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镇坪县> 镇坪县中国药科大学秦巴中药材研究中心

镇坪县中国药科大学秦巴中药材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18 11:06
单位名称 镇坪县中国药科大学秦巴中药材研究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整合“政、产、学、研”资源,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中药材品种的选育、栽培、种植、质量标准制定、化学成分分析、活性评价等相关科学技术的推广、转移及应用;研发中药及保健新产品;学术交流,专业培训,培养中药材专业技术人员。
住所 镇坪县曙坪镇战斗村一组
法定代表人 王文章
开办资金 5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镇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0.05万元 13.3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镇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的领导下,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2021年中国药科大学选派多位教授、专家通过深度调研,精准把脉,明确发挥“政产学研”资源优势,搭建了中药材科研、人才培养和推广展示平台。(二)2021年,组织培养快繁体系全面建立。玄参和铁皮石斛进入组培苗移栽大田工作,形成了育苗仿野生栽培系统方案。(三)对引进的中药材黄芩,进行了新一轮栽培试验研究,对黄芩不同生长周期的根茎叶进行含量检测,总结出一套科学的栽培技术资料,为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了宝贵的技术支撑。(四)解决了玄参、重楼栽培种植技术难题,实现多品种中药材半夏、黄精、凤兰品种选育等。与镇坪县农科所专业技术人员一道,开展了玄参茎尖脱毒组培工作,并对组培的无毒玄参幼苗进行愈伤诱导,实现脱毒玄参快速增殖,逐步建立玄参脱毒苗快繁体系。(五)研究中心培养中药材技术人员4名,开展的组织培养实验工作,由前期的科学研究扩展到规模化生产,各地药企、医药工作人员前来参观学习有,同时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同安得药业工作人员进行了技术上的交流探讨,为下一步中药材组织培养工作开展提供了新目标和方向,并引进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专业研究生进行了全年在岗学习实践工作。为中国药科大学提供了教学实验基地,并同镇坪县农科所技术人员共同开展秦巴山区中药材研究与探索,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对培养镇坪县中药材专业技术人员成效明显。(六)联合镇坪县农科所和中国药科大学,全面调查镇坪县野生药材及栽培药材的种类、分布、蕴藏量、资源变化趋势,为指导全县中药材产业提供依据。编写的镇坪县中药资源图书初稿已基本形成。(七)对镇坪县药食两用品种菊芋进行进一步产品开发研究。通过对菊芋不同部位、不同生长期化学成分的全面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结合栽培试验资料分析,为菊芋产品开发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通过对镇坪县中药材种植企业和种植大户开展中药材种植技术指导,中药材种植企业和种植大户以吸纳贫困户劳动力形式,促进400多脱贫人口就业,平均每人年增收2000余元,对巩固我县脱贫成果起到积极作用。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单位科研工作方面主要是组织培养室湿度不能实现自动化控制,需要人工操作,不能达到稳定的培养环境。二是单位人员职责分工不够明确,工作效率较低。(二)改进措施:一是建立全自动化人工气候培养室,对不同种属不同要求的中药材进行分类分批科学化管理;加强对种苗基地的检测,及时的进行消毒处理,可通过生物防治的方法,实现无公害栽培种植。二是将工作明确细化,专人专职从事管理或是技术工作,同时做好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四、下一步工作思路2022年,我单位将立足镇坪县中药材发展现况,结合市场,紧紧围绕“政、产、学、研”,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一是瞄准秦巴中药材资源、选择特色课题、集中有限资源开展关键技术领域的研究,以推动秦巴地区中药材品种的选育、栽培、种植、质量标准制定、化学成分分析、活性评价等相关科学技术的推广、转移及应用,提升镇坪县中药材产品附加值。二是培养中药材专业技术人员,推动开展秦巴中药材相关高新技术与应用项目的研究,策划秦巴药材研究发展方向。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