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临渭区> 渭南市临渭区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站

渭南市临渭区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站

发布时间: 2022-03-17 16:43
单位名称 渭南市临渭区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农村合作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管理保障。农村财务、农村承包合同及农协试点工作的管理,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年报统计及农民负担监督
住所 渭南市临渭区东风大街中段23号
法定代表人 李莉珠
开办资金 17.6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临渭区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7.65万元 19.69万元
网上名称 渭南市临渭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政务 从业人数  3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2021年3月23日单位名称变更为渭南市临渭区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站2021年3月23日开办资金变更为17.65万元2021年3月23日举办单位变更为渭南市临渭区农业农村局2021年3月23日法定代表人变更为李莉珠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年来,在省市区各级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圆满完成了2021年度全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及取得的主要效益(一)扎实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1、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回头看”工作。根据《关于做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回头看”工作的通知》(渭临农领办发[2021]22号)文件要求,清产核资年度清查14个社区,297个村集体经济组织,2020年度共清查核实村组资产485532万元、集体土地127.81万亩,全区村集体经济收益达到100万元以上的村3个,50-100万元以上的村3个,10-50万元的村31个,5-10万元的村48个,5万元以下的村212个。2、积极开展清零消薄工作。根据中共渭南市委组织部、渭南市农业农村局、渭南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渭南市村级集体经济三年清零壮大行动实施意见>的通知》(渭农发[2020]243号)文件要求,制定了我区开展村集体经济三年清零壮大行动实施方案,我区在全市率先完成了空壳村清零工作,提升薄弱村占比7%。3、加强村级经济组织财务监管。2021年4月份,启动村级财务信合代记账工作,与区农村信用联合社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代理记账工作的通知》(渭临政农发[2021]119号)、《关于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代理工作的通知(渭临农改办发[2021]3号》等文件指导各街镇有序开展工作,全区257个村已全面完成初建账和2021年度村级经济组织账务记载工作。4、根据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做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信息报送相关工作的通知》(渭临政农函[2021]85号),针对各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改革时确认的成员身份信息和相关文件资料进行再核实并完善,各街镇成员信息重复率查实核定。5、开展村集体经济组织换届工作。根据《临渭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渭临农领办发[2021]20号)文件要求,各街镇均召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换届工作动员会,换届工作依照流程正在有序进行。6、为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每个街镇选择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2-3个村作为示范村,并对各镇上报的45个村集体经济组织产业发展示范村进行核查。7、积极推进农村产权交易有序开展,根据省市相关规定,印发了《关于加快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规范产权交易行为的意见》;建立健全镇级产权交易服务站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2021年6月完成了区镇两级交易场所硬件建设,建成区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一个,配备工作人员6名,18个镇(街)产权交易服务站,18个街镇产权交易服务站办公场所。(一)认真稳妥做好土地确权后续收尾工作。截止2021年底,共计投入中省市财政资金130万元,完成全区确权面积87.2万亩,发证12.69万本,占总数的99.2%;完成全区15个街镇机动地确权10.2万亩,数据已全部汇交入库等待农业部验收;解决遗留问题12个组的承包地确权工作,3个组正在进行。为加强我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回头看”工作顺利开展,下发了《关于加快农村土地确权登记证书及数据库信息纠错工作的通知》,全面完成全区承包地经营权证书纠错工作。(二)稳慎推进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全面摸清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房底数,选择因地制宜的盘活利用方式,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多种实现形式,每个街镇确定1-2个宅基地闲置率较高的村作为“空心村”整治试点村,依托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站),盘活闲置宅基地资源。(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作及农经统计工作。全区在工商登记注册的各类农民合作社累计达671个(2021年新增38个,已超额完成新增目标任务),其中:各类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总计53个(国家级示范社4个,省级示范社17个,市级示范社15个,区级示范社17个。);全区已认定家庭农场总计330个(2021年新认定家庭农场52个,已超额完成培育目标任务),并已100%纳入农业部开发的家庭农场名录系统。2021年实施土地托管面积2万亩目前主要由6个社会化服务主体开展全程粮食生产托管。二、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1、存在问题:工作经费少,很多工作难以深入开展;农经队伍力量薄弱乡镇机构改革后,很多农经站人员严重不足;村组干部财务知识薄弱,保障程序,业务处理不规范。2、整改措施:加大干部及基层村组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能力。三、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1、根据《关于做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回头看”工作的通知》要求,落实责任主体,指导街镇对村集体资产进行再核实,重点对各行业部门,各村2015年以来各级项目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进行核实清查。2、继续推进村级经济组织信合代记账工作,2022年4月份开始,我站和信合组织专业队伍在全区开展一轮面对面,手把手业务指导培训。3.结合我区试点村的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工作经验,全面开展全区的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工作。(二)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作1、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一是提升农民合作社整体质量,加强指导,提升合作社综合服务能力;二是按照“扩基提质推优”总体思路,深入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2、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项目示范引领、“中农社服平台”系统信息录入及名录库建设,加快培育多元化、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3、继续做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经半年报及年报的统计工作;加强全区农经统计人员的培训和指导。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被评为全省农经工作绩效考评优秀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