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开展情况1、扎实履职筑牢基础、科学施策防控新冠。2021年,我们成立了包括流调、消杀、采样、筛查管控、信息管理和物资保障6个专业小组和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各小组分工明确,职责清晰。我们将有卫生医疗学历或资格的专业人员32人分成流行病学调查组、采样送检组、消毒组3个组,3个组混合编成8个应急处置工作队,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每天确定若干工作队值班备勤,梯次推进,循环运作。全力做好并发挥政府、卫健局疫情防控技术保障主力军核心作用,始终坚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主责主业,加大完善防控措施,全方位科学部署;突出流调溯源、疫点消毒、核酸检测、健康宣教等要点,严格执行全天候值班值守;对发现的确诊(疑似)患者及密接人员、外地推送密接人员、高中风险地区来商返商、境外返回等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样送检、消毒消杀等工作。2、专病专防管理水平。一是增强以“逐级包抓、实地查看”为主要模式的手足口病专病专策防控组织管理力度,积极宣传和接种EV71手足口病疫苗,提升辖区的整体防控能力,及时处理托幼机构和家庭聚集性病例10起。二是切实完成麻风二联疫苗、麻风腮疫苗等含麻疹类疫苗的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工作。三是定点医院、区疾控中心和各基层卫生院村卫生室认真履职,“治、防、管、保”等结核病防控措施落实。四是开展高危人群艾滋病综合干预工作,严格落实“一对一关怀”政策。高危场所干预991人次,发放安全套5885只,为1001人次开展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对看守所戒毒所150名新羁押人员开展HIV初筛检测。五是商洛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和区人民医院作为全区狂犬病预防处置定点门诊,不断改善软硬件,不断提高处置水平,累计对1659名犬伤病人规范处置,其中1654名接种狂犬疫苗,接种率99.7%,三级暴露伤口被动免疫制剂使用率66.79%。六是科学、规范、有序落实重点人群乙肝防控工作和适龄年度出生人群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对通过各种体检筛查出的成人乙肝病毒易感者、职业暴露人群和高危人群进行乙肝疫苗接种,补种率达98.81%。七是科学分析研判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点,做好风险评估,加强监测、核实诊断和疫情报告,发现聚集病例,适时采取停课、放假等措施。八是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控制布病在人群中的传播,对2起养殖户感染发病进行了调查和妥善处置。九是突出“一个结合、两个体系、三查一规范”防治策略,通过扩大梅毒筛查的覆盖面和及时性,有效发现梅毒感染者,并对感染者提供规范的诊疗和预防服务,全年共对57451人次开展首诊梅毒筛查,发放干预包500人份,检出梅毒新感染病例321人。十是完成项目点监测工作任务,5-10月在城区及周边5个村25个点位开展疟疾传播媒介种群和密接监测,未监测到按蚊群众;10-12月上旬在北宽坪、大赵峪、大荆、金陵寺、杨斜开展了土源性线虫病监测,共采集样本1004人份,检出蛲虫阳性标本7人,其他虫种未检出。3、规范实施免疫规划疫苗冷链运转,疫苗管理和接种日常化。区疾控中心设疫苗冷库2座、疫苗运输车2辆,各接种门诊至少配备2-3台疫苗专用冰箱。每月定期冷链运转,科学规范发放疫苗;积极开展了二类疫苗宣传推广,提高群众对二类疫苗的认知度和接受程度。所有接种单位均能实行疫苗出入库登记单制度,严格执行“一苗一批次一登记”,做到日清月结、定期盘点制度。4、规范开展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和春秋季查漏补种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及时修订完善入园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学校、幼托机构及其儿童户籍地共同实施预防接种证查验的方式,指导各级各类预防接种单位在暑期实施入园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落实补种,极大地提高了大龄儿童加强免疫针次的及时接种率。5、慢性病综合防控优质高效。2021年要求辖区各镇、社区及区级以上医疗机构继续实施心脑血管事件(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未分类脑卒中、冠心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监测报告工作,凡接诊确诊的脑卒中和冠心病病例,医疗机构要及时登记上报。6、规范开展疫苗针对传染病监测要求全区各接种单位切实做好含麻疹类疫苗的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工作,提高适龄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率,保证以镇为单位8月龄儿童一周内和18月龄儿童两周内含麻疹成份疫苗及时接种率达95%以上。二、获得成效1、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效果显著。截止年底共累计完成个案流行病学调查364次,完成流调报告364份,涉及调查对象1603人。其中流调密切接触者226人,其他需流调排查情况1377人;累计开展采样、核酸检测68027份,结果全部为阴性;疫点现场、重点部位环境卫生消毒消杀工作,累计消杀185次,消杀面积已累计达47.9万平方米,喷洒消毒水近50吨。其中终末消毒和应急消毒27次、预防性消毒158次;累计完成3856名重点人员医学观察(包括入境人员及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商返商人员)基础流调、管控检测;实施对交通卡口、集中隔离点、宾馆饭店、商贸物流、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养老机构、宗教场所、复工企业等重点场所(环节)进行防控技术指导、审验评估;举办11场次专题培训,深入企业23家、商场超市82家,排查外来复工人员1787人,点对点实施现场防疫指导;规范复工、复产、复课、复市等疫情防控工作;向重点部门、社会团体发放价值20余万元消毒、体温检测、个人防护等物资。2020年12月31日实施新冠疫苗接种以来,我中心协同区卫健局对接种点的功能布局、流程设置等进行业务指导,严格执行疫苗出入库管理、规范开展冷链温度监测;接种点严格执行健康询问、接种禁忌核查、知情告知、信息登记、“三查七对一验证”、接种后留观等程序,截止年底全区共共设立新冠疫苗接种门诊(点)24个,新冠疫苗接种实施以来累计接种352761人,累计接种767251剂次;其中3-11岁接种49256人,91000剂次;12-17岁累计27776人,55396剂次;18岁以上累计接种275729人,620855剂次。2021年全区无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2、三级预防控制网进一步筑牢。2021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及时报告率99.95%,及时审核率99.97%,有效证件完整率100%,报告质量综合率99.98%。每季度对25个网络直报单位和部分民营医院开展传染病漏报调查,全年共调阅医疗机构门诊和住院患者信息84.45万条,查出须报告传染病419例,实际报告411例,调查报告率98.1%。3、专病专防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全年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水平,麻疹病例得到有效控制。二是全区全年共报告新发结核病例257例,随访管理率98%,未出现结核病暴发疫情,肺结核发病率稳步降低。三是开展高危人群艾滋病综合干预工作,严格落实“一对一关怀”政策。有效管理全部存活的病人和HIV感染者,CD4检测率86.6%,治疗率84.15%,病人肺结核双感筛查率89.6%。五是两家狂犬病预防处置定点门诊,不断改善软硬件,不断提高处置水平,累计对1659名犬伤病人规范处置,其中1654名接种狂犬疫苗,接种率99.7%,三级暴露伤口被动免疫制剂使用率66.79%,我区已连续4年无狂犬病报告。4、免疫规划系统稳步推进。一是规范实施免疫规划疫苗冷链运转,疫苗和注射器管理储存符合操作规范,全年无接种事故发生,达到了100%安全注射;接种单位均能按照规范开展预防接种工作,从预检登记到完成接种,能够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验证”。二是规范开展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和春秋季查漏补种工作。全区各类疫苗应补种12399针次,实际补种12346针次,补证、补卡率均达到100%,各类疫苗补种率达99.05%。极大地提高了大龄儿童加强免疫针次的及时接种率。5、慢性病综合防控优质高效。截止12月底,全区累计管理高血压患者43634人、规范管理人数32811人,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75.20%;累计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11821人,规范管理9108人,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77.05%;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册2025人、累计规范管理人数1823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90.02%。重点慢病监测共报告各类恶性肿瘤996例,其中新发病例679例,肿瘤死亡病例317例。三、存在不足一年来,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1、疾病预防控制综合服务亟待提升;卫生应急联动机制不够畅通,信息报告程序欠规范,应对新发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规范性仍需进一步强化。2、高、精、尖专业人才短缺,制约业务向新、精、深、高发展;现有在编专业技术人员远低于国家标准要求,且平均年龄偏高,专业能力固化、知识更新不到位,严重制约常规工作创新和及深层次新内涵工作的开拓,更难以承接国家新疾病防控项目工作。3、检验检测能力提升缓慢;人员不足、知识老化、设备匮乏,不能较好的全面履行公共卫生监测职能;实验室因房屋问题不健全,目前开展A类、B类检验项目达标率还不高。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继续增强中心党支部组织建设,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深化干部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和继续教育,扎实开展意识形态、职业道德等学习、研讨,把准方向、确定目标,创建优秀基层党组织。2、巩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果,全面持续落实“外防输入、内强管控”的总体防控策略;扎实开展重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全面完成重点疾控工作任务。3、强化理论、实践学习,不断提升专技服务能力;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重点,积极开展应急演练、技术培训,着力补短板、强弱项,确保科学、高效、规范开展工作。4、积极推进疾控机构改革建设;探索医共体模式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新路径。巩固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