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商南县应急综合执法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县安全生产方面提供服务。对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管。 | |
住所 | 商南县东街267号 | |
法定代表人 | 安建中 | |
开办资金 | 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商南县应急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78万元 | 7.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县应急综合执法大队在县应急局的坚强领导下,全面履行应急执法职能职责,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业务开展情况一是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认真学习贯彻新修订实施的《安全生产法》,狠抓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执法工作。重点检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作业规程、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全员安全教育培训、严格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开展演练等情况,对发现的问题严肃查处。二是推进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细化分解落实2021年集中攻坚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建立完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行业领域2021年度工作任务台账》。扎实开展6月“安全生产月”活动,发放宣传书籍3000余本、宣传画册1万余份、宣传纪念品5000余件,组织观看《生命重于泰山》电视专题片156场次、4.8万余人。三是打击非法违法违规行为。印发《商南县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施方案》和《关于商南县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整合和人员划转有关事项的通知》,有序推进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督促协调各行业牵头部门认真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执法行动,常态化开展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消防等领域集中执法,积极配合省市开展有限空间、外包作业、检维修作业等专项执法,严格落实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上限处罚、严厉追责等执法措施,共开展督导检查86次、检查企业204家、发现问题24处、下发责令整改指令书32份、责令停产停业整顿2家次、实施行政处罚61万元。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开展事故调查处理,3起事故结案率为100%。四是深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督促协调各镇办、县安委会15个专业委员会办公室围绕重点领域,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汛前、汛期、建党百年大庆、中秋国庆双节等重点时段,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对排查出来的隐患建立完善台账,严格按照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应急预案“五落实”要求进行隐患整改,共排查整改一般事故隐患427处、重大安全隐患7处。五是提升应急救援处置水平。协调消防、自然资源、林业、水利、住建、市场监管、交通等重点部门修订完善应急预案,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应急预案体系。调整组建应急救援队伍153支4548人,组织开展综合应急演练活动112场次,提高灾害事故救援能力。落实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信息报告制度,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和干部值班制度,确保信息报送渠道畅通。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通过开展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主体责任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宣传教育培训、安全集中执法、应急救援处置和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全年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3起、死亡3人,与去年同比下降25%、持平,无森林火灾和灾害亡人事件发生,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三、存在问题一是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受疫情后复工复产和自然灾害风险交织叠加,道路交通、消防、项目建设、森林防灭火等领域影响安全生产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二是三年行动进展不均。部分专业委员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存在推动缓软松宽、年度台账不健全、信息报送不及时、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有差距等问题,城市安全管理存在短板和盲区。三是隐患排查不够到位。少数镇办、部门和企业隐患排查整治走过场,结果不上报、台账不完善、挂牌督办少、执法宽松软,因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导致发生事故的潜在风险依然存在。四是行政执法威慑不够。多数行业主管部门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只检查、不执法,只整改、不处罚,安全生产从严从重处罚的威慑力不够,除少数部门上报有罚款处罚外,大多行业部门未上报立案处罚情况。四、整改措施一是严密防范事故发生。督促落实属地管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认真分析辖区、本行业安全生产形势,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和管控措施,认真排查治理各类安全隐患,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坚决防范各类事故发生。二是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执行《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日常执法过程中利用照相机、摄像机、执法记录仪等执法设备,通过文字、音像记录全过程并归档,实现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的记录模式。三是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加大专项整治攻坚力度,通过推进三年专项整治,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治理能力和水平。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健全完善安全警示标志,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对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按照“五到位”的要求实施挂牌督办,严防各类事故发生。四是加大安全执法力度。突出习惯性违法违规和社会关注的重点违法行为,全面深入开展集中执法行动,依法从重查处安全生产严重违法违规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深入贯彻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及陕西省《实施细则》,推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干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清单;按照“三个必须”原则,明确县级有关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理清部门安全监管职责;强化企业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健全安全风险管控制度,规范企业安全管理,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二是持续深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面、准确、深入查找责任落实、管理制度、风险管控、隐患排查、应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健全完善安全警示标志,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严防各类事故发生。三是巩固提升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回头看”,深挖安全生产共性问题和突出隐患背后的深层次矛盾和原因,建立健全、补充完善的具体制度,逐项完善并落实。总结全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健全长效机制,形成一套较为成熟定型的适合全县实际的安全生产制度体系,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治理能力和水平。四是严厉打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进一步强化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加强联合执法,加大处罚力度,对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严格按照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上限处罚、追究法律责任“四个一律”要求,切实关停、处罚一批存在重大隐患和严重违法行为的企业。五是有效防范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完善森林防火、防汛及地质灾害等事故灾害应急响应流程和职责。加强储备防汛救灾应急物资,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并组织开展演练,确保事故灾难发生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协调调动各方力量投入抢险救援救灾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