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临潼区> 西安市临潼区农业机械管理站

西安市临潼区农业机械管理站

发布时间: 2022-03-17 15:04
单位名称 西安市临潼区农业机械管理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农业机械安全生产提供管理保障。农机质量监督管理·农机安全管理·农机牌照核发及审验·农机操作员考核发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
住所 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街道西关正街1号
法定代表人 乔柳杰
开办资金 419.4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临潼区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93.41万元 263.3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情况(一)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助力粮食安全,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1%以上。全区拥有拖拉机9834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228台;拥有耕整地机械12461台;拥有种植机械2662台;拥有小麦收获机具711台,玉米收获机具1192台;拥有植保机械43台,其中:无人机20台,高干喷雾机械设备23台;拥有烘干机械2台;拥有秸秆处理机械1903台。为实现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提供了装备保障。全区小麦和玉米种植机械化率达到99%以上;高效植保机械化能力达到72%;秸秆处理机械化水平达到96%以上。(二)全面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快新机具新技术的应用推广。2021年上级下达我区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100万元,其中:用于2020年超录预补资金748.189万元,实际用于2021年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74.881万元。推广新增各类秸秆机械综合利用52台套。其中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17台,小麦捡拾打捆机1台,秸秆粉碎还田机2台,小麦宽幅沟播机32台。举办技术培训会2次,培训技术人员12人次,培训农民群众140余人,印发各类宣传资料1800余份。依托示范田共带动幅射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作业面积3万亩。其中夏季玉米免耕精量播种2.9万亩,小麦捡拾打捆面积0.1万亩。秋季小麦宽幅沟播作业面积2.92万亩,玉米青贮收获0.08万亩。(三)强化日常监管,加大安全宣传培训,构筑农机安全生产屏障。对2638台农业机械进行实施农机安全免费管理,完成工作任务的105.86%:其中对2297台已注册登记农业机械实行免费安全技术检验,完成工作任务的100.22%;对341台新增农业机械进行免费注册登记,完成工作任务的170.50%;对116名驾驶人进行了农机驾驶考试和证件核发工作,完成项目任务的116%;对1374名农机驾驶操作人员进行免费安全技术培训,完成项目任务的137.4%;印制安全宣传资料20000份,安全警示发光贴10000张。年内未发生农机安全事故。(四)牢牢抓住春耕、三夏、三秋等重点农时季节,不断满足广大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三夏”、“三秋”前,在玉航、联盟、金地等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了5场农业机械维修与常识、跨区作业证使用注意事项等培训工作,培训机手230余人,发放资料1500余份,发放跨区作业证1010份。在全区成立了7家跨区服务接待站,向接待站发放了宣传横幅、急救药品、宣传资料、饮用水等物资,为外来跨区机手提供免费道路交通、收割信息、防暑降温药品、装卸车辆、天气预报等贴心服务。(五)实施项目带动,争取省市资金,带动农机合作社综合服务水平全面提升。2021年,相桥街办联盟、栎阳宏丰合作社能力提升建设在区站的监督和指导下,圆满完成项目建设,并通过区农业农村和区财政局联合验收组验收。投入财政资金30万元,由临潼区恒远农机维修专业合作社承担建设临潼区(省级)粮食作物及特色产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1个(2个示范点)。由临潼区茂林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承担特色产业机械化(石榴)示范基地建设点1个。投入财政资金80万元,由临潼区金地农机专业合作社和临潼区恒远农机维修专业合作社共同承担建设临潼区现代农业新机具新技术示范区建设项目2个示范点,其中:建设新机具试验示范对比田20亩,(示范点各10亩)。引进推广小麦宽幅沟播、大中型拖拉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等机械的试验示范及技术宣传培训等工作。通过项目带动,我区农机化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六)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完善技术路线,指导机收割减损和农资打假工作。大力推广《小麦、玉米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指导意见》、《玉米密植高产“5335”机械化播种技术指导意见》及相关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形成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清晰可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产模式。在“三夏”、“三秋”前,深入到维修网点、零配件销售网点开展质量打假宣传工作。共检查维修网点30家,发放宣传资料1100余份,培训机手230人,处理群众农机投诉4起。按照市局安排,深入一线开展机收减损工作,完成市站下达减损任务30个点,在市站举行的全市评比中名列前茅。“三秋”中,在连阴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完成市站下达30个任务的18个。(七)恪尽职守,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农机经营主体复工复产工作。按照局党委统一安排,认真做好农机公司和农机管理站小区疫情防控工作,单位职工下沉小区完成了疫情防控期间小区的人员管控、消杀等工作,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作用,帮助小区群众购买生活用品、就医等需求,圆满完成了疫情防控工作任务。由一名副站长带队深入西泉和行者街办各村组,督导农村疫情防控工作,一名副站长带队深入农机合作社指导复工复产工作,做到疫情防控和春耕备耕工作两不误。二、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给有机户、社会带来了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三、存在问题一是干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干部结构比例不协调,一定程度影响了无纸化办公效能和为民服务效率。二是购机补贴和财政扶持资金有待加强。上级购机补贴资金远远不能满足我区群众购机需求,农机合作社服务组织发展缺乏区级财政扶持和设施用地政策支持。三是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还存在薄弱环节,粮食烘干设备保有量有待提升。四、今后工作打算一是全力做好我区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工作。创建省市级示范农机合作社不低于2个。争取省市项目支持我区粮食烘干设备数量提升,提升粮食生产经营主体抗风险能力。二是持续做好惠农政策的落实和农机购置补贴的发放工作。争取省市对我区农机购置补贴倾斜力度,拓展现代农机装备服务农业生产。重点做好农机、农艺融合工作,加大设施农业和特色产业农机化率。三是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和巡查力度,做好农机安全检查、年审和驾驶员培训换证工作,加大农机年检上门服务力度。加强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安全生产宣传培训,确保不发生较大以上农机安全事故。四是抓住三夏、三秋有利时机,做好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和培训工作。指导作业机手做好机具检修和规范作业,降低粮食损失率,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五是提升服务水平,做好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业务指导和农机跨区服务颁证工作。六是完成农机信息统计、疫情防控、维稳信访和局党委交办的其他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