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区社会救助中心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有力指导下,我们以创新社会救助工作方式,完善社会救助窗口服务功能为抓手,全面提升基层为民服务水平,真正做到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社会救助利民便民。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织牢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安全网,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生活、医疗、教育、住房、文化为专项救助为辅助,以临时救助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较为完善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提高站位,确保兜底政策落实到位。一是强化兜底对象排查。在认真梳理相关救助政策和文件的基础上,会同各镇办牵头成立专门排查组,对政策落实情况、救助资金发放情况开展地毯式排查,并将符合条件的纳入低保。二是提高临时救助水平。将镇办临时救助备案金标准提高到5000元,确保将因病因灾因疫情等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群众及时纳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范围。三是全面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由4320元/人·年提高到4830/人·年,城市低保标准由560元/人·月提高到590元/人·月,农村特困供养标准由500元/人·月提高到525元/人·月等政策全部落实到位。目前,全区保障农村低保对象17392户36898人,累计发放农村低保资金1.38亿元;城市低保城市低保资金666.4203万元、农村特困人员供养金及照料护理补贴资金2053.5026万元、城市特困人员供养金及照料护理补贴资金84.0306万元、临时救助资金1587.6763万元。四是加大因灾救助力度。针对“7.23”“8.19”洪涝灾害,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受灾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秋汛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包片领导带头深入受灾严重的杨斜、牧护关、三岔河、腰市镇查灾救灾,对因灾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群众及时用镇上的临时救助备案金给予救助。截至目前,全区共救助因灾困难群众2327人,发放临时救助59.178万元。与此同时,制定印发了《商州区分散供养特困对象温暖过冬保障方案》,通过5条具体举措,安排资金300万元,确保我区分散供养特困对象温暖过冬。二是建立机制,确保防止返贫措施到位。按照商州“6313”防返贫动态监测及帮扶工作机制,会同财政、乡村振兴部门印发《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进一步加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实施方案》,及时将有返贫风险的户纳入兜底保障范围。目前,全区脱贫不稳定632人,纳入低保543人、特困供养3人;边缘易致贫722人,纳入低保653人、特困供养4人;突发严重困难9人,纳入低保8人。三是简政放权,确保基层审批服务到位。为进一步优化社会救助程序,简化审批流程,提高救助工作效率,区政府办印发了《商州区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供养审批权限下放工作实施方案》(商州政办发〔2021〕65号),并召开了全区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审批权限下放安排部署暨业务培训会,确保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供养审批权限下放工作放得下、管得住、有成效。通过开展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审批权限下放工作,持续推进社会救助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在加强监督管理和强化基层服务能力建设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捷高效的社会救助运行机制,切实打通兜底保障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确保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基本生活保障范围,不断提高社会救助工作的时效性和困难群众的满意度。四是广泛动员,确保社会组织参与到位。充分发挥137个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主力军作用,为他们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建功立业。目前社会组织争取项目资金26万元,救助贫困学生100余名、贫困老人50余人、贫困儿童40余人,收到了良好社会效果。同时,积极为社会组织牵线搭桥,加强与乡村振兴、教育、卫健、人社、住建、医保等行业部门的信息和资源共享,上半年与民办企业谋划重点项目8个。五是多策并举,确保各项政策宣传到位。通过印制发放政策宣传彩页、发送手机短信、深入镇办培训、上门宣传政策等多种方式,告知群众各项救助政策的资格条件、办理程序及发放标准等事项,有效提高了群众对社会救助政策的知晓率。截止目前,发放宣传彩页3万余份,发送手机短信180余万条,深入镇办培训10场次,上门宣传政策30余场次,做到了政策宣传全覆盖,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进一步提升。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对全区18个镇办民政干部分两期进行轮训,使基层业务干部掌握了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特困供养人员认定、临时救助政策、陕西省社会救助动态监控系统操作等实务,并印制《商州区社会救助政策汇编》200余本发放至各镇办,为各镇办培训村(社区)干部提供了政策指南。六是主动认领,确保兜底保障领域问题整改到位。在全区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大排查大走访的基础上,结合近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月活动,对反馈社会救助政策落实中疑似问题355条,建立了问题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截至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坚持问题导向,统筹各级各层面反馈的各项整改间题,逐一细化实化整改时间、工作措施和责任人,确保10月底所有问题清零。二、2021年兜底保障工作亮点:一是兜底保障工作有效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截止10月份,全区保障农村低保对象17392户36898人,低保覆盖面9.12%,累计发放低保金1.38亿;保障农村特困供养对象2685户2685人,累计发放特困供养金2053.5万元;临时救助困难群众5281户15357人次,累计发放救助资金1587.67万元,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应养尽养、应救尽救。二是对特困供养人员全面开展“送温暖”活动。共投资300万元,为特困供养人员提供棉衣、棉裤、棉被、棉鞋、电褥、暖壶等物资,确保温暖过冬。三、下一步打算一是弛而不息抢抓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机遇,强化兜底保障政策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不折不扣落实兜底保障各项政策,及时足额拨付各项兜底保障资金,确保兜底保障对象应保尽保、应兜尽兜、救助及时;三是毫不懈怠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重点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多渠道掌握困难群众信息,确保及时发现、及时施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