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留坝县医疗保障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2021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全年医保基金筹集情况。2021年城镇职工医保参保缴费4823人,同比增加了71人。2021年全县城镇职工个人缴费标准为全年工资的2%(上年度12月工资),单位配套缴费标准为全年工资的6.5%(其中含生育保险),基金收入2324万元。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数为35206人,参保率达99.99%。全县脱贫人口9437人,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637人,参保率达100%。享受参保财政补贴人口3926人,补助资金65.62万元。2021年全省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水平提高到人均860元,全年共筹资总额3027.72万元。(二)全年医保基金使用情况。2021年按总控要求,市医保局核定我县城镇职工医保基金总额691.16万元,基金支出656.94万元;下达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基金总额控制指标2238.33万元,基金支出2144.86万元,其中: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总额控制医保应支付1639.81万元,门诊慢特病、门诊两病、异地就医、特药报销核销支出505.05万元,当年基金结余93.47万元,基金结余率4.18%,基金使用均在安全稳定范围内。(三)全年医疗救助基金使用情况。2021年我县医疗救助6108人次,救助金额432.3万元。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基金监管持续加强。为坚决维护医保基金安全,切实加强医保基金监管,绝不让医保基金成为唐僧肉,我县以贯彻落实《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和“两定办法”为主线,采取宣传造势、督查检查、协议管理、稽查审核、行政处罚多管齐下方式,持续开展打击欺诈骗保工作。全年累计追回基金及处罚金9.93万元,案件查处率同比上升700%。及时发现一起伪造病历申请报销的病历,医保基金止损32万元,切实守好守牢了群众“救命钱”。(二)待遇保障全面落实。一是稳步推行长护险试点,提高失能人员基本生活质量,截止目前,通过市级评估确定长护险协议护理机构1家,受理长护险申报23例,符合享受待遇11人。二是严格落实医保基本目标,发挥医疗保险本质作用,严格按照省市要求,强化医疗保障基金管理,做实基本医疗保障,保障了群众医疗。三是发挥医疗救助兜底作用,切实减轻群众看病负担。积极稳妥做好城乡居民医疗救助工作,全面开展农村特困供养、农村低保、脱贫人口即时结算。(三)医疗改革全力推进。一是积极开展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加强网采培训。目前我县已开展了前五批的集中报量和采购工作,已100%完成前三批采购任务,剩余采购进度平均在60%以上,同时按要求完成高值耗材的报量及采购任务,扩采35个品规,结余医保资金50多万元,减轻了群众医疗负担。二是改革药品耗材网采配送管理,解决了配送难、采购难等问题。三是大力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坚持多元付费方式。按照支付方式改革的总体要求,严格落实总控方式下的多元付费方式改革,实行基金总额控制,分析研判了我县基金使用现状,在吃透文件精神实质的基础上,与相关定点医院共同协商,制定了《留坝县基本医疗保障统筹基金总额控制实施办法(试行)》。(四)经办服务惠民高效。一是延伸服务,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完成县、镇、村三级基层医保经办服务体系建设,全县7镇1街道和76个行政村(社区)均挂牌设立了镇(街道)医疗保障服务站、村(社区)医疗保障服务室,设置了医保经办窗口,人员已全部配备到位,达到了“六有”标准,实现医保经办服务“就近办”。二是优化经办,方便群众异地就医。规范异地就医备案程序,解决群众就医结算问题。精简异地就医备案手续,由“现场办”变为“网上办、电话办、不见面办”等备案模式,优化经办流程,简少办事环节,让群众少跑路,提高服务效率。三是主动作为,解决群众“报销”难题。探索提级利用管理员账号,对新系统上线维护期间积压的城乡居民慢病进行追溯报销,联合留坝县医院积极为辖区居民办理慢性病报销,切实落实好群众慢病政策“应享尽享”,实现“零上访”。四是强化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全力保障国家信息平台平稳上线。及时成立领导专班,落实责任,实行任务目标倒排工期,确保上线任务在基层不出问题,深入组织培训,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实现全国“一网通办”。强化县镇联动,全面推进医保电子凭证,通过多形式、多途径的大力宣传,最终电子医保凭证注册在全市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五是加强行风建设,增强群众满意度。及时制定印发医疗保障系统行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把行风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同步推进,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对照全市医疗保障部门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编制印发《办事指南》,按照“六个一律取消”要求,认真开展“减证便民”工作,从源头上彻底清除了无谓证明,执行“最多跑一次”服务规定,将慢性病申报审批权限下放到基层各镇卫生院。联合卫健局等多部门开展医疗卫生领域《加强作风建设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把惠民惠农财政资金“一卡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作为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工作,制定印发了留坝县医疗保障局《关于惠民惠农财政资金“一卡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与镇(办)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治理合力,确保了专项治理工作有序推进。今年在市局组织的行风建设第三方评估中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五)医保扶贫助推乡村振兴。一是紧盯特殊人群,做到应保尽保。与民政、残联、计生、镇办衔接,对乡村振兴局反馈的脱贫人口9459人和637人三类监测人群进行认真比对筛查,进行数据治理,理清底数,在数字上不漏一人,采取培训、包联干部走村入户,微信解读等方式,点对点的宣传医保政策,消除参保疑虑,确保脱贫人口“三类”监测人群全部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及大病保险,实现参保率100%的目标。二是建立防贫机制,做好预警监测。加大对全县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人群”,以及有大病重病和负担较重的慢性病患者等特殊群体家庭的基本医疗有保障的动态监测,及时成立工作专班,有效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发生。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脱贫人口医疗报销倾斜政策的取消,导致脱贫户基本医保报销比例下降,一定程度上影响医保扶贫满意度。二是参保缴费政策的调整,应保尽保压力增大。三是信息平台在上线过程中存在问题较多,信访处置难度提升。四是市级统筹后各项配套政策还不完善,在基金管理上有待进一步规范。(二)改进措施:一是进一步落实医疗救助政策,加强与民政、卫健部门对接,精准识别特殊困难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做好特殊困难群众住院救助和门诊救助应救尽救。二是配合税务部门做好城乡居民筹资工作。强化群众参保意识,多渠道多方式做好宣传,动员群众主动缴费、及时参保,做到应保尽保。三是按照国家及省、市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建设要求,加强新系统使用督导检查和反馈问题整改,推进各项医保政策落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与满意度。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深入推行长护险,打造医疗保障事业的新亮点。长期护理保险是为有长期照料需求的被保险人提供护理医疗服务、费用补偿应运而生的保险制度。2022年我中心将聚焦目标任务,加强政策宣传,管控好基金支付,建牢部门合力、配套政策、功能协同的工作机制,引导重度失能职工选择好护理方式、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全力推进长护保险工作落地落实落细,助推“医养在汉中”品牌建设,打造医疗保障事业的新亮点。(二)全面推进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为群众就医减负。2022年继续推进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和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激励医疗机构优先采购和使用中选药品、鼓励和调动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参与集采,推动集采工作扩面增量,按照《汉中市定点医疗机构集采药品医保资金结余留用考核办法》等配套政策,不断提升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让群众尽快用上大幅降价后的药品,减轻群众负担,借改革力量推动医疗成本下降,将医保改革的红利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减轻群众药费负担。(三)建立打击欺诈骗保高压态势,坚决守好人民群众的“保命钱”。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保命钱”,始终把维护安全放在首位,2022年我们要建立打击欺诈骗更高压态势,改革监管体制,建立内外联动的综合监管体系,切实强化医保基金监管能力配置,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信息强制披露制度,依法依规向社会公开医药费用、费用结构等信息。建立医保信用体系,推行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加强部门联合执法,严肃追究欺诈骗保单位和个人责任,绝不让医保基金成为新的“唐僧肉”。(四)抓全民参保,做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2年,结合国家“全民参保”计划,实现应保尽保。将全部户籍人口纳入医疗保障范围,通过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建立防返贫致贫机制。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做好政策调整的沟通解释工作,坚持以“三重保障”为主,政府医疗救助和社会救助为辅的救助制度。让群众充分理解享受惠民政策带来的实惠,全面有效落实医疗保障政策,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五)破解难点,提升基础性疾病保障能力。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基础性疾病、慢性病患者数量逐年攀升,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数量增多,社会负担加重。2022年为进一步提高糖尿病、高血压(以下简称“两病”)患者门诊用药保障水平,我局将采取措施、综合施策,破解患者登记、药品供应、基层服务、政策知晓四个难点,确保“两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落实、落细、落到位。推进分级诊疗保障,指导开展“两病”门诊用药保障工作,确保全县基层定点医疗机构、村卫生室均能正常开展基础疾病费用结算,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