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安康市天然林保护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促进生态环境改善。组织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长防林工程建设,指导国有林场、森林公园业务工作,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治、森林植物检疫技术服务,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保护管理及开发利用的行政辅助,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和湿地的建设、保护与修复。 | |
住所 | 安康市汉滨区育才西路120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护玮 | |
开办资金 | 160.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安康市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58.89万元 | 119.76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安康市天然林保护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并于2021年4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法定代表人。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我单位在安康市林业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天然林保护修复工作。一是全市天然林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行政、业务双向责任制层层得到贯彻执行,落实森林资源管护面积2878万亩,确定管护责任区725个,聘请天保护林员2352人,签订管护合同2352份,护林员全部实行持证上岗,全市森林资源管护责任落实率100%。二是全面完成2020年度天保、长防工程和森林抚育项目建设任务,开展了市对县区检查验收,配合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完成省级复查工作,启动实施秦岭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三是印发了安康市林业局等六部门《关于贯彻落实〈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的实施意见》,启动编制《安康市秦岭天然林保护修复专项规划》,开展全市天然林保护现状等基础数据摸底调查工作。四是完成天保二期工程建设评估及宣传工作。五是积极开展林区禁种铲毒工作,按照全市禁毒工作推进会议要求,及时制定下发了《2021年度安康市禁毒铲毒实施方案》,落实了县(市、区)工作责任,明确了联络员,建立了月报表制度。2.国有林场和森林公园管理。一是加强日常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在汛期和重要节假日,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国有林场、森林公园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通知》,3月和9月分别组织对国有林场、森林公园开展了两次安全生产工作督查,部署开展了“平安示范林场”创建工作。二是扎实推进国有林区森林防火工作,严格执行重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三是组织各县(市、区)林业局、各国有林场成立了国有林场矢量边界数据收集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专人负责。截止目前,全市13个国有林场矢量边界数据收集工作已全部按时完成并上报省林业局。四是加强全域森林旅游宣传推介,推荐上报了镇坪县古盐道生态旅游特色线路,联合安广制作了一期安康森林公园推介节目,精心收集森林公园风光照片和推介视频,为国家林草局制作森林公园形象宣传片提供素材。3.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一是全面完成省局下达我市的“四率”指标。二是全力抓好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全面完成了2020年度秋季普查发现枯死松树除治任务,组织开展了松材线虫病春、秋两季普查,制定了《安康市2021年松材线虫病防治实施方案》和《安康市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方案(2021-2025)》,分解下达了年度防治目标任务,组织各县(市、区)制定了年度防治方案和五年攻坚行动方案。三是切实做好综合防治工作,实施树干注药2.4万亩、人工喷药1.1万亩、无人机飞防2.3亩,布设松褐天牛诱捕器4800套,配合国家林草局松材线虫病科技攻关揭榜挂帅团队在我市选点开展科研项目和省森防总站在我市4个县区开展树干注药防治松材线虫病对比试验。四是认真做好产地检疫,严把调运检疫关,加强对引种苗木的检疫监管力度,组织县(市、区)认真开展年度检疫执法专项行动。五是认真做好林地胡蜂防控工作,自7月1日起,全面启动了林地胡蜂监测排查、应急处置和防护宣传工作,本年度市级共发送防胡蜂防控宣传信息25万条、宣传资料2万余份。4.野生动植物保护。一是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工作,在石泉县成功举办安康市第40届“爱鸟周”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全年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各类新闻报道、网络报道20余次,发布防控野猪危害短信12万条,宣传受众10万余人次。二是充分发挥1个国家级监测站、3个省级监测站和8个市级监测站的职能作用,坚持日报告和24小时值班制度,全年上报监测信息360余条,全市未发现野生动物疫情。三是扎实开展“清风行动”,市林业局等7部门成立了行动领导小组,制定了行动方案,3月底完成了“清风行动”各项工作任务。四是加强野生动物救助和栖息地保护工作。五是确定岚皋县和石泉县分别为防控野猪综合试点工作省级试点县、市级试点县,成立专业狩猎队,有计划的开展科学猎捕,同时,通过购买野猪致害商业保险最大限度降低群众损失。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与安康市电视台合作拍摄了《十年成就铸辉煌绿水青山舒画卷》天保二期工程建设成效宣传片,在电视、报纸上对工程建设中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宣传报道10余次,并多次在省林业局、省天保中心、市林业局和市天保中心微信公众号开展宣传。2.全市国有林场共组建应急扑火队32支,召开防火宣传会42场次,制作大型固定宣传牌28个,出动宣传车500余台次,签订防火责任状1000份、刷写防火标语3000余条、散发宣传单20000张,签订联防公约60份。今年以来,国有林区内无火警、火情发生。3.全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69万亩,实际发生67.20万亩,测报准确率97.39%,成灾率2.2‰;累计防治面积42.81万亩,其中无公害防治面积38.08万亩次,无公害防治率88.95%;实施苗木产地检疫面积7189.035亩,产地检疫率100%。4.2021年度共接到群众举报电话80余起,救助和放生野生动物80余只。其中,猫头鹰、鸺鹠、小麂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只,白鹭、刺猬等三有保护动物17只。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一是天然林保护修复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二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三是宣传工作力度不够。2、改进措施:一是我们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天保云平台建设,督促指导各县区加快建设,争取实现全覆盖和市、县信息互通;二是加大以松材线虫病为重点的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加强监测预报、疫木除治、综合防治、检疫监管;三是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天然林保护修复工作,不断提高公众对生态环保意识。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天然林保护修复方面。一是组织编写《安康市天然林保护修复专项方案》,指导县(市、区)编写县级方案。二是完成秦岭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和国家及省级森林经营示范点建设任务。三是加快推进天然林保护信息化建设进程,依托市级天保云平台,实现市、县信息共享、系统融合。三是组织开展《陕西省天然林保护修复条例》、“天保工程二期成效”和林区禁种铲毒执法宣传工作。2.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面。一是2022年3月底前全面完成2021年秋季发现的所有枯死松树清理销毁任务,加大对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督导、检查、考核力度,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二是坚持以目标管理为抓手,做好松褐天牛、华山松大小蠹综合防治,切实加强核桃、板栗等经济林病虫害的监测防治,及时发布生产性预警信息,指导开展有效防治,控制病虫害蔓延。三是做好胡蜂防控各项工作,开展胡蜂活动规律观察、监测预警、科普宣传、技术服务、应急值守等工作。四是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调运、加工、使用松木及其制品行为,加强检疫复检,防止危险性病虫害传入。五是强化“加拿大一枝黄花”防控工作,有效保护全市生态环境安全。3.国有林场发展方面。一是改善国有林场基础设施状况,积极争取国有林场道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和管护用房建设纳入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二是筹备举办一次全市国有林场、森林公园交流培训会议。三是加强森林旅游宣传推介,组织各森林公园加强宣传推介,争取在省市级媒体常态化宣传,利用热线电话、微信、网站等现代手段开展宣传。4.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一是继续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宣传,面向全社会开展爱护野生动植物的宣教活动,提高全民保护意识。二是加大野生动物救助工作,组织开展救助技能培训,提高救助人员业务技能。三是扎实做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与防控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