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商南县档案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档案管理。档案资料收集、保管利用;档案信息开发。 | |
住所 | 商南县世纪大道北侧司法局楼前 | |
法定代表人 | 王鹏 | |
开办资金 | 42.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商南县委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8.76万元 | 1912.0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扎实推进工作。1、牢记档案工作政治属性,在学批示、见行动、开新局活动中走在全市前列。我们把学习贯彻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批示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贯穿工作全过程,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四个结合”工作经验在全省档案局长馆长会议交流发言。制作了以总书记对档案工作批示为内容的永久性横幅作为我们开展档案工作的根本遵循。挖掘珍贵档案、红色档案资源制作的《血战前坡岭》音频等宣传稿件80余篇在各大媒体宣传,为全县资政服务、办好档案参谋展现了档案人的政治担当。2、为群众、为社会、为发展服好务,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成效显著。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工作的立身之本,对查档人员,做到用语文明、姿态端庄、主动、热情、周到,使利用档案人员高兴而来,满意而归。档案接待利用工作成效显著,全年接待查档服务600余人次,查阅档案3000余卷,复印档案4500余件,无一例因查档接待不满意而投诉现象。全年查档利用者满意度测评100%满意。3、脱贫攻坚专库为全县脱贫攻坚档案和新冠疫情防控档案移交入库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为确保脱贫攻坚工作档案“颗粒归仓”,我馆积极谋划在五楼库房建立起脱贫攻坚档案专库用于存放全县脱贫攻坚档案。目前共接收档案2787盒,83118件,电子照片582张,有关脱贫攻坚影像视频52GB,电子档案1509.2MB,各单位精准扶贫大事记也已全部接收,接收了疫情防控档案54盒1556件。4、拓展新领域,启动实施了档案数字化加工工作。我馆建标准化机房一间、档案数字化加工用房2间,通过政府采购,安装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一套配备加工设备,计算机2台,扫描仪2台,交换机1台。通过外出学习、请老师讲授,培养了一批数字化加工专业干部,确保了我馆档案数字化加工工作有序开展,预计年底前完成档案数字化加工12万页。5、补台不缺位,主动配合县档案局全力做好精准扶贫档案业务指导和依法行政工作。为了实现全县精准扶贫档案整理符合省市标准,多次召开全县档案整理工作培训会和现场会,对全县十一办三组和镇办、行政村扶贫文书进行了基础的档案整理知识培训和讲解,对脱贫攻坚照片、音视频、奖章奖牌等实物类档案的标签制作、目录样式、档案排列等进行了规范。截止目前,业务干部开展扶贫档案业务指导涉及18个部门10个镇办,累计指导档案归档整理23次、培训会十余次。6、档案传新工作方法,组织开展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淑珍荣誉展。征集了张淑珍荣誉档案153件,其中荣誉证书128本,奖杯6个,奖牌4个,照片13张,征集了荣誉档案电子照片233张。这些珍贵档案资料的入馆,为我县档案馆的档案资源建设再次注入了新的血液,极大地丰富和优化了我馆馆藏档案资源。这次展览受到省档案局领导的表扬,商南的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7、用心、用情做好“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我们将做好包扶村脱贫攻坚档案整理工作列入项目清单,干部驱车把资料拉回档案馆整档室,全体干部齐参与,利用本职工作之余、节假日时间整理脱贫攻坚档案103盒839件。同时召开脱贫攻坚档案整理归档工作现场推进会,组织各镇办和相关部门分别到过凤楼镇、县扶贫局(乡村振兴局)、百家岗村等地,采取会议培训、现场观摩、交流经验、答疑解惑等方式,推动示范引领、全面完成脱贫攻坚档案整理工作。我们还推出电话预约查档、村组脱贫攻坚档案整理、文书档案业务指导、档案利用便民措施等一系列“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目前,我馆“我为群众办实事”共计8项活动,已完成7项,长期坚持1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下,档案馆各项工作取得了进一步发展,2021年召开全县精准扶贫档案整理工作培训会和现场会,累计指导23次、培训会十余次。及时与中介机构就档案整理做好衔接,全程跟踪指导,确保入库档案符合标准要求。全年接收文书档案561卷、135盒3742件,人事档案3盒,工程档案11盒12件,印章档案229枚,图书资料52册。接收精准扶贫档案2787盒83118件,电子照片582张,音像视频52GB,电子档案544MB;新冠疫情防控档案48盒1403件,音像视频8.3GB,抗疫散文诗歌13篇,典型事迹35篇,抗疫字画12幅,电子照片20张。征集荣誉档案161件,电视台音像视频资料750GB,极大地丰富馆藏档案资源。全年接待查档服务600余人次,查阅档案3000余卷,复印档案4500余件,满意度测评100%满意。三、存在问题专业人才缺乏。目前我馆编制10人,年龄普遍偏大,且没有院校毕业的档案专业人员。面对档案工作新要求,运用新科技新手段创新工作能力不足,根据目前大力推进“智慧档案馆”、“数字档案馆”的要求,我馆计算机及信息化类专业人才严重欠缺,档案工作相对滞后。三、整改措施关于档案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我们将积极和县委编办、县人社局对接,计划引进一名高学历计算机专业人才纳入人才引进计划。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做好档案整理接收工作。依法依规做好镇、部门应收档案接收工作,丰富馆藏内容。对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土地确权档案、新冠肺炎疫情档案等涉及民生业档案要加大指导力度和接收力度。2、提升档案服务中心、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三服务”能力,重点做好群众查档服务接待工作。3、做好档案安全保管工作,明确档案安全工作的主体责任,落实档案安全责任制。4、继续制订好文件归档范围、保管期限规范,制度职责等方面的工作,通过村级档案示范点带动农村档案的发展。5、倾力抓好乡村振兴工作。保证驻村力量,明确工作职责,加大资金投入、群策群力确保乡村振兴工作顺利开展。6、抓好其他中心工作。一如既往的做好党建、党风廉政建设、绿色商南、文明县城创建等各项中心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