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商南县社会救助中心(南南县居民家庭经济信息核对中心、商南县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指导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和临时救助政策制定、宣传培训、救助对象抽查、审查、公示和资金发放审核;做好救助对象经济家庭状况信息核对;指导社会组织党的建设。 | |
住所 | 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环城东路8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昌锋 | |
开办资金 | 7.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商南县民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4万元 | 3.0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县社会救助中心商南县民政局的领导下,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城乡低保等社会救助有关政策法规,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积极开展各项工作,现将一年来主要工作做以简要报告:一、全年业务活动情况(一)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和临时救助工作开展情况。1.坚持制度建设,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制定印发了我县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审核确认权限下放镇办《实施方案》、关于开展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工作《通知》等一批规范性文件,完善了我县救助政策制度,健全了工作机制。2.积极探索完善兜底保障长效机制,强化有效衔接。充分发挥社会救助政策作用,及时将贫困人口中符合条件的纳入低保、特困供养和临时救助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应养尽养、应救尽救。一是制定印发了巩固社会救助兜底脱贫成果,加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等规范性文件,持续完善兜底保障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制度。二是扎实开展防返贫监测和兜底帮扶专项行动。先后开展了5次兜底保障大排查大整改活动,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人员纳入低保、特困供养和临时救助帮扶范围,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及时消除返贫风险隐患。同时按月建立了“三类人员”落实社会救助政策台账,未落实政策的逐户逐人注明不符合政策的具体原因,真正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明。三是将脱贫人口中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人口,按规定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必要时给予临时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对家庭人均收入超过当地低保标准的,给予一定期限的救助渐退期,保持脱贫户过渡期内社会救助兜底政策总体稳定。3.强化精准救助,确保困难群众应保尽保。一是健全政策制度。及时制定了《全面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审核确认权下放镇办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明确“易地搬迁安置点群众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及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的紧急通知》等规范性文件,完善了工作机制。二是扎实安排季度定期核查工作。坚持每季度安排低保等对象核查工作,强化分类施保核查、新增对象核查、死亡等应取消对象核查工作,落实精准救助,确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三是及时完善“渐退帮扶”政策。及时制定了我县落实城乡低保“渐退帮扶”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细化明确了享受对象、政策标准和办理程序。四是制定出台移民搬迁安置区低保等对象管理制度。解决了安置区对象管理难问题,极大方便了易地搬迁群众申请低保、特困等社会救助工作,防止了“两头跑”现象的发生。4.强化政策落地,扎实开展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质量提升工作。一是制定印发《商南县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工作细则》,进一完善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措施和标准,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确保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平日有人照应、生病有人看护、环境干净整洁”。二是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着力解决部分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居住环境差、用水用电难、照料服务责任落不实等问题。三是依据民政部新修订的《特困人员认定办法》,按照特困人员认定工作的新要求,开展对全县现有特困供养对象和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了排查,对符合条件的精准认定和纳入特困救助供养范围,不符合的及时予以停止。四是进一步完善敬老院年度考评工作方案,强化敬老院存在问题的整改工作,并坚持每月对县中心敬老院、富水敬老院进行了至少两次工作检查及督促整改工作。同时适时组织开展敬老院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督促存在问题及时整改,不断提高集中供养服务水平。五是严格执行敬老院疫情防控工作规定。印发了《商南县敬老院疫情防控封闭式管理十项规定》,通过封闭式管理、加大宣传、体温检测、环境消毒、每日报告、巡查指导等形式,逐步形成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机制。按规定对敬老院工作人员及入住院民做到了每两周核酸检测1次,对敬老院工作人员做到了疫苗接种全覆盖,确保新冠疫情“零接触、零感染”。5.强化救急救难,进一步加大临时救助工作力度。一是进一步完善了“分级审批”和“先行救助”工作机制。细化明确“分级审批”和“先行救助”救助标准,充分发挥镇(办)临时救助储备金作用,提高临时救助“救急难”工作的时效性,确保应救尽救,真正缓解或解决困难群众临时性、急难性生活困难。二是充分发挥临时救助“救急难”作用。按照临时救助工作要求,制定了《商南县民政局进一步规范临时救助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急难型、支出型”和一般困难救助标准,提高镇办临时救助储备金使用实效,进一步发挥临时救助“救急难”作用,待到了社会积极评价。6.强化分层救助,全面开展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工作。为推进完善我县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不断扩大社会救助制度的可及性和覆盖面,制定下发《商南县城乡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实施细则(试行)》,严格按照认定条件和程序,扎实开展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工作,完成城乡低保边缘家庭认定907户3077人。7.强化政策宣传,政策知晓率进一步提升。一是结合工作实际,先后举办两次业务培训专题会议,不断提高基层干部政策理论水平。二是及时印发了《社会救助政策宣传一折通》、低保16问答2万份,大力宣传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和临时救助政策;三是结合会议、入户抽查、政策咨询等契机,实地开展政策宣传,有效提升了困难群众的政策知晓率。(二)救助对象经济家庭状况信息核对工作开展情况。强化信息核对,促使社会救助“账实相符”。及时维护社会救助动态监控系统。及时录入维护系统信息,实现救助动态监控系统数据与实际发放一致,确保系统数据全面准确。同时根据“信息核对操作规程”,通过信息化手段对社会救助申请对象申报的家庭或个人收入、财产及支出开展调查、核对活动。(三)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强化思想政治根基。严格落实党内各项制度,并引导广大党员围绕行业特点,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同时盯紧薄弱环节,对各支部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不定期暗访督查,督促问题整改,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和“牢记嘱托、奋进商洛”主题活动扎实推进。“七一”前夕,结合庆祝建党100周年,组织各支部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引导党员积极践行“四个合格”以实际工作检验抓党员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成效。二是建立党建责任制、联系点、督查考核、经费保障制度,形成了基层组织建设的约束动力机制,为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提升提供保障。三是扎实开展社会组织党组织“双亮双强双评”活动。推动社会组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三、取得的主要成效(一)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成果显著。2021年共审批农村低保690户1370人,特困供养49人。截止2021年底,我县在册农村低保4851户11810人,农村特困供养1975人(其中分散供养1532人),临时救助6945人次。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二)信息核对工作严谨高效。积极做好市县镇信息核对有效衔接,通过信息化手段和手工核对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对救助对象经济家庭状况信息开展专项核对,全年累计核对880户2159人次,为精准救助提供依据。(三)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完成商南老年护理院党、联办医院、福寿老年服务中心党支部等10个党支部改造提升。打造社会组织党建特色品牌2个,申报五星级党组织1个、四星级党组织3个,表彰4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是县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有待提高。少数基层工作人员救助政策掌握不全不深不透。二是极少数分散特困人员护理照料责任落实难度大,工作压力大。三是救助对象隐瞒收入、财产、子女等信息,精准救助有压力。五、改进措施一是加强政策培训,通过集中培训和入户核查抽查、业务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基层经办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二是指导镇办加强分散特困人员护理照料责任的日常监督管理。三是强化部门数据信息共享,提高数据质量,同时级级与市级主管部门对接,充分发挥信息核对平台作用,严格执行凡进必核。六、下一步重点工作打算(一)狠抓学习培训及政策宣传,进一步提高干部业务水平和群众政策知晓率。(二)狠抓制度建设,进一步提升救助对象管理服务水平。(三)狠抓工作指导检查,进一步规范指导督办事项工作机制。(四)狠抓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工作,利进一步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工作体系。(五)狠抓信息核对工作。重点做好信息库建设及定期维护,严格按规定组织开展居民家庭信息核对工作。(六)狠抓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水平。重点做好分散特困人员护理照料工作。(七)狠抓抓实社会组组党建工作管理。通过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等方式,不断提高“两个覆盖”率。同时持续完善党建工作具体制度,强化督查检查。进一步压实支部主体责任。新的一年,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更应有新想法、新计划、新作为。2022年我们将坚守救助为民、慈善、博爱的工作理念,坚持社会救助救助无小事的宗旨意识,立足岗位职责,真正为解决困难群众实际问题,谋划工作,履职尽责,为巩固脱贫成果巩固、全县民政工作再上新台阶做出最大努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