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潼关县地震监测与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承担全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日常工作,负责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地震应急救援、科普宣传工作。 | |
住所 | 潼关县兴隆街西段 | |
法定代表人 | 毛羽飞 | |
开办资金 | 12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潼关县应急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21万元 | 7.5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潼关县地震与监测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的业务工作和宣传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具体业务开展情况1、防震减灾工作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省、市防震减灾工作重大部署的贯彻落实,召开了防震减灾工作专项会议,强化“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防震减灾工作机制,部署防震减灾有关工作。进一步加大防震减灾工作力度,县政府与城关街道办、秦东镇、太要镇、桐峪镇、代字营镇、安乐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县级统一集中考核。2、监测预报工作加强潼关县重点监视防御区域的震情跟踪监视工作,制定了《潼关县2021年度震情监视跟踪和应急准备工作方案》,强化震情分析研判,把握震情发展趋势,为政府科学决策和有效应对提供有价值的基础信息,完善震情会商制度,强化震情速报,及时落实各类异常。每月召开一次震情商会,全年震情会商12次。潼关县地震台网中心及时传递各类信息。做好观测日志及设备维护情况记录,信息节点,正常运行,实现震情信息和前兆观测资料的适时共享与处理。抓好以镇为基础的宏观异常收集、地震科普知识宣传和灾情上报为一体的“三网一员”管理工作,明确各镇“三网一员”工作人员职责,形成了稳固的“三网一员”队伍。加强全县3个宏观监测点,其中1个市级地震骨干宏观观点管理,不定期对监测点进行检查及业务指导,加强业务培训,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做到宏观异常及时报告。不断提高“三网一员”质量,切实发挥好“三网一员”在地震短临跟踪工作中的作用。推进了潼关县地震群防群测工作健康有序发展.依据《地震监测管理条例》、《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将我县地震监测设施设备在公安局、自然资源局进行备案,做好了地震观测设施和观测环境的保护工作。3、地震灾害预防工作认真执行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标准,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陕西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法律法规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对县辖区新建、扩建、改建等建筑工地抗震设防情况进行检查,提高建筑物抗震能力,把好工程建设抗震设防管理。2021年潼关县完成陕西省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等9家已办理一般建筑工程相关备案手续,并完成电子化上报工作。开展建筑工程抗震性能安全隐患排查,对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高地震高风险点抗震能力。开展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活动,进一步夯实社区综合减灾工作基础,提高社区村民减灾知识素养,创建潼关县城关街道办事处吴村社区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已通过验收,提升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应对和处置突发性地震事件,完善抗震救灾指挥体系,及时调整、充实防震减灾领导机构。建立与应急管理局、消防、县矿山救护队等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有稳定应急专业救援队。应急物质储备库有两个城南、城北储备各类救援物资。开展地震应急准备工作检查,落实各项应急戒备措施。应急疏散演练常态化,县地震部门会同县教育局、消防、卫生局、民政局、科协等部门,开展中小学生每年2次地震应急避险疏散演练活动,熟悉学校紧急疏散程序。提高师生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建立与应急管理局、消防、县矿山救护队等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加强地震应急专业救援队伍技能。完善救援队伍单兵装备。强化地震现场工作人员培训,提升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完善应急避难场所疏散功能。潼关县避难场所和疏散场地,位于育贤路西段潼关中学操场,占地15709㎡,可容纳2万人紧急疏散。建立了避难场所相关管理制度,设置统一标志牌,完善应急设施,确保灾情发生时,居民在第一时间内能够快速有序的到达指定场所。利用“5.12”、“7.28”等时机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活动,宣传展板10块,接受现场咨询2000余次。《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2000册、《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手册》1000册,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8000册。开展将防震减灾知识纳入学生安全教育,学校开设了安全教育课,进行了防震减灾知识培训,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加大领导干部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及地震知识的学习培训,提高防震减灾意识。深入开展科普宣传“六进”活动,给政府机关各部门送去了防震减灾知识手册,在广场、社区给居民做现场科普讲座,现场解答群众疑问,帮助群众识别地震谣言。同时,深入学校课堂,从各方面给同学们讲解应急避险知识、自救互救知识,真正从小抓起,以点带面,带动全社会防灾减灾。4、特色工作配合省、市做好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作,潼关县四知学校和潼关中学校地震预警重点项目实施。开展了建设工程减隔震技术推广应用,印刷了减隔震技术应用推广手册,开展深入建筑工地一线,将这一新技术推广应用到一般民用建筑之中。潼关锦绣城建设项目一期房屋采用减隔震技术,有效提升建筑物抗震性能,减轻地震灾害破坏,保障生命财产安全。依据防震减灾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抗震设防安全监管,开展潼关县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排查,主要对2016年以来新建50米以上高层建筑工程;2019年5月1日以来新建学校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支付情况;2019年5月1日以来新建医院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执法情况;《中国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2016年6月1日实施以来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执行情况,把好工程建设抗震设防管理关。为了全面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安排,我中心成立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小分队,强化工作人员防范意识,做好自身防控,群防群控。为临街商户群众,共驻共建小区进行疫情防控应对宣传,同时每日消杀处置工作和24小时轮流应急值班,应对突发事件,战胜疫情。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2021年我中心认真落实省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精神,防震减灾工作各项任务取得明显成效。潼关县地震办荣获渭南市地震科普知识宣传工作优秀单位。2021年我中心获得渭南市优秀个人一名。潼关县地震监测与服务中心荣获渭南市地震监测预报优秀单位。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存在问题:一年来,在完成市、县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技术力量不足,业务工作拓展受到了限制;应急指挥技术系统一体化工作进度缓慢,无专业救援装备;地震监测预报,捕捉地震前兆短临信息的监测网还不健全,有待提高;缺少防灾减灾宣传宣传资金,形式较为单一,力度不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整改措施: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职责;充分发挥防震减灾领导小组作用;加强防震减灾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充分发挥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作用。四、下一步工作计划2022年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加强防震减灾工作,全面提升地震灾害综合应对能力。一是加强领导,认真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组织实施。二是加大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提升宣传教育的影响力和实效性。三是加强地震监测预报管理,完善群防群测网络,切实做好地震监测预报和短临跟踪工作。四是在县域内新建一所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