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眉县科技创新交流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经济发展提供科技信息服务。科技信息业务培训、技术服务、科技交流等。 | |
住所 | 眉县平阳街城投大厦C座709室 | |
法定代表人 | 汤雪梅 | |
开办资金 | 3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眉县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0万元 | 3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遵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涉及法定代表人变更,法定代表人由张培源变更为汤雪梅。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工信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在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圆满完成年度工作和章程规定内容。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围绕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情况1、宣传科技政策,提高知晓率营造创新氛围。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联合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编印了科技创新优惠政策12条,涉及企业入库、平台认定、成果奖励、项目申报等相关条件、申报材料和程序等内容;积极下企考察调研,结合企业业务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短板,及时编印发放科技研发经费统计工作说明宣传资料100多份;共组织业务培训4次,提高了企业政策知晓率,激发了他们积极向上、创新奋进的工作激情。2、推动平台建设,打造科技创新发展新引擎。组织我县5户2017年待评估星创天地主要负责人“走出去”到宝鸡地区优秀典型“星创天地”运营主体参观学习;受省厅委托接待汉中市、安康市科技局来眉考察学习我县省级优秀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建设以及评估验收资料归集方面的经验探讨;注重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管理和运行监测,指导9个平台进入陕西农业科技资源服务系统填报相关数据,做好信息准确无误网络化及时报送工作;强化产学研合作,鼓励支持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共建各类研发平台,创建省市级研发平台3个,其中省级“四主体一联合”新型研发平台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市星创天地各1个。3、搭建合作桥梁,促进科技成果有效转移转化。引导企业吸纳高校科研院所成果进行转化,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开展产学研项目摸底调查。在全县企事业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摸底调查,经过调查摸底已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的单位14个,合作项目20个,合作院校16个。其中2021年企业(单位)与高校院所合作的单位4个,合作项目6个,合作院校6个,拟与西交大合作项目6个。二是着力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先后组织企业进高校开展产学研项目考察活动4次,签订产学研项目3个,成立了大学生实习实践创新创业就业实践基地1个。三是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力度。全县规模以上企业R&D投入达到0.9亿元;积极促进科技成果交易,全年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1.66亿元。四是按照《眉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评审了2019-2020年度眉县科学技术奖,经过广泛宣传征集,共有参评项目16个,经过评审和公示,确定拟奖励项目10个;眉县天源中草药与参与完成的《陕产特色资源太白楤木开发体系的构建与应用》项目,经推荐提名获得省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4、开展为农服务,组织科技活动助力乡村振兴。在科技之春、科技活动周期间以“百年回望: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为主题,开展进企业送政策、送服务活动,组织各创新平台、科技特派员及相关单位开展了各具特色的重点示范活动。一是组织科技人员开展“技术需求征集、研发经费归集指导与科技政策宣传进企业”活动,服务科技型企业20多家,咨询企业员工230人次。二是组织宝鸡眉县猴娃桥星创天地创新平台邀请中国优果联首席水果专家在横渠镇李魏村举办猕猴桃“四改五提升”培训会,培训果农100人次,发放作务技术资料、手册150余份;三是围绕全县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在全县技术服务推广单位、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龙头企业中采取自荐和选聘相结合调整选派了县级科技特派员,并按照全产业链技术需求调整组建3个科技特派员产业技术服务团(猕猴桃产业服务团、樱桃草莓及农业综合产业服务团、养殖产业服务团)、进村入户发挥专业优势,进行技术指导培训,全年服务农民3万多户,辐射带动周边领县农民8万多户,实施科技开发项目11个,争取项目经费191万元,帮扶企业11个,引进新品种18个,推广新技术9项,建立示范基地3个,举办培训500多场次8万人次,取得了很好成效。四是开展科技示范村创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导和支持乡村依靠科技创新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发挥科技在乡村振兴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眉县乡村全面振兴,制定了《眉县乡村振兴科技示范村创建管理办法》,明确示范村标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开展争创活动,形成各具特色、典型带动的乡村振兴发展新格局。5、加强培育指导,不断壮大科小入库企业队伍。采用召开培训会、上门走访、定向咨询、线上指导等方式开展对企精准培育,鼓励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今年,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户,新认定宝鸡新泰精密和现代牧业2户高新技术企业,推荐三义高科申报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做好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讲解,依据科技型企业认定条件和标准,激励企业注重专利申报和自有知识产权的保护,同时指导企业做好研发投入费用的专项归集,按照2021年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奖补项目的通知要求,指导5户企业享受研发经费奖补65万。通过下企调研走访和评价入库指导,全县共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1户,新增7户,完成指标任务15户的146%。6、人才项目带动,树立典型标杆示范引领楷模。根据省“特支计划”要求,抓好创新型人才培育,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工程,开展高层次人才需求征集,建立人才需求、培养管理台账。协助我县陕西华祥浩昱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引进外国专家,并成功推荐申报省级引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推荐齐峰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齐峰申报省产业领军人才项目,经初审通过已进行了项目答辩;成功推荐猴娃桥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朱继宏入选陕西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省市级科技新星、省级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各1人;依据《宝鸡市青年科技新星培育工作指引》培育市级科技新星和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人;为全面培育发展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转移人才队伍,按照技术经理人申报条件,推荐11人申报市级技术经理人,完善拓展了我县专业人才库。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培训活动,广大群众参与面广、影响面宽,科技创新意识明显增强,科技支撑引领经济发展作用明显提升。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加快发展提供技术保障,推动产业快速提升。三、存在的问题企业有创新意愿,但动力不足、步伐小、举措少;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知识产权及成果创新与运用方面存在短板;由于地域条件限制,企业引进人才留用难度相对较大。四、改进措施1、深入企业调研座谈,认真宣传各级各类政策,按照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实施分类指导,强化精准服务;支持各产业集群申报省市各类研发中心、孵化基地、众创空间等创新平台;加强与县级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协同抓好科技培训和项目实施。2、认真分析当前省、市科技相关政策和信息,每周下企业开展调研活动,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宣传科技相关政策和信息,为企业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供信息资讯,积极主动及时解决企业困难和问题,提高服务水平,从而做到真正为企业服务的目的。五、2022年工作计划1、认真落实强化干部业务知识培训,落实干部定期交流轮岗、谈心谈话等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群团活动,强化干部服务保障,提升干部综合素质,进一步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科技干部队伍。2、发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作用,推进项目建设。在全县企事业单位中定期开展技术、人才等需求征集,积极与秦创原(宝鸡)创新驱动平台对接,及时发布需求,进行项目、人才等多种形式对接签约,解决企业人才、技术难题,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