馆这一阵地使用好,管理好,使这一阵地在传播先进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活跃丰富广大群众精神文化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真正成为富有吸引力的神圣文化殿堂和充满人文关怀的温馨精神家园,以实现其社会教育的功能和公益性文化机构的社会价值。九、下一步工作计划2022年,我们将根据区文化和旅游局的总体工作要求,结合图书馆的实际状况,在工作中力求做到思想上高度统一,行动上追赶超越,品质上精益求精,提高业务知识和管理水平,逐步掌握现代化借阅机器和技术的使用,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为了使图书馆的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特制订本工作计划:(一)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一是按照区防疫防控指挥部和省市图书馆的统一安排,我馆依据之前制定的预案,及时准确的做好各项消毒防控工作;二是做好防疫抗疫相关工作及抗疫资料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保存和宣传工作。(二)大力拓展线上服务空间线上空间服务天地宽广,潜力巨大,效能可追,微信、微博、抖音服务成本低。保持这一势头,继续做好以线上为主,线下为辅O2O模式。建设数字图书馆,优势在于去纸化,免损耗,成本低。(三)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总分馆建设为突破口,不断推进“书香秦都”建设,随着分馆图书的到位,实现至少分馆3家达到通借通还。(四)面向社会将图书馆服务触角延伸到基层重视个性化服务,人文关怀,更重视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力。重点关注残障人士、老年人、农民工、少年儿童等特殊群体。开展图书馆进社区、进学校、进养老院、进工地服务,让图书馆资源均等化、基层化、社区化,通过网络和服务的下沉及扩展,提高覆盖面,保障全体公民享有阅读的权利和需求。(五)加强文献资源建设加强文献、文档资料建设,提高馆藏质量,优化馆藏结构,充实馆藏数量。一是通过作协、文联等单位发动更多的本土作家积极参与文献捐赠;二是积极挖掘记录咸阳、赞美秦都的文学作品;三是深入开展省内图书馆的馆际文献交流活动,不断丰富文献资源的馆藏量。(六)拓展服务范围举办公益性培训、讲座、展览,加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的使用率;组织各类学龄段阅读推广活动全年不少于6次;举办4·23读书日三场大型活动;联合学校、社区、商场举办阅读文化节系列活动,线上线下共计4次有影响力的活动。(七)做好馆员培训工作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同时不间断开展图书管理系统软件培训和有关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技能。(八)完成省、市、区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2022年,我馆所有工作人员将以良好的心态,积极的工作态度,主动服务的精神,认真完成区文化和旅游局及省、市图书馆安排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