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川县> 宜川县文物管理所(宜川县博物馆)

宜川县文物管理所(宜川县博物馆)

发布时间: 2022-03-17 16:11
单位名称 宜川县文物管理所(宜川县博物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收藏展览文物,弘扬民族文化。考古发掘和文物征集、收藏、陈列、展览、宣教,文物维修保护和文物单位管理工作。
住所 宜川县文化活动中心二楼
法定代表人 宋延龙
开办资金 100.2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宜川县文化旅游发展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4万元 7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我单遵守《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无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主要工作(一)博物馆工作级馆藏文物保护1、先后在下乡过程中征集民俗文物100余件,石刻文物造像等文物5件,增加了馆藏数量,丰富了文物种类。2、建立了宜川县博物馆、寿峰寺微型消防站2处,购置消防站设备2套,增设应急灯6个,灭火器10个,应急手电2把,增加了消防设备,同时对博物馆、寿峰寺、下北赤塔、二战区司令长官部秋林旧址等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进行了自查,并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了消防知识培训,加强了消防安全工作,确保不出事故。3、博物馆在5.1假期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开放至今,共接待观众5000人,其中本县70%人,外地30%人;为强化讲解水平,积极争取半坡博物馆培训名额,对3名讲解员进行了专业的业务培训,提升了宣教工作水平。4、开展深入广泛的宣传工作。利用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等宣传日,摆摊设点进行宣传,通过印发资料、制作版面、广播宣传等多种方式,宣传文物法等法律法规,使法律深入人心。5、完成申报第八批国保项目和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二)、田野文物保护及文物安全工作1、承办全市文保员培训会。延安市(南片)群众文保员培训会议由县文旅委与文管所共同承办,10月17日报到,18日开会,来自甘泉、富县、黄陵、黄龙及宜川的部分文保员及文物局、文管所工作人员参会。2、进一步夯实了文物保护监管责任,对全县群众文保员进行了考核,签订了年度文物安全保护责任书,把文物安全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同时建立了文保员微信群,便于工作交流沟通和上传下达及管理。3、印发全县文物点公布文件,第三次送达各乡镇级相关部门单位,进一步明确责任。4、对凤蟒路建设中出土的4座清代古墓及时到现场,追回墓志3块,石匾2块、墓砖3块,头饰、纽扣及顶针等小件10余件。5、配合省文化遗产研究院,对龙王辿遗址、寿峰寺、二战区、宜瓦战役遗址四处省报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设立了标志碑和界桩,明确了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6、完成中山堡址的规划设计方案,寿峰寺壁画保护经费已争取到150万元,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7、与陕西省考古院合作,古贤大坝旧石器时代遗址始掘工作已开始,落实工作人员何宁参与。8、对张友贤墓石刻文物及环境进行了整治,使墓区面貌有了一定的改观,为文物旅游发展奠定了前期基础。9、公布了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共12处,使县报单位达到64处,升级了一批省级文保单位,使省报单位达到27处。(三)文物保护项目实施情况1、革命旧址标志碑项目于5月份已完成招标及合同签订,6月份采购加工石材已基本完成,9月中旬全部完成,共设立24块,使文物保护单位又了明确的标识及保护范围及建控地带,有力地促进了文物保护工作。2、八路军办事处旧址修缮设计及效果图已6月底完成,预算编制、施工图设计、财政评审等前期工作全部完成;旧址产权已征回,招标工作完成,项目已开工。二、二、产生的主要社会效益保护了全县文物的安全,宣传了宜川县优秀的历史文化,教化民众,使之更热爱故乡,丰富我县的文化旅游资源,为我县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三、2022年工作计划1、加强田野文物保护。寿峰寺壁画保护方案已经通过评审,资金已落实,适当时候实施开工,更好的保护田野文物。2、馆校合作发挥展厅社会教育功能。在博物馆开放后和教育部门合作让中小学生走进博物馆,大力推进乡土历史文化宣传教育3、完成近三年征集文物的整理归档工作。4、完成其他的文物保护相关工作。总之,在单位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下,2021年工作目标圆满完成,2022年,我们将继续努力,做好业务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