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安康市> 安康市养老保险经办处

安康市养老保险经办处

发布时间: 2022-03-16 14:34
单位名称 安康市养老保险经办处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养老保险提供保障。办理辖区内养老保险。参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待遇调整等服务。
住所 安康市高新区安康大道20号数字化创业就业中心西区15、16楼
法定代表人 余延江
开办资金 1771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陕西省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175.11万元 2148.0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1年5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住所。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陕西省社会保障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按时足额,精准拨付,养老保险各项待遇全面落实。一是持续兑现“三不承诺”,坚守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政治底线。截止12月底,全市共办理退休手续2847人,共为65771名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22.07亿元。二是精准高效完成调待任务,实现养老金“第十七年连调”。全面完成65695名退休人员养老待遇调整工作,月增发养老金855.82万元,人均月增资130.27元,退休人员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三是全面落实死亡待遇申请“告知承诺制”,取消相关证明材料,为1806名死亡人员高效便捷支付丧葬费、抚恤金、个人账户余额共计0.68亿元。确保发放得以巩固,维护稳定成效显著。(二)宣传先导,业务捆绑,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社平工资基数公布后,大力推广“网上申请、掌上缴费”便民服务新举措,争取更多的企业和职工参保缴费,促进了扩面工作存量不减、增量有力。截止12月底,全市参保单位5806家,参保总人数达246291人,其中在职180520人,离退休65771人,新增参保1.31万人,超额完成了省社保局下达的1.01万人任务。不断促进了养老保险惠民利企政策覆盖到更广泛的人群。(三)多措并举,上门核查,资格认证全面完成。一是充分发挥手机APP主力军作用。通过持续有力推广宣传,全面实现了手机APP认证全覆盖。二是积极开展上门认证。抽调4人成立上门认证小组,对居住乡镇社区出行不便、长期卧病在床、年龄大自主认证困难的退休人员开展上门认证服务。三是与发放银行深度合作。筹措资金在多个银行网点安装自助认证设备,方便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时就近完成认证。截止12月底,全市退休人员认证率达100%,手机APP认证占比99.73%,全面完成了年度任务。(四)加强协调,分类施策,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排查整改工作扎实有效。高度重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排查整改专项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安排专人对843笔未办结跨省转移业务进行了集中清理。扎实推进退役军人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遗留问题清理工作,主动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对接协查,在核准信息的基础上,分类施策抓好清理落实。截止12月底,已办结转移接续手续4914人,确保了应接尽接。(五)广泛宣传,平稳推进,社保卡发放养老金步伐稳健。一是多渠道宣传推进度。通过发送提示短信、利用参保单位微信群、QQ群、朋友圈等渠道,广泛宣传告知,扩大应用群体。二是校准信息防错漏。在办理社保卡更换手续的同时核查认证情况,核实基本信息,提高数据质量,确保社保卡发放养老金准确无误。三是坚持将启用社保卡与“适老化”服务相结合。截止12月底,全市已有58591名离退休人员使用社保卡领取养老金,占比达87.54%,全面完成年度任务。(六)严把关口,坚持程序,基金财务管理安全规范。一是经费管理进一步规范。高度重视省社保局基金财务管理自查和专项检查工作,根据检查组反馈问题,建立了工会专项账户,完善了会费收缴制度,加强了政府采购、差旅报销、公务接待、表彰奖励等经费开支的规范化管理。全年及时准确做好县区经费和专项资金的拨付,严格执行经费预算、大额办公用品购置申报审批和经费支出集体研究等制度,会计核算规范、程序完备。二是基金收支管理安全规范。严把基金支出关口,经办人、复核人、主要领导层层签字审核,确保基金日常核算和结算运行规范,无借用、挪用养老保险基金等不安全问题发生。严格执行基金筹集、拨付各项管理规定,按计划及时筹措基金,确保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及各项待遇按时足额发放。(七)精细管理、高效落实,常规业务有条不紊。一是认真落实困难企业“退谁补谁”政策,全年上报办理了18户困难企业40名职工的“退谁补谁”手续,使困难企业职工这一弱势群体退休后的生活得到保障。二是全面开展诚信申报,加大政策宣传,提高参保单位的缴费积极性,诚信申报比率达61%,截止12月底,共征收养老保险费11.68亿元。三是对全市经办系统固定资产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核查盘点,上报了固定资产核销处置请示;指导县区做好日常管理,按月上报固定资产月报,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四是认真开展办公用房、公务用车自查整改工作,对个别略超标准的办公用房已完成了整改处理,全年未发生违规使用公务用车问题。五是档案管理、各类报表、信息上报等工作均按期完成任务。(八)“人社快办”行动扩面提速。大力推进业务经办“线下”“线上”融合,不断提升网上、掌上服务。全面推行“全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平台”办理跨省转移业务,全年通过平台办理转移业务6514笔。全面推行“人社行政端退休审批”系统办理待遇审批、手机APP申报缴费等便民服务新举措,实现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全面推动“全省通办”“同城通办”工作落地落实,实现参保对象不分地域就近办理20项养老保险业务。全市网上服务平台注册使用率达100%,“陕西养老保险”手机APP注册使用率达65%,实现了95%的业务可通过“网上办”“零跑腿”。(九)“适老化”服务落细落实。我处在业务大厅开设了“老年人服务窗口”,设立了老年人专用座,开辟了绿色通道,对60岁以上老年人实行优先办理、全程代办服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今年为包联村12户防返贫监测户累计发放慰问金5000余元,为水毁受灾户筹资3000元购买蔬菜种子等农资用品,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了群众心中。(二)今年全村新发展魔芋200亩,新增养鸡3万只、养羊400多头、养猪200多头,为鼓励村民发展产业积极性,我处自筹经费5万元,对种植养殖大户进行扶持奖补。(三)单位工会、职工个人带头促销帮扶村农副产品,全年消费扶贫累计1万余元,为“乡村振兴一日捐”募捐钱款4000元。(四)与包联村党支部联合开展“三联共建”主题活动,出资5000元对25名产业发展和新民风建设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进一步培树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五)倾力支持茶园建设。今年筹措经费5万元,支持平利县三阳镇秦巴绿缘茶叶有限公司扩大生产规模,促进了园区面貌、综合效益双提升。(六)组织志愿者工作队到包联的印染厂社区走访慰问,筹资2000元为离退休困难职工送去了慰问品,传达了组织的关怀和鼓励。全年投入城市创建、综治平安建、“九率一度”提升等相关工作经费2万余元,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地方中心工作尽心尽力,全面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工作任务。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死亡冒领和服刑人员违规领取资金追缴难度较大。二是尚未实现档案电子化管理。三是“跨省转移平台”接续清理遗留问题。(二)改进措施:一是继续加强与欠款人员及其家属的联系与沟通,尽快追回其他剩余欠款。二是在日常工作中不断规范档案电子化,以便今后尽早实现档案电子化管理。三是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强与对方经办机构的协调联系,确保应接尽接。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确保养老保险各项待遇按时足额发放。不折不扣践行养老金发放“三不承诺”,一如继往做好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特殊人群待遇发放工作,按规定及时办理新退人员待遇计算、退休手续办理等工作,确保养老金100%发放。(二)促进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精准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聚焦重点群体做好政策宣传,提高群众参保续保积极性;大力推行“网上办”“掌上办”,提高群众参保的便捷性。计划2022年新增参保人数8000人,参保总人数突破25万大关。(三)扎实做好领取待遇资格认证工作。持续巩固“陕西养老保险”手机APP资格认证成果,加大手机APP使用推广,切实方便参保群众。继续与社区做好协调,提升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四)坚持不懈抓好日常稽核和风险防控工作。加大对重复参保、死亡冒领、重复领取养老金方面的核查,统筹协调多方力量,全力追讨历史违规冒领,依法维护基金安全。继续加大业务经办风险防控,对重点业务、关键环节进行跟踪检查,定期评估自查,确保业务经办不出任何问题。(五)持续深化经办服务改革。以“一主两翼”信息化系统为依托,全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人社快办”行动、“适老化”等经办服务改革工作。(六)推进全国统筹稳步顺利实施。配合省社保局做好全国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数据对接工作,做好国家相关业务政策体系、系统操作体系、标准规范体系的学习培训,为推进全国统筹顺利实施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